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挢题共48分) 、(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浩瀚(han) 红缯(zeng) 乳媪(yun)白泠泠(ling) B.笑靥(yan) 期功(q1) 草蓐(ru) 萋迷(q1) C.险衅(xin)札记(zha) 浸渍(zi) 懊丧(sang) D.龟裂(jn) 挣揣( chuai) 紫绡(xiao)槲寄生(hu)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A.寒盟背信栖迟狭隘粘稠 B.杯盘狼籍纤维岗峦皈依 C.狼狈不堪撕杀渗漉修葺 D.不衿名节委迤嗜好报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现在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 我的健康很坏, 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正在研究马来 岛的自然史 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A.只是因为,又因为,所以,尤其,关于B.但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关于 C.只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对于D.但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对于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开展调查研究,应当下马看花,只有亲眼看一看才能了解真情:当然,也不能排斥“听”, 以耳代目也是必要的 B.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 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C.公司准备组织员工去江郎山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王更是推波助澜,鼓动大家自助 D.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评 价机制,着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B.日前,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公布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由深圳市规划国 土委和住房建设局两部门联合制定,将从十三个方面落实国务院的楼市调控政策 C.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候鸟迁徙的方向有关,控制禽流 感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重点是找到控制传染源扩散与传播 D.1979年6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 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6.下列四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则刘病日笃B.客欲庖而宴C.北雁南飞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衢州一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共 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浩瀚.(hàn) 红缯.(zèng) 乳媪.(yùn) 白泠.泠(líng) B.笑靥.(yàn) 期.功(qī) 草蓐.(rù) 萋.迷(qī) C.险衅.(xìn) 札记(zhā) 浸渍.(zì) 懊丧.(sàng) D.龟.裂(jūn) 挣揣(chuài) 紫绡.(xiāo) 槲.寄生(hú)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寒盟背信 栖迟 狭隘 粘稠 B.杯盘狼籍 纤维 岗峦 皈依 C.狼狈不堪 撕杀 渗漉 修葺 D.不衿名节 委迤 嗜好 报歉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现在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 我的健康很坏, 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正在研究马来 群岛的自然史, 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A. 只是因为,又因为,所以,尤其,关于 B. 但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关于 C. 只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对于 D. 但是因为,又因为,所以,特别,对于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展调查研究,应当下马看花,只有亲眼看一看才能了解真情;当然,也不能排斥“听”, 以耳代目 ....也是必要的 B.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 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 ....的。 C.公司准备组织员工去江郎山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王更是推波助澜 ....,鼓动大家自助 游。 D.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 ....起来,那里还肯去打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完善人才的任用、培养、激励、评 价机制,着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B.日前,深圳市规划国土委网站公布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由深圳市规划国 土委和住房建设局两部门联合制定,将从十三个方面落实国务院的楼市调控政策。 C.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候鸟迁徙的方向有关,控制禽流 感的关键在于预防,而预防的重点是找到控制传染源扩散与传播。 D.1979 年 6 月,中方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 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6.下列四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则刘病日.笃 B.客欲庖而宴. C.北雁南.飞 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一春鱼雁无消息 D.却告了相思回避 8.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而刘夙婴疾病 A.急于星火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D.洎牧以谗诛 9.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他和唐顺之等被称为“唐宋派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D.王实甫是元代戏曲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正宫”是宫调名。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 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 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 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埽圓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圆,漏洞依然会存在一一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 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鱼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 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 物学現象的奥籼,如键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患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罡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 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 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我们在回溯生物迸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 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 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 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蹇塔石碑”(即为解 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 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看来,不同物种似平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 中汲职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 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厚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10.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 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借此评估人类各种 生物学现象的奧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 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 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11.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一春鱼雁无消息 D.却告了相思回避 8.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而刘夙婴疾病 A.急于星火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D.洎牧以谗诛 9.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情表》的作者是李密,“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B.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有《震川文集》,他和唐顺之等被称为“唐宋派”。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D.王实甫是元代戏曲作家,《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正宫”是宫调名。 二、(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人类基因组研究 10.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 ...的一项是( )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 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 DNA 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借此评估人类各种 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 DNA 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 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 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 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11.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 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 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 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 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 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 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 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日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密时年数岁,恋弥至,系系之性,遂以 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贸牵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 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 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 死当鲒草。