山东省济南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 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 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 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 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 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 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 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 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客 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 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 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 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 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 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 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 “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 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 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 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 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 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 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 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 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髙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 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3分)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 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 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 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山东省济南 2018 届高三 1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朝)、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 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 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自觉意识到。它主要 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终于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 情感和主题思想经常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 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却通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 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画的“无我之境”由于根本没有语词,就 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仝的《大岭晴云》,范 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等,都客 观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从而具有 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珪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 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 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由画 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 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 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 “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 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 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 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 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 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北宋恰好 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 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 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 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 (3 分) A.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歌之中,而小说等则不具备这种艺术境 界。 B.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仝的《大岭晴云》,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 地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注重艺术家 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 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 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 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 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 偏好任何一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 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因为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所以通 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能极为清晰地表达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 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 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 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 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 的白云。 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 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 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 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 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 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 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 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 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 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 “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4n+1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 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
D.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与 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 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 界较第一种自觉的抒情诗意更为浓厚、鲜明。 C.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 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随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爱 偏好任何一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无我之境”主要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 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就更为宽泛、广阔。 B.因为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话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思想,所以通 过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能极为清晰地表达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 C.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 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 意境三分鼎足,各擅胜场。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 东藏记(节选) 宗璞 昆明的天,非常非常的蓝。 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 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 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 一九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日寇飞机首次袭击昆明,玷污了纯净的蓝天和瑰丽 的白云。 空袭威胁着昆明。跑警报已经成为昆明人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像吃饭睡觉 一样占一定的时间。有一阵空袭格外频繁,人们早早起身,烧好一天饭食,不等 放警报便出城去,到黄昏才回家。有一阵空袭稍稀,人们醒来后最先想到的还是 今天会不会有警报。如果有几天没有,人们会在菜市上说点废话:“日本鬼子轰 炸没有后劲,飞机给打下来了。”“几架?”“十多架。”“我听说二十多架!” 说完这些无可追究的话,哈哈一笑走散。 日本空军大概在养精蓄锐。让昆明人享受了几天平安之后,又一次大举轰炸 了昆明。随着警报声响,明仑大学的师生都向郊外走去。他们都可谓训练有素了, 不少人提着马扎,到城外好继续上课。一个小山头两边坡上,很快成为两个课堂, 一边是历史系孟樾(字弗之)讲授宋史,一边是数学系梁明时讲授数论。孟樾讲 到周濂溪的太极图说。梁明时讲到第一位对数论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人费马。 “现在说到无限下推法:形如 4n+1 的一个质数可能而且只能以一种方式表达为 两个平方数之和……”这些玄妙的话传入历史系学生的耳鼓。数学系学生则听见
