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光谱(续) n1=2可见光谱区( Balmer系):hc/.v=R 光谱线能级E光子=E2-E1=hy n2=3(656nm),n2=4(486nm),n2=5(434nm),n2=6(4l0nm) 氢原子光谱3个系列跃迁 E光子=E2-E1=hv=hc/4(6.4) The Bohr Model Explanation of the Three Series of Spectral Lines n=6 n=1 n=5 二〓 n=3 Visible Visible serles 8F-100 Infrared series Ultraviolet series -218.ULtraviolet 0200 Wavelength(nm)
◼ 氢原子光谱(续) ◼ 光谱线能级 E光子 = E2 – E1 = h = hc / . = R ◼ n1 = 2 可见光谱区(Balmer系): n2 = 3 (656 nm ), n2 = 4 (486 nm ), n2 = 5 (434 nm ), n2 = 6 (410 nm ). 氢原子光谱3个系列跃迁 E光子 = E2 – E1 = h = hc / (6.4)
连 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比较 Hgure 7.0 The emission spectra of various ol s. The wavelength scale is in nanometers (1 nm-10 m). Continu。 us Spectrun Black Body Bright-line Spectra 吧经 Calclum(Ca) 啦驶壁
连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比较
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由上至下: Hg Li Cd sr Ca na
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 由上至下: Hg Li Cd Sr Ca Na
(二)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连续光 谱,电子能量↓→坠入原子 核→原子湮灭 事实: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 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
(二)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 ◼ 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 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 谱,电子能量↓ → 坠入原子 核→原子湮灭。 ◼ 事实: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 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 -
二、玻尔( N. Bohr)原子结构理论 xRT 1913年 丹麦物理学家 N Bohr提出。 OTB 根据 M. Planck量子论(1890) A Einstein光子学说(1908); D. Rutherford有核原子模型
二、玻尔(N.Bohr)原子结构理论 1913年, 丹麦物理学家N.Bohr提出。 根据: M.Planck量子论(1890); A.Einstein 光子学说(1908); D.Rutherford 有核原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