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较六十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承袭苏联及西方文学理论的文学形象虚构说, 则体现 出异常独到的学术创发力和异常深远的学术生命力。虽然因此导致了对霍松林长 达十 四年的批判,但霍松林并未屈服,足见其学术风骨与豪杰品格 霍松林是一位有创见的古代文学研究者。在杜甫研究史上,学界认为,杜 甫乾元元 年自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原因,是至德二年疏救房管触怒唐肃宗,遭到 会审和 放逐。霍松林在1982年发表了《说杜甫(曲江二首)》一文。先生以其丰厚的 学识积淀, 由史诗互证提出不同的看法,补唐史之缺,发杜甫研究史上前人所未发。他认为 杜甫被 贬华州司功参军后,继续谏诤唐肃宗惹祸,比起早先的疏救房管触怒唐肃宗,原 因更直 接、更重要。这关系到对这一段唐史真相、杜甫品格、后半生命运及大半部杜诗 的了解。 霍先生的许多论文,都是有感而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的研究者把 白居易的 讽喻诗及其创作理论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等同起来加以否定和嘲讽。对此,霍 先生明确 指出:“白居易的讽喻诗歌理论有什么缺点是应该讨论的,但其对社会、对政治、 对人民所 体现的强烈的责任感,却是值得肯定的。不伦不类地与‘文艺为政治服务’挂钩 而加以贬 斥,进而宣扬一种所谓的‘淡化现实’‘淡化政治’的理论,虽然很时髦,却未 必是有益 的。”这样的议论,不仅有学术纠偏的意义,也显示了一个学者、一个文化人所 应有的社会 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摘编自邓小军《庭花晩更馨》、王长华《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 生》) 相关链接 ①“我追求的学术品格是:希望自己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中,做到求真 求是、学风严谨、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始终不偏离这一学术‘政治方向’。如 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 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不到重要作 用。”(霍松林语) ②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除 撰有《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 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 就斐然。(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心;比较六十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承袭苏联及西方文学理论的文学形象虚构说, 则体现 出异常独到的学术创发力和异常深远的学术生命力。虽然因此导致了对霍松林长 达十 四年的批判,但霍松林并未屈服,足见其学术风骨与豪杰品格。 霍松林是一位有创见的古代文学研究者。在杜甫研究史上,学界认为,杜 甫乾元元 年自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的原因,是至德二年疏救房管触怒唐肃宗,遭到 会审和 放逐。霍松林在 1982 年发表了《说杜甫(曲江二首)》一文。先生以其丰厚的 学识积淀, 由史诗互证提出不同的看法,补唐史之缺,发杜甫研究史上前人所未发。他认为 杜甫被 贬华州司功参军后,继续谏诤唐肃宗惹祸,比起早先的疏救房管触怒唐肃宗,原 因更直 接、更重要。这关系到对这一段唐史真相、杜甫品格、后半生命运及大半部杜诗 的了解。 霍先生的许多论文,都是有感而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的研究者把 白居易的 讽喻诗及其创作理论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等同起来加以否定和嘲讽。对此,霍 先生明确 指出:“白居易的讽喻诗歌理论有什么缺点是应该讨论的,但其对社会、对政治、 对人民所 体现的强烈的责任感,却是值得肯定的。不伦不类地与‘文艺为政治服务’挂钩 而加以贬 斥,进而宣扬一种所谓的‘淡化现实’‘淡化政治’的理论,虽然很时髦,却未 必是有益 的。”这样的议论,不仅有学术纠偏的意义,也显示了一个学者、一个文化人所 应有的社会 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摘编自邓小军《庭花晚更馨》、王长华《访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霍松林先 生》) 相关链接 ①“我追求的学术品格是:希望自己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中,做到求真 求是、学风严谨、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始终不偏离这一学术‘政治方向’。如 果知识很渊博,却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和论著,那就是 有知无能,也就是古人讥笑的‘两脚书橱’,对学术文化的发展起不到重要作 用。”(霍松林语) ②霍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建立在他雄厚的文艺理论基础之上。他自己除 撰有《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等著作之外,还整理了 大量古代文艺理论著作,并把这些理论运用到古代诗文的研究实践当中,因而成 就斐然。(张新科《霍松林:“唐音”永存》)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霍松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学中的大部分诗、史传文学基本特征是写实,只有 戏剧、小说 和小部分中国诗才有虚构,这和季摩菲耶夫的虚构理论不合 B.