“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 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 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 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 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 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 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 两件珍贵仪器一一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 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 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 不如守着。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1938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 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 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来源:学科网]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 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 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 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 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放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 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 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 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 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 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 异地望乡之鬼!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 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 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有警报时,大学的不少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 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 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 浪费时间,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主要是因为他喜欢清静。 C.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 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太极图说‘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两位先生有力的声音碰撞着,大家听得都笑起来。 紧急警报响了,讲课依然进行,没有人移动。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仍然没 有人移动。空中出现了轰炸机,排成两个正方形,黑压压的,向头顶飞来。愈来 愈强的马达声淹没了讲课的声音。两位先生同时停止了,示意学生隐蔽。 “升空了,我们的飞机升空了!”学生们兴奋地大喊。只见我们的飞机只有 两架,正勇敢地升空迎战。下面高射炮也开始射击,但究竟火力太小,敌机仍然 从容地飞,开始按着次序俯冲投弹了。一声声爆炸,震得地面都在跳动。“新校 舍起火了!”好几个学生同时叫。只见新校舍上空浓烟滚滚,是中了炸弹。 “卣辰!卣辰在实验室!”弗之猛然想到,心里一惊,恨不得走过去看个明 白。庄卣辰本来已经接受劝说,不守实验室,参加跑警报。近来因为学校购买了 两件珍贵仪器——光谱议和墙式电流器,他总觉得走开不放心。几次空袭都没有 飞机来,他认为跑出去实在浪费时间,不如留着看书思考问题,倒是清静。光谱 仪的核心是光栅,体积不大,可以拆下带走,但卣辰觉得带出去不安全,总之是 不如守着。 他坐在实验桌前,读一本新到的物理杂志,那是 1938 年春剑桥大学出版的。 四周很静。他解开长衫领扣,读得专心,没有听见远处的隆隆声。及至飞机轰鸣 直追头顶,他才猛然意识到敌机来了。[来源:学科网] 窗外红光一闪,巨大的爆炸声震得他跳起来。眼看着一排排校舍倒塌下来, 洋铁皮屋顶落下时发出金属的声音。“这样近!”他想,下意识地取出光栅掩在 衣襟中,又把值夜的棉被盖住电流器,才走至门外。敌机飞得很低,似乎对准了 他,机舱中的人清晰可见。又是一声天塌地陷般的巨响,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庄卣辰醒来时,发现自己好好站着。他倒不了,因为半截身子埋在土中。他 仍紧紧抱着光栅。光栅完好无损!这时还没有放解除警报,人们纷纷回到新校舍 来救护。人们跑过来时,见庄先生如一尊泥像,立在废墟上,眼泪将脸上泥土冲 开两条小沟。庄先生在哭!人们最初以为他是吓的,很快明白了他哭是因为高兴, 为光栅的平安而高兴! “发现两个人!恐怕已经死了!”救火的人跑过来报告。很快有学生认出, 两位死者是化学系学生,参加步行团由长沙到昆明的。他们像千百万青年一样, 有热血,有头脑,有抱负,原是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的,可怜刹那间便做了 异地望乡之鬼! 火场上飘过来白烟,似要遮住一切。孟弗之和梁明时,还有其他人等都肃立, 良久不语,一任浓烟缠绕。 只有那蓝天依旧,蓝得宁静,蓝得光亮。它没有留下一点敌机破坏的痕迹, 它这样宽阔,这样深邃,连妖魔鬼怪也都能融成美丽的蓝。 (选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有警报时,大学的不少师生提着马扎,到城外继续上课;没有警报时,市民 在菜市上说点“废话”,说明民众信任抗敌空军的实力。 B.庄卣辰不愿意参加跑警报,总是留在实验室看书思考问题,认为跑出去实在 浪费时间,乱世中依然坚持学术研究,主要是因为他喜欢清静。 C.两个学生在空袭中不幸遇难,“做了异地望乡之鬼”,故事曲折离奇,情节 跌宕起伏,写出了炮火硝烟中的冷酷与残忍
D.小说以明伦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孟樾、梁 明时、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 5.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6.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 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日前,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此次改革主要通 过三个方面的调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医疗系统维护公益性、调动 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将本着多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药品阳光采购,即有利于质量 价格、需求相统一,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髙价格, 有利于保持医联体内部用药的一致性,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连续性原则,对目前 使用的4971种药品在阳光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在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 心的官网上公布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 药剂师张阳鑫说,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可以查看到药品库存状况,既减少了工作 量,采购时又心里有数,他强调,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 品企业 为使患者合理用药,医管局推动22家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及用药咨询中心。药 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心找到答案。 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 针对特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积水潭医院患者出院后,有专职药师进行门诊追 踪、随访和用药指导;天坛开设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阳光采购”是指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加强 政府综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阳光采购针对市场 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对存在 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 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 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 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 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 地抽验工作,保障药品价格降低而质量不降低。 (摘编自《2017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政》) 材料三 4月8日,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 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呼吁多年 的“医药分开”在北京率先正式实施。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
