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卷一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小明不小心向菜汤里多加了食盐,汤变“咸”了,要使汤变“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继续加热B.向汤中加水 C.加花生油D.将汤减少一半 2.1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克,1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克,则 在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确定 3.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5B.9 C.12D.13 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无色 褐色 紫 不分 不分国黑 层C. 色 B 5.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 6.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如表: 物质0℃30℃60℃90℃ 甲13.345.8110202 乙35.5360371381 丙|018060.12008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出的结论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期中卷一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45 分) 1.小明不小心向菜汤里多加了食盐,汤变“咸”了,要使汤变“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继续加热 B.向汤中加水 C.加花生油 D.将汤减少一半 2.10℃时,50 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 10 克,10℃时 100 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20 克,则 在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3.向含有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 pH 可能是( ) A.5 B.9 C.12 D.13 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 ) A. B. C. D. 5.在溶解、过滤、蒸发三种实验操作中均要使用玻璃棒,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捣碎块状固体 B.过滤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 C.蒸发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蒸发速度 D.溶解中使用玻璃棒是为了加快溶解速度 6.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出的结论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甲>乙>丙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1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克,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克,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A.甲>乙B.甲=乙 C.甲<乙D.无法确定 8.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溶液中含氯化钠10克 B.溶液质量为100克 C.每100克溶液中含氯化钠16克 D.每100克水中含氯化钠16克 9.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柠檬汁(2.0~3.0) 苹果汁(29~3.3)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10.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1.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 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加入一定量的水 氯化钾 晶体-惑饱和氯化钾溶液臣 图I 图Ⅱ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B.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C.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使甲物质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7.10℃时,50 克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 10 克,20℃时 100 克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20 克,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8.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氯化钠 10 克 B.溶液质量为 100 克 C.每 100 克溶液中含氯化钠 16 克 D.每 100 克水中含氯化钠 16 克 9.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柠檬汁(2.0~3.0) B.苹果汁(2.9~3.3) C.牛奶 (6.3~6.6) D.鸡蛋清(7.6~8.0) 10.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11.一定温度下,向图 I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 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2.下列条件下的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20℃的饱和溶液 B.20℃的不饱和溶液 C.60℃的饱和溶液 D.60℃的不饱和溶液 13.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D.给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蔗糖溶液 浓盐酸 C.浓硫酸 饱和食盐水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 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水50克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2分) 16.(4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 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不变”)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12.下列条件下的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的饱和溶液 B.20℃的不饱和溶液 C.60℃的饱和溶液 D.60℃的不饱和溶液 13.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D.给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14.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 A.蔗糖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15.现有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 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加入食盐 10 克 B.加入水 50 克 C.蒸发掉水 50 克 D.加入 1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食盐溶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2 分) 16.(4 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 克.该温度下,某氯化钠溶液的组成模型如图, 请你回答: 1)该溶液的溶质是 . 2)保持温度不变蒸发 10 克水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不变”)
Nacl 100克H2O 17.(6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s℃时,将25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4)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溶解度g 甲 丙 0tt2t温度C 18.(6分)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卟‘潮 解”):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 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O3+X,试推断Ⅹ的化学式为 19.(6分)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下列操作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氯化钠_g,水47mL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选填“添加药品”或“移动游码”) 3)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 mL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 4)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再倒λ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选填“大于” 或“等于”或“小于”). 、实验题(共18分)
17.(6 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 . 2)t3℃时,将 25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4)将 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 18.(6 分)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 解”);能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 为: .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 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X,试推断 X 的化学式为 . 19.(6 分)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下列操作步骤,回答有关问题: 1)计算:需氯化钠 g,水 47mL; 2)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先调节天平平衡,然后 (选填“添加药品”或“移动游码”); 3)量取所需的水时,应选用 mL 的量筒(选填“10”或“50”或“100”); 4)将称得的氯化钠倒入烧杯里,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在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则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选填“大于” 或“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共 18 分)
20.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明 3)实验①的作用是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四、计算题(15分) 21.为测定某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MgSO4溶液100g,向其中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5.8g 请计算 1)该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20.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 3mL 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 3mL 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 3mL 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达到饱和,再滴入 5 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 荡. 1)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 色,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2)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 ,说明 . 3)实验①的作用是 . 4)实验①、②和③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数相同的目的是 . 四、计算题(15 分) 21.为测定某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取 MgSO4 溶液 100g,向其中加 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NaOH 溶液 80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5.8g. 请计算: 1)该 MgSO4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