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卷三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糖水 C.淘米水D.啤酒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食盐B.蔗糖 C.硝酸铵D.氢氧化钠 3.下列常见溶液为无色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D.氯化铁溶液 4.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醋酸 D.盐酸 5.把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加水稀释到2000g,其质量分数为( A.20% B.2% C.0.2% D.0.02% 6.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A.纯碱B.生石灰 C.醋D.烧碱 7.在50℃时,从40g20%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 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1)溶质质量:(2)溶剂质量:(3)溶液密度:(4)溶质的质量分数
期中卷三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5 分)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食盐水 B.糖水 C.淘米水 D.啤酒 2.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的是( ) A.食盐 B.蔗糖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 3.下列常见溶液为无色的是( ) A.高锰酸钾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蕊溶液 D.氯化铁溶液 4.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醋酸 D.盐酸 5.把质量分数为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g,加水稀释到 2000g,其质量分数为( ) A.20% B.2% C.0.2% D.0.02% 6.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 ) A.纯碱 B.生石灰 C.醋 D.烧碱 7.在 50℃时,从 40g20%的饱和 KNO3 溶液中取出 5g 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 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1)溶质质量;(2)溶剂质量;(3)溶液密度;(4)溶质的质量分数.
A.(1)(2)B.(2)(3) C.(1)(4)D.(3)(4) 8.某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KNO3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KNO3固体,恰好 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为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9.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不能用氢 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 O B. NH3 C. Co D. CO 10.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 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 NaOH B. Naz CO3 C. Cao d. nacl 11.能证明20℃时硝酸钾的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向2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C.取出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D.向2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溶剂的体积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A.(1)(2) B.(2)(3) C.(1)(4) D.(3)(4) 8.某温度下,在 1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 KNO3 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 10gKNO3 固体,恰好 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KNO3 的溶解度为 30g 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30% C.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9.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不能用氢 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 A.O2 B.NH3 C.CO D.CO2 10.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使馒 头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 A.NaOH B.Na2CO3 C.CaO D.NaCl 11.能证明 20℃时硝酸钾的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 2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取少量溶液降温到 0℃,有固体析出 C.取出少量溶液升温到 50℃,无固体析出 D.向 20℃时的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加溶剂的体积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D.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4.使80℃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溶质KNO3D.减少溶剂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A.氯化钠、食盐水 碘酒 C.氯化氢、盐酸 D.氧化钙、石灰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5分) 16.(7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 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喝了汽水后, 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17.(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随着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的质量a大于b D、t℃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溶 解 度50 g 20 温度℃ 18.(4分)如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g,需要这种浓盐酸 3)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6%,原因是
D.用浓硫酸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14.使 80℃时的 KNO3 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溶质 KNO3 D.减少溶剂 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水 B.碘、碘酒 C.氯化氢、盐酸 D.氧化钙、石灰水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5 分) 16.(7 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 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后, 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17.(4 分)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升高,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 50g a 放入 50g 水中,可得到 100g a 的饱和溶液 C、将 t2℃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晶体的质量 a 大于 b D、t1℃时,a、c 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8.(4 分)如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现要配制 3%的稀盐酸 120g,需要这种浓盐酸 g. 3)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36%,原因是 .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HC1 质量分数36% 密度1.18g/cm3 19.(10分)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是溶质, 是溶剂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水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70mL 酒精和30mL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20.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 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 溶液g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 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的 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佘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 该样品为b处溶液 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 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 液中的阳离子有
19.(10 分)医疗用的碘酒是把碘溶于酒精制成的,其中 是溶质, 是溶剂; 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 , 溶剂是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70mL 酒精和 30mL 水互溶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 16 分) 20.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 后溶液的 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pH 曲线,请回答: 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 a、b、c 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做标记,他设 计不同的方案(不再用测定 pH 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过程】 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 的 现象.结论:该样品是 a 处溶液. ②为进一步确定 b 或 c 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 四、计算题(共14分) 21.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同学 将50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质量为494g 求: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g.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期中卷三(答案) 1.C解:A、食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B、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C、淘米水中含有大量不溶性的淀粉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C正确 D、啤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 故选C. 2.D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错误 、蔗糖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正确 3.B解:A、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不合题意 B、酚酞溶液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C、石蕊试液是紫色的,不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不合题意. 4.B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藍色,故B正确 C、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C错i 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D错误. 故选:B. 5.B解:设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 200g×20%=2000g×x%
【反思评 价】 探究反 应后溶 液中溶 质的 成分, 除了要 考虑生 成物 之外, 还要考 虑 . 四、计算题(共 14 分) 21.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该同学 将 50g 过氧化氢溶液和 1g 二氧化锰混合,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的混合质量为 49.4g. 求:1) 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是 g. 2) 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列式计算)? 期中卷三(答案) 1.C 解:A、食盐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B、糖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错误; C、淘米水中含有大量不溶性的淀粉等,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 C 正确; D、啤酒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 D 错. 故选 C. 2.D 解:A、食盐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错误; B、蔗糖溶于水,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故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正确. 3.B 解:A、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不合题意; B、酚酞溶液是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C、石蕊试液是紫色的,不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为黄色溶液,不合题意. 4.B 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 A 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 B 正确. C、醋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 C 错误. D、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 D 错误. 故选:B. 5.B 解:设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x% 200g×20%=2000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