D.小说以明伦大学师生的学习和生活为背景,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孟樾、梁 明时、庄卣辰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 5.文中多次写到蓝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 分) 6.宗璞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这些乱世中以学术为业的知识分子是中华民族的脊 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日前,北京市 3600 多家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此次改革主要通 过三个方面的调整,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医疗系统维护公益性、调动 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 北京市属医院将本着多个“有利于”的原则进行药品阳光采购,即有利于质量、 价格、需求相统一,有利于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有利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有利于保持医联体内部用药的一致性,有利于保持患者治疗连续性原则,对目前 使用的 4971 种药品在阳光采购平台统一采购,并在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 心的官网上公布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 药剂师张阳鑫说,通过阳光采购平台,可以查看到药品库存状况,既减少了工作 量,采购时又心里有数,他强调,医院还可以根据企业评分,选择更加优质的药 品企业。 为使患者合理用药,医管局推动 22 家医院,设置临床药师及用药咨询中心。药 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都可在用药咨询中心找到答案。 多家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让百姓用药更安心,同仁开设“专病用药管理门诊”, 针对特定疾病的用药进行管理;积水潭医院患者出院后,有专职药师进行门诊追 踪、随访和用药指导;天坛开设医师药师联合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阳光采购”是指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加强 政府综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阳光采购针对市场 供应充足的常用药,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为保障价格下降后药品的质量安全,卫计委拟将药品质量作为第一要素,对存在 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企业,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企业 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企业,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 种,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不良记录。 药监局也将加大药品质量抽验力度,提升监控能力。对供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质 量隐患的产品,开展重点抽验工作;对降价幅度调整较大的品种,开展有针对性 地抽验工作,保障药品价格降低而质量不降低。 (摘编自《2017 年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政》) 材料三 4 月 8 日,北京 3600 多家医疗机构将“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统一实施药品阳光 采购,设立医事服务费,对 435 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调整规范”,呼吁多年 的“医药分开”在北京率先正式实施。本次改革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设置“医事服务费”,医务人员和 患者都能受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 别为50元、80元、100元,明显看出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提高;三甲医院、 级医院、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之后患者分 别花10元、2元、1元钱,这会让更多一般病症的患者到基层医院去就医,有效 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是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取消15%药品加成,零差率销售,彻底结束“以药养 医”的岁月,更加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是调整435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都上调了;而核磁等检查的价格都下降,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多,患者花钱和以前 差不多,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实现药品采购行为 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有利于药品质量、价格、需求的统一。 B.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将彻底结束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岁月,一些市场供 应充足的常用药品价格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C.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部药品都需 通过阳光采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持医联体内用药一致。 D.药品阳光采购之后,好处多多,患者可随时查询到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药 剂师可以及时查看药品库存状况,医院可以选更优质的药品企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先报道了北京市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的原则,突出了多个“有 利于”的内容,接着从不同角度对医改带来的变化作了介绍 B.材料二报道的重点在医药分开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方 面,卫计委和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C.材料三报道的设立“医事服务费”的目的和好处,让百姓认识到看病不一定 非到大医院,这就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D.三则材料为了突出各自的报道重点,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让读者具体又详细的了解医改的情况,表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将三则材料综合起来 能够使读者对北京市所推行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 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夲震躬率十卒且战目拒为流矢所中创 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 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 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
一是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设置“医事服务费”,医务人员和 患者都能受益。三甲医院的普通门诊、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 别为 50 元、80 元、100 元,明显看出对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提高;三甲医院、 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通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报销之后患者分 别花 10 元、2 元、1 元钱,这会让更多一般病症的患者到基层医院去就医,有效 推进了“分级诊疗”,缓解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二是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取消 15%药品加成,零差率销售,彻底结束 “以药养 医”的岁月,更加突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三是调整 435 项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都上调了;而核磁等检查的价格都下降,医务人员的收入增多,患者花钱和以前 差不多,但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 (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公开透明、多方谈判、动态调整、成果共享的措施,实现药品采购行为 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有利于药品质量、价格、需求的统一。 B. 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将彻底结束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岁月,一些市场供 应充足的常用药品价格能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突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C. 全面推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主要目的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部药品都需 通过阳光采购,以保证药品质量和稳定供应,保持医联体内用药一致。 D. 药品阳光采购之后,好处多多,患者可随时查询到药品采购品种及价格,药 剂师可以及时查看药品库存状况,医院可以选更优质的药品企业。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材料一先报道了北京市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的原则,突出了多个“有 利于”的内容,接着从不同角度对医改带来的变化作了介绍。 B. 材料二报道的重点在医药分开药品价格下降后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方 面,卫计委和药监局的现有做法为药品质量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C. 材料三报道的设立“医事服务费”的目的和好处,让百姓认识到看病不一定 非到大医院,这就有效推进了分级诊疗,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D. 三则材料为了突出各自的报道重点,都运用了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让读者具体又详细的了解医改的情况,表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E.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所报道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将三则材料综合起来, 能够使读者对北京市所推行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医药分开后,如何保障百姓用药安全?(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卞衮,字垂象,益州成都人。父震,工为诗。举蜀进士,渝州刺史南光海辟为判 官。蜀平仍旧职会贼杜承褒率众围城援兵不至震躬率士卒且战且拒为流矢所中创 甚不能临军。而州兵重伤,卷甲宵遁,刺史陈文袭不能遏贼,遂入据郡城,以伪 官厚贿诱震,震皆斩其使。贼有东章者,本州兵校也。因遣人述朝廷威德,谕以 祸福,章惧且信,因伏兵击其党类。承褒之众素不为备,即时大溃,震与文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