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泥沙B.蔗糖C.植物油D.面粉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g 甲 0tta温度饣 A.N点表示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M点表示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t℃升温到t2℃时变成饱和溶液 3.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食盐 B.硝酸钾 C.蔗糖 D.植物油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取氯化钠 是贵 称氯化钠 量取水 D 5.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明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如下图溶液在从②变成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氯化钠 ③晶体④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 点表示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M 点表示 t1℃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从 t1℃升温到 t2℃时变成饱和溶液 3.下列物质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硝酸钾 C.蔗糖 D.植物油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取氯化钠 B. 称氯化钠 C. 量取水 D. 溶解 5.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明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 如下图溶液在从②变成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C.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A.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逸出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爱打嗝 C.启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常常爱浮出水面 7.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加入水中 碘加入汽油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D.植物油加入水中 8.分类观是重要的化学思想之一,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溶液 化合反应 金属 石油 乳浊液 放热反应 单质 化石燃料 XY C. C 9.现有50mL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它的密度为1.2g/mL,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该溶液含溶质10g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 01020温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C.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可能不变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水中有气泡逸出 B.喝了汽水以后,常常爱打嗝 C.启开啤酒瓶盖时,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常常爱浮出水面 7.把少量物质分别加入到另一物质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面粉加入水中 B.碘加入汽油中 C.高锰酸钾加入汽油中 D.植物油加入水中 8.分类观是重要的化学思想之一,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A B C D X 溶液 化合反应 金属 石油 Y 乳浊液 放热反应 单质 化石燃料 A.A B.B C.C D.D 9.现有 50mL 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溶液,它的密度为 1.2 / g mL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该溶液含溶质 10g B.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16∶ C.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15∶ D.溶液质量 ∶ 溶剂质量= 54∶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解度 温度/C A.t1℃时,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小 B.t2℃C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40% t3℃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比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 D.将相同质量t3℃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更多 12.茗茗向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80g质量分数为62.5%的硫酸,完 全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C.33.3% 40% 13.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溶解度/g 硝酸钾 13.3 31.6 110.0 ↑解度g/甲 0tt2温度℃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g至35.0g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4.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30℃时,向 20g 甲固体中加入 50g 水,充分搅拌后得到 70g 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t ℃时,甲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小 B. 2 t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为 40% C. 3 t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比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 D.将相同质量 3 t ℃时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1 t ℃时,甲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更多 12.茗茗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10%的硫酸溶液中,加入 80g 质量分数为 62.5%的硫酸,完 全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60% B.80% C.33.3% D.40% 13.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35.0 g 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4.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填空题 15.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 (2)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3)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 (答一点即可) (4)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微量元素是_ (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t温度 (1)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填“降低” 或“升高”) (2)甲中混有少量的丙,要提纯甲可以采用(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 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质量是 17.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图1 图2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填“左”或“右”)进行称量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填空题 15.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品袋内充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3)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4)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微量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真金不怕火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要使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________(填“降低” 或“升高”); (2)甲中混有少量的丙,要提纯甲可以采用_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 (3) 1 t ℃时,将 25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 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g,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 17.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 溶液中煮沸,如图 1 所示为该小组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图 1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 ; (2)操作 B 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 里,并置于托盘天平 盘 (填“左”或“右”)进行称量;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填写仪器名称), 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 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 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玻璃棒b.pH试纸c.酚酞试液d.白瓷板(或玻璃片) 1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2)75%的医用酒精的溶剂是 (3)石墨能做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性 (4)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 绿色能源有(写一种),倡导“低碳出行” 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 (5)取一瓶“雪碧”的上、下两层溶液,密度分别为ρ;、p2,则p1p2(填 “>”、“<”或“=”),打开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气 (2)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再分别 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20%、棉80%”,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4)高层楼房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灭火原理是 (5)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下列几种物质: ①海洛因②甲醛③摇头丸④黄曲霉毒素⑤冰毒,属于毒品的是 (填序号)。 三、推断题 20.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 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F的饱和溶液 水 (1)A在D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 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
(3)操作 D 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 (填写仪器名称), 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 2 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 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 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a.玻璃棒 b.pH 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1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 (2)75%的医用酒精的溶剂是_____。 (3)石墨能做干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_____性。 (4)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和_____;绿色能源有_____(写一种),倡导“低碳出行” 是为了减少________的排放。 (5)取一瓶“雪碧”的上、下两层溶液,密度分别为 ρ1 、ρ2 ,则 ρ1 ____ρ2 (填 “>”、“<”或“=”),打开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 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 (2)将面粉、食盐、食用油 3 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再分别 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__________。 (3)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 20%、棉 80%”,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 (4)高层楼房失火,消防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灭火原理是____。 (5)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下列几种物质: ①海洛因 ②甲醛 ③摇头丸 ④黄曲霉毒素⑤冰毒,属于毒品的是_______(填序号)。 三、推断题 20.A、B、C、D、E、F 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 A、D 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 物,B、C 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A 在 D 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B 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 生成 C 和无色气体 D,C 和 D 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 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