霍松林先生提出的形象思维理论,是对季摩菲耶夫文学形象的特征是虚构 的理论的 否定,揭示了中国文学理论与苏联及西方文学理论的不同之处。 C.在对杜甫乾元元年自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原因这一问题的探讨上, 和学界早 先的观点相比,霍松林先生的观点更直接,说明的原因更重要 D.霍松林先生主张作为一个学者,要知识渊博,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写出像 样的文章和论著,霍先生在这方面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霍松林先生以惊人的学识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审视了当时权威的文学理 论,认为 中国文学从整体上看不存在虚构,体现了一个文学理论家的创见性 B.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几乎所有主要著作,都认为虚构、假定、虚幻性是文 学形象的基 本特征,霍松林提出形象思维理论,实际上是对当时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挑 战 C.霍松林先生体现出的异常独到的学术创发力也曾给他带来灾难,他曾受到 长达十四 年的批判,但他并没有屈服,霍先生的学术风骨与豪杰品格令人赞叹。 《说杜甫(曲江二首)》一文体现了霍松林先生学术研究上多用史诗互证, 在研究选 题上不求大,但是研究结果往往影响比较大的特点。 E.霍松林先生强调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文艺创作离不开社会、政治、 人民,不能 宣扬一种所谓“淡化现实”“淡化政治”的理论。 9.霍松林先生的学术硏究有着“求新”“求真”的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 “求新”和“求 真”关系的理解。(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丘崇字宗卿,江阴军人。隆兴元年进士,为建康府观察推官。迁太常博士,出知 秀州华亭县。捍海堰废且百年,成潮岁大入,坏并海田,苏、湖皆被其害。崇至 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创筑,三月堰成,三州舄卤复为良田。除直秘阁,入 奏内殿,因论楮币折阅,请公私出内,并以钱会各半为定法。诏行其言,天下便 之。召除户部郎中,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 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金使初难之,卒屈服。 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崇素以吴氏世掌兵为虑,奏曰:“臣 入蜀后,吴挺脱至死亡,兵权不可复付其子。臣请得便宜抚定诸军,以俟朝命
A.霍松林先生认为中国文学中的大部分诗、史传文学基本特征是写实,只有 戏剧、小说 和小部分中国诗才有虚构,这和季摩菲耶夫的虚构理论不合。 B.霍松林先生提出的形象思维理论,是对季摩菲耶夫文学形象的特征是虚构 的理论的 否定,揭示了中国文学理论与苏联及西方文学理论的不同之处。 C.在对杜甫乾元元年自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原因这一问题的探讨上, 和学界早 先的观点相比,霍松林先生的观点更直接,说明的原因更重要。 D.霍松林先生主张作为一个学者,要知识渊博,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写出像 样的文章和论著,霍先生在这方面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霍松林先生以惊人的学识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审视了当时权威的文学理 论,认为 中国文学从整体上看不存在虚构,体现了一个文学理论家的创见性。 B.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几乎所有主要著作,都认为虚构、假定、虚幻性是文 学形象的基 本特征,霍松林提出形象思维理论,实际上是对当时中国文学理论界的挑 战。 C.霍松林先生体现出的异常独到的学术创发力也曾给他带来灾难,他曾受到 长达十四 年的批判,但他并没有屈服,霍先生的学术风骨与豪杰品格令人赞叹。 D.《说杜甫(曲江二首)》一文体现了霍松林先生学术研究上多用史诗互证, 在研究选 题上不求大,但是研究结果往往影响比较大的特点。 E.霍松林先生强调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他认为文艺创作离不开社会、政治、 人民,不能 宣扬一种所谓“淡化现实”“淡化政治”的理论。 9.霍松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有着“求新”“求真”的特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 “求新”和“求 真”关系的理解。(4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丘崇字宗卿,江阴军人。隆兴元年进士,为建康府观察推官。迁太常博士,出知 秀州华亭县。捍海堰废且百年,成潮岁大入,坏并海田,苏、湖皆被其害。崇至 海口,访遗址已沦没,乃奏创筑,三月堰成,三州舄卤复为良田。除直秘阁,入 奏内殿,因论楮币折阅,请公私出内,并以钱会各半为定法。诏行其言,天下便 之。召除户部郎中,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金历九月晦与《统天历》不合崇接使 者以恩意乃徐告以南北历法异同合从会庆节正日随班上寿金使初难之,卒屈服。 光宗即位,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崇素以吴氏世掌兵为虑,奏曰:“臣 入蜀后,吴挺脱至死亡,兵权不可复付其子。臣请得便宜抚定诸军,以俟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