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谷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基础知识(共36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涅槃(pan)累(16i)及淤(yu)积 信札(zha B.煞(sha)尾下载(zai)钦佩(qing)禁(jn)锢 C.业绩(j)诅咒(z0)夹 衫缁(zi)衣 D.屹(qi)立倔(jue)强戳(chuo)穿惴惴(zhui)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决 蔽玷污辩解坚忍不拔 B.安祥驰聘就犯诬蔑涵泳优游 C.编缉畸形苍穹泛滥刚健质朴 D.忌恨枯燥镣铐炫耀仓皇失措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尽管我在这里采用了稍微的语气,这篇讲演却是基于可靠的科学做根据。 ②这篇文章立意高远,语言 结构严谨,堪称佳作。 ③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λ味精,不但不能増加鲜 味 会抑制甜味菜的本味。 A、轻率简洁反而 B、轻率简捷从而 C、草率简捷反而 D、草率简洁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 解了。 B.当面临产能严重过剩时,当市价降至冰点时,太阳能企业可能连延口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C.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出众的才华和卓有成效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D.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 的城市形象 B.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 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 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6.下列各项中全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君子生非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其可怪也欤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济南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10 月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中性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共 36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涅槃.(pán) 累.(lěi)及 淤.(yū)积 信札.(zhā) B.煞.(shā)尾 下载.(zài) 钦.佩(qīng) 禁.(jīn)锢 C.业绩.(jì) 诅.咒(zǔ) 夹.(jiá)衫 缁.(zī)衣 D.屹.(qì)立 倔.(jué)强 戳.(chuō)穿 惴惴..(zhuì)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要决 流蔽 玷污 辩解 坚忍不拔 B.安祥 驰聘 就犯 诬蔑 涵泳优游 C.编缉 畸形 苍穹 泛滥 刚健质朴 D.忌恨 枯燥 镣铐 炫耀 仓皇失措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①尽管我在这里采用了稍微______的语气,这篇讲演却是基于可靠的科学做根据。 ②这篇文章立意高远,语言________,结构严谨,堪称佳作。 ③味精的鲜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加鲜 味, 会抑制甜味菜的本味。 A、轻率 简洁 反而 B、轻率 简捷 从而 C、草率 简捷 反而 D、草率 简洁 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豁然开朗 ....,问题也迎刃而 解了。 B.当面临产能严重过剩时,当市价降至冰点时,太阳能企业可能连延口残喘 ....的机会都没有。 C.他偶尔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几首小诗,对他出众的才华和卓有成效 ....的表现,同学们赞不绝口。 D.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 ....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 的城市形象。 B.神木县属陕北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煤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风 沙草滩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一时恢复。 C.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 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6.下列各项中全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3 分) A.君子生非异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吾尝终日而思矣 其可怪也欤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7.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绝江河(横渡) 臂非加长也(更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理)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弟)假舆马者(借助)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小学而大遗(遗留)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B.其皆出于此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顺风而呼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蚓无爪牙之利 D.弟子不必不如师 吾从而师之 10.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3分)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吾从而师之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輮以为轮 11.下列各项对以下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取之于蓝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用心一也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生乎吾前 ⑥輮以为轮⑦不拘于时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⑨学于余 A.①⑤⑦⑨②/④/③⑧/⑥ B.①⑦⑨/②④⑧/③/⑤/⑥ C.①⑨/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⑨/②/④/③8/⑥/⑦ 12.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一书今存 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 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师说》里的“好古文”中的“古文”指唐代之前的散文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为 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 D.维克多·雨果,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 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 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 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的剪纸 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 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除了剪纸,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 福字、红鞭炮等,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 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所谓“吉者
7.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而绝.江河(横渡) 臂非加.长也(更加)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理)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徒弟) 假.舆马者(借助)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 小学而大遗.(遗留)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B.其.皆出于此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顺风而.呼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3 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蚓无爪牙..之利 D. 弟子不必..不如师 吾从而..师之 10.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词类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3 分)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吾从而师.之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輮.以为轮 11.下列各项对以下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取之于蓝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用心一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生乎吾前 ⑥輮以为轮 ⑦不拘于时 ⑧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⑨学于余 A.①⑤⑦⑨/②/④/③⑧/⑥ B.①⑦⑨/②④⑧/③/⑤/⑥ C.①⑨/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⑤⑨/②/④/③⑧/⑥/⑦ 12.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一书今存 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 B. 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 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师说》里的“好古文”中的“古文”指唐代之前的散文。 C.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为 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 D.维克多•雨果,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中国人的吉祥文化 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 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核心在于帮助人们更 好地生活,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在吉祥文化之中,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一进腊月,中国各地春节市场上的民间的剪纸生意就异常红火起来。在铺天盖地的剪纸 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图案最多,“四个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枝牡丹意味‘平安富 贵’,莲花上的两条鱼是祝福‘年年有余’”。除了剪纸,还有窗花、年画、红春联、红灯笼、 福字、红鞭炮等,把年烘托得红红火火。 有人粗略地统计过,我国有 201 个吉祥用字,吉祥符号、图案有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 从一种符号中衍生出来的。吉祥,按照字面的解释,就是“吉利”与“祥和”。所谓“吉者
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 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者千百年 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 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如 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 掌似虎,耳似牛”。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 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 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 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它们表示吉祥意义多以组合图 案构成。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者则多数用天竹、 南瓜、长春花来寓意。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 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 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 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 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 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 大概没有其他国家比得上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德情感、审 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物就能把年 烘托得红红火火 C.我国有201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演变 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祥就是好兆头 好运气。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物。“四灵” 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 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组合图 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也普遍认为猴 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升迁的象征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 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过各种手段 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 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这也是中国 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吉祥就是好兆头, 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中国最早的吉祥物典型代表是“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者千百年 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恒定认同的吉祥物。