(文要求背诵的部分,故从略)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召,后刘終,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漫。司空张华问之曰:“安 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亮而抗魏 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秦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 与几人言,宜碎。孔明与宣者无己敌,富教是以碎耳,”华姜之。 出为温令,而增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引隶以蜜在县清慎,弗 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诗,末章 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国。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官 后卒于家 注:①,j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系, zheng,淳厚。③服阕,服丧结束 13.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自抚养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见背:背弃我 C.门衰祚薄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矜悯:夸耀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但以刘日薄西山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 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5.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 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 DNA 也与人只相差 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 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 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 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 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 DNA 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 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 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 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三、(共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 13.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背弃我 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但以.刘日薄西山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 独.亮自以为死灰有时而复燃者 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5.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③④D.①⑤⑥ 1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 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 孝两全的宿愿 第Ⅱl卷(共102分) 四、(共24分) 17.翻译(5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3分) (2)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2分) 18.读下面文言文,按文意断句(3分) 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普日: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 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 断句: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 岂得以喜怒专之。(3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10分)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长安回望绣成堆, (4)夕阳古道无人语,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6)此情可待成追忆 20(法十面的词和元曲,完成后的题布翎之所存也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 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 孝两全的宿愿。 第 II 卷(共 102 分) 四、(共 24 分) 17.翻译(5 分) ⑴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3 分) ⑵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2 分) 18.读下面文言文,按文意断句(3 分) 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普曰:“刑 以 惩 恶 赏 以 酬 功 刑 赏 者 天 下 之 刑 赏 非 陛 下 之 刑 赏 也 岂 得 以 喜 怒 专 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 请。 断句:刑 以 惩 恶 赏 以 酬 功 刑 赏 者 天 下 之 刑 赏 非 陛 下 之 刑 赏 也 岂 得 以 喜 怒 专 之。(3 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10 分) ⑴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 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⑶长安回望绣成堆, 。 ⑷夕阳古道无人语, 。 ⑸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⑹此情可待成追忆, 。 ⑺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0.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渔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身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额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4分) 五、(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 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 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 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 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 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 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 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 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年,日军进城,北 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我不能给 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 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 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1942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 “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 年的8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 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年3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 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 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 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是这 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 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 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 “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练习。他时常对 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 分)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4 分) 五、(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 程砚秋:一曲清歌动九城 章诒和 ①程砚秋有几个嗜好。 ②他喜欢酒,也爱抽烟。前面说,他是酒嗓,所以他不忌酒。导演吴祖光曾说:“唱 了一辈子旦角的程砚秋却有着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这也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和嗜好 方面。譬如他抽烟抽的是粗大的烈性雪茄烟,喝酒也喝烈性的白酒,而且酒量很大,饮必豪 饮。” ③程砚秋最喜欢看电影,凡有名片上演,他是从不错过。他外出喜欢穿中国长袍,这 与经常西服笔挺的梅兰芳,大不相同。所以,人们看见他是长袍一袭,手提一只公文包进电 影院。程砚秋多半是坐在楼上后排,有人怀疑他是远视,也有人认为他是怕别人认出自己。 ④程砚秋的另一个爱好是打太极拳。他不但打得好,功夫了得,且极有研究。看过《春 闺梦》的观众,就能从那段表现梦中情景的动作里,领略他的太极功夫。举手投足之妙,与 今天电影的“慢镜头”一般无二。再加上且歌且舞,居然能唱完这一段[南梆子]之后,神色 自如,不喘气,不出汗。这凭什么呀?就是凭他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了。 ⑤说到程砚秋的男子汉血性,就一定要讲他和日本人的斗争。1937 年,日军进城,北 平沦陷。日本人找北平梨园公会,要其组织艺人为捐献飞机唱义务戏。程砚秋:“我不能给 日本人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人。我一个人不唱,难道就有死的罪过?谁愿意去 唱谁就去唱,我管不了。”第二年,梅兰芳隐居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杨小楼病逝。程砚 秋继续支撑着舞台直到 1942 年,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去满洲国,剧场不留 “官座”,这引起了当局的不满,迫害也就接踵而至了。程砚秋聪颖过人,也坚毅过人。1943 年的 8 月,当得知金仲荪夫妻患病又遇房东催逼搬家的消息,他在电话里劝金先生不要太悲 观,说:“好戏还在后头,墨索里尼暂时休息,希特勒唱累了休息为时恐也不远了。” ⑥面对种种非难,他决定息影务农。1943 年 3 月,程砚秋先后在北京海淀、青龙桥物 色乡居房屋,弃艺务农。紧张耕作,闲来读史临帖,这是程砚秋务农时期的日常生活内容。 应该说归隐西山,在程砚秋是蓄志已久的。早年他在上海演戏的时候,就曾请老画师汤定之 作《御霜图》,预示着入山隐退之意。诗人周今觉为《御霜图》题诗四首。其中的一首是这 样写的:“一曲清歌动九城,红氍毹衬舞身轻。铅华洗尽君知否?枯木寒岩了此生。”在他 心里,息影舞台、安于农事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归宿。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所谓好花看 到半开时,何况是快落之花呢。”但人又是复杂的,在以耕读为业的同时,他并未忘怀舞台。 “不唱可惜呀!”这话传到程砚秋耳朵,又颇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多年苦练习。他时常对 梨园界朋友折简相召,大家天南地北地纵谈艺术,其乐陶陶。剧作家翁偶虹是他乡村居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