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3届高三4月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拘泥(ni) 标识(shi) 濒临(bin) 卷帙 浩繁(zhi) B.踝骨(huai) 包庇(bi) 粗犷( guang) 疾风劲 草(jng) C.禅让(shan) 羞赧(nan) 拓片(tuo) 断壁残 垣(yudn) D.龋齿(q) 横财(heng)箴言(zhen) 暴殄天物 (ti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 描摹 始作俑者见风驶舵 B.装祯 蛊惑 随声附和 层峦叠嶂 C.部署 辍学 伶牙俐齿 和盘托出 D.徇私 戳穿 不胫而走 重山峻岭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半岛经济协作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这家出版社在2013年第二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 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2013年济南市的工作安排,今年上半年, 市政府要新开工建设一批廉租房,任务重、工程长、规模大。 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薄雾中, 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 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 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 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 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 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r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 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山东省济南市 2013 届高三 4 月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拘泥(nì) 标识(shí) 濒临(bīn) 卷帙 浩繁(zhì) B.踝骨(huái) 包庇(bì) 粗犷(guǎng) 疾风劲 草(jìng) C.禅让(shàn) 羞赧(nǎn) 拓片(tuò) 断壁残 垣(yuán) D.龋齿(qǔ) 横财(héng) 箴言(zhēn) 暴殄天物 (t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靡 描摹 始作俑者 见风驶舵 B.装祯 蛊惑 随声附和 层峦叠嶂 C.部署 辍学 伶牙俐齿 和盘托出 D.徇私 戳穿 不胫而走 重山峻岭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半岛经济协作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 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这家出版社在 2013 年第二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 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根据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 2013 年济南市的工作安排,今年上半年, 市政府要新开工建设一批廉租房,任务重、工程长、规模大。 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开封城,在疏林薄雾中, 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参加教学评估的领导虽然只是走访了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 我市推进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B.日前,记者暗访这家被曝光的偷排地下污水的大型制药厂,当采访有 关人员时,他们躲躲闪闪,讳莫如深。 C.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 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D.面对当今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现象,几位经常聊天的老人坐在一起边 议论边慨叹人心不古,还不时摇摇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各种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 一扇大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B.报告团成员结合亲身的经历,深情地讲述了罗阳同志生前刻苦攻关的事 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深深打动 r 现场的听众。 C.“巨龙”号潜海成功,对于完善我同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 提升我国开发海洋的能力,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 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 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 整个人类一一“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 怀推及到自然万物一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 (《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 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 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 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 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 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 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 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 的存在和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 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 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 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 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 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 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 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 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令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 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 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 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 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 “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6.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 着宿命论成分
D.长期以来我国为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提供天气预报服务,为渔民生产、 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气象信息。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对孔子仁学的重新解读 孔子的仁学思想始于亲,却非终于亲,这也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 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所在。孔子主张将仁爱由亲亲之情逐步向外扩展,惠及 整个人类一一“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尔后再进一步将对人类的道德关 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雍也》)。 为了不使“仁民”、“爱物”的思想流于空疏,孔子提出了“畏天命” (《季氏》)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天命”主要被理解为一种异己的客观必然 性。这种必然性是人的力量所不能抗拒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畏天命”,是孔 子在为人的意志自由划界。在孔子看来,要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的状态, 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不至于在“天”或“天命”面前,变得 胆大包天、肆虐妄为,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当然,我 们也不否认“畏天命”观念中蕴含着某些宿命论的因子。 孔子认为,君子之所以“畏天命”,是因为君子“知天命”,而“小 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而“知天命”并非是指对天命有着清晰、 透彻的理喻或预测,而是意味着只有知晓了何谓“天命”,即觉解到人的自由的 界限,才能“不怨天、不尤人”,“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不仅感知到“天命” 的存在和对人事的作用,而且还意识到这种存在和作用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难以 被人真正知晓。既然天命难知,也就自然要“畏天命”了。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态度,正是这种态度使得孔子在大自然面前具有虚怀若谷的圣人气象。 必须指出,孔子对“天命”神秘性的认知、敬畏,并没有将其引向神秘 主义。孔子从不为神秘性所囿,而是超乎寻常的理智。知“天命”之难知,并不 等于天命不可知,或者放弃对天命的追问。孔子终身都在致力于学习,并且还辩 证地意识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与“思” 的目的之一就是力争达到对“天命”的“知”。孔子从未因为“畏天命”而把人 引向对“天命”的单向度的依赖或畏惧,他更多地是在对“天命”的反省、审视、 考问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肯定了人在“究天人之际”中的那份主动。然而,孔 子也深切感悟到:人的有限生命难以揭示无限的天命。 这种推人及物的情怀,对导引令人走出“人类中心论”和“自然中心 论”的怪圈,具有启迪意义: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能只强调人类利益 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也不能只注重自然保护,而完全弃人类利益于不顾。 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必须兼顾,但这种兼顾,又是有“重点”和“差等” 的。只有这样的生态观,才不至于使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陷入尴尬的 “二难”境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6.对孔子提出的“畏天命”观念的表述,不止确的一项是( ) A.“畏天命”观念是孔子基于对“天命”的认识之后提出来的。 B.“畏天命”告诉人们,要敬畏自然,否则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C.面对“天命”,孔子是无力又无奈的,因此,他的“畏天命”观念包含 着宿命论成分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孑L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 象 7.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 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 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 的主动性。 D.孔子提H{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 “知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孑L子将人类的道德 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 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孑L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 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 自然保护。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 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 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 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 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 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 祭,以文告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 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 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 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 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 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 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遺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 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