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 凤凰,为百鸟之王。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如 龙,《尔雅·翼》中讲其“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颈似蛇,腹似蚕,麟似鱼,爪似鹰, 掌似虎,耳似牛”。而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的龟也是备受人们推崇的灵异之物。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很多。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深受人们喜爱。 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 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复合。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 龟鹤齐龄,象征延寿吉祥的图案。 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有树木,有果实,它们表示吉祥意义多以组合图 案构成。如“岁寒三友”“天地长春”,前者大都用梅、竹、松来表示,后者则多数用天竹、 南瓜、长春花来寓意。还有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 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等等。 吉祥文化早已深入到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 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 年,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 的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吉祥意识、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以 至于有凡物皆可为吉祥的特点。这么说当然有点绝对,但是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 大概没有其他国家比得上。 (选自沈光旦《寻根》,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国人对自己生命的认知、人伦道德情感、审 美情趣等。 B.在中国,每年一进腊月,剪纸、窗花、年画、春联、灯笼、福字等传统吉祥物就能把年 烘托得红红火火。 C.我国有 201 个吉祥用字,另有吉祥符号、图案几百种,还不包含那些从一种符号中演变 而产生出来的。 D.作者说,“吉”就是吉利,就是“善”;“祥”就是祥和,就是“福”。吉祥就是好兆头、 好运气。 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四灵”是中国最早吉祥物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它们是吉祥物。“四灵” 中的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B.“四灵”中的麒麟、凤凰、龙,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动物,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它 象征尊贵、安闲、长寿等。 C.很多动物植物被赋予了吉祥的意义,以动植物图案表示吉祥,可单体也可组合。组合图 案如“万年”“岁寒三友”“天地长春”等。 D.在传统文化中,“羊大为美”,头顶大角之羊形,便成了吉祥的象征;民间也普遍认为猴 为吉祥物,因猴与“侯”谐音,猴便成了升迁的象征。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吉祥文化丰富多彩,且已成为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美好事物和生活 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题。 B.凡物皆可为吉祥,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足以说明一点:吉祥文化通过各种手段 和形式,已遍及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C.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是全世界最多的。可以说,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 传统文化,了解了中国人。 D.吉祥文化不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与老百姓相关的大事中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这也是中国 文明的一大突出特色
三、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 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 寬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去洎舟骚然烦费傅意索民力以效农功顺于中周无丝毫之简 梖買基所论同蒸轼奏贬州家買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 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 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 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京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 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 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 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 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 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 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其亟有所更 劝:勉励 B.上章乞复祖宗法度复:恢复 C.傅屡贻书请之 贻:给,送 D.苟不已,则以死继之已:停止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亳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 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煕、丰年间 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 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 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头脑中的旅行
三、文言文阅读(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 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 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 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 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京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 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惟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 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 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 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 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 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劝.其亟有所更 劝:勉励 B.上章乞复.祖宗法度 复:恢复 C.傅屡贻.书请之 贻:给,送 D.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已:停止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 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 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 官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 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5 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0-22 题。 头脑中的旅行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 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 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 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 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 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 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 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 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 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 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 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 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 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 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 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 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 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 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 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 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 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 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 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 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 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 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 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 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 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 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 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ωD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 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 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
彭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 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 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 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 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 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 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 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 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 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 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 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 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 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 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 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 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 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 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 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 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 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 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 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 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 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 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 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 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 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 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 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 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⑾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 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 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