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分子结构 7.1离子键理论 7.2化学键参数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73共价键理论之 ■7.4价健理论 7.5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 7.6分子轨道法 ■7.7金属键理论 78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七章 分子结构 ◼ 7.1 离子键理论 ◼ 7.2 化学键参数与分子的物理性质 ◼ 7.3 共价键理论之一 ◼ 7.4 价健理论 ◼ 7.5 价层电子对排斥模型 ◼ 7.6 分子轨道法 ◼ 7.7 金属键理论 ◼ 7.8 分子间力与氢键
第七章分子结构 各物质结构层次与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关系 原子 分子 晶体 2H\共价键 分子间力 →H2On→H2O(分子晶体) 0/ Na→Na+ 离子键 Natch((离子晶体) CI→CI/ 共价键 (金刚石)(原子晶体 金属键 (金属晶体)
第七章 分子结构 ◼ 原子 分子 晶体 2 H \ 共价键 分子间力 → H2O(l) → H2O(s) (分子晶体) O ∕ ◼ Na → Na+ \ 离子键 → Na+Cl- (s) ( 离子晶体) Cl → Cl- ∕ 共价键 ◼ C → C(金刚石) (原子晶体) 金属键 ◼ Na → Na (s) (金属晶体) 各物质结构层次与化学键和分子间力的关系
化学键理论 离子键:NaCh,Ca2O2 共价健:HH,H-C N≡N,H3CCH3, H2C=CH2,HC≡CH 金属键:Na,Mg,A,K,Ca, Fe. cu
化学键理论 ◼ 离子键: Na+Cl- , Ca2+O2- 共价健: H-H , H-Cl, NN , H3C-CH3 , H2C=CH2 , HCCH 金属键: Na, Mg, Al, K, Ca, Fe, Cu …
7.1离子键理论 ■德国 Kossel提出“离子键理论” ■Na→yNa++e 3s 3s →Na+Cr(静电引力) ■Cl+e→Cl 离子化合物 3s23p53s23p6
7.1 离子键理论 ◼ 德国Kossel提出“离子键理论”。 ◼ Na → Na+ + e ◼ 3s 1 3s 0 ◼ → Na+ Cl- (静电引力) ◼ Cl + e → Cl- 离子化合物 ◼ 3s 23p 5 3s 2 3p 6
7.1离子键理论(续) “离子键”定义 由正、负离子依靠静电引力 结合的化学键 8- 、离子键特点 (一)无方向性;(二)不饱和性 配位数:一个离子周围最紧密相 邻的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配位 数”,主要取决于离子半径比r/ 例:NaC晶体Na+CN.=6;Cl-C.N.=6 (CN. Coordination Number,配位数) 较远的异号离子,也受吸引,尽管引力较
7.1 离子键理论(续) ◼ 一、“离子键”定义 ——由正、负离子依靠静电引力 结合的化学键. ◼ 二、离子键特点 (一)无方向性;(二)不饱和性 ◼ 配位数: 一个离子周围最紧密相 邻的异号离子的数目,称为“配位 数” ,主要取决于离子半径比r + / r - . ◼ 例: NaCl晶体 Na+ C.N.=6; Cl- C.N.=6 ◼ (C.N. — Coordination Number,配位数) ◼ 但较远的异号离子,也受吸引,尽管引力较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