D.“畏天命”观念表现了孑 L 子在大自然面前的明智和虚怀若谷的圣人气 象。 7.对文中孔子的人与“天命”的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唤起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之情,才能使天、人关系处于和谐顺应 的状态。 B.孔子意识到了“天命”的存在、对人事的作用及前二者的神秘性,所以 要“畏天命”。 C.“天命”难知,并不等于天命不可知,从而放弃对天命的追问,放弃人 的主动性。 D.孔子提 H{的“学”与“思”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力争达到对“天命”的 “知”。 8.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泛爱众而亲仁”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孑 L 子将人类的道德 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 B.“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是因为“小人”不努力学习,没有知识, 无知者无畏。 C.在强大的“天命”面前,孑 L 子提出“畏天命”思想,还是没有摆脱“自 然中心论”的怪圈。 D.本文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仅要强调人类利益,更要注重 自然保护。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渎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 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 御史。 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 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 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温叟既受命, 归为母寿,候立堂下。须臾闻乐声,两青衣举箱出庭,奉紫袍、缣衣,母命卷帘 见温叟,曰:“此即尔,父在禁中日内库所赐者。”温叟拜受泣下,退开影堂列 祭,以文告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 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 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 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 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 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 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 温叟事继母以孝闻,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五代以来,言执礼者惟温叟 焉。 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 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
还以白太宗。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 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 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出白《宋史》,有删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 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间旦暮闻何物 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跛而望矣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的一组是( ①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②温叟恶其名不取 ③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 ④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 ⑤令府吏封署而去 ⑥视西舍封识宛然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 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 赐高语 运三巩固训练 文 第Ⅱ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10个小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分)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分)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 流
还以白太宗。太宗日:“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 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 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出白《宋史》,有删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为巡官,命典文翰 典:掌管 B.有谮于帝者,帝怒 谮:诬陷 C.开宝四年被疾 被:遭受 D.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 就:于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母老乞归就养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其间旦暮闻何物 D.令府吏封署而去 吾尝跛而望矣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刘温叟“方正”的一组是( ) ①归为母寿,候立堂下 ②温叟恶其名不取 ③虽盛暑非冠带不敢见 ④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 ⑤令府吏封署而去 ⑥视西舍封识宛然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温叟年少即表现出多才多艺,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温叟很孝顺,在他接任官职后,就“归为母寿”,在堂下站着等候母亲。 C.温叟曾因进士一事而被贬官,后又因被废除的进士相继考中而官复原职。 D.温叟任职于几个朝代,因为官清明被当时的君王重用,且几次受君王赏 赐。 高三巩固训练 语 文 第Ⅱ卷(1 14 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答题纸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 10 个小题,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3 分) (2)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3 分) (3)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4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 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楼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 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不尽长江滚滚 来 (杜甫《登高》) 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 ,,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苏洵《六国论》) 复道行空, (杜牧《阿 房宫赋》) (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无题》) ,凝绝不通声暂 歇 (白居易《琵琶行》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 难》)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 壁赋》) 五、【12分) 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H7N9型禽流感”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4分)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 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 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 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 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可快速发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17.把下面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愿意。(4分) 为期三天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 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 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拉开帷幕 18.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下面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不少于40字 (分) 位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父亲,记忆力日渐衰退,由一开始的迷路走 失演变成连儿子也不认识。在一次聚会上,父亲抓起桌上的饺子就往口袋里装 这一幕令儿子措手不及:“爸,你干什么?”失智老人低声说:“我儿子愿意吃 饺子。”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从(…)(二)题巾,任选一题作答,不得全选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1)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 分) (2)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 来。 (杜甫《登高》) 惟草木之零落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苏洵《六国论》) 复道行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 房宫赋》) (3)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 歇。 (白居易《琵琶行》)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 难》)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 壁赋》) 五、【12 分) 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H7N9 型禽流感”的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 50 个字。(4 分) H7N9 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 2013 年 3 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 率先发现。H7N9 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 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 2013 年 4 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 感染者均在早期出现发热、咳嗽、少痰、肌肉酸痛等症状,后期病情发展迅速, 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 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可快速发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17.把下面长句变成三个短句,不改变愿意。(4 分) 为期三天的从议题设置到活动安排处处体现“立足亚洲、放眼全球”特色以及充 分展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国在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促进亚洲共同发展、求解世界 发展难题等方面的担当的博鳌亚洲论坛 2013 年年会 4 月 6 日拉开帷幕。 18.展开合理想象,续写下面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不少于 40 字。 (4 分) 一位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父亲,记忆力日渐衰退,由一开始的迷路走 失演变成连儿子也不认识。在一次聚会上,父亲抓起桌上的饺子就往口袋里装, 这一幕令儿子措手不及:“爸,你干什么?”失智老人低声说:“我儿子愿意吃 饺子。” 六、(1 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从(…)(二)题巾,任选一题作答,不得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