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3分)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2.(3分)下列生活用品所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铁锅 B.瓷碗 C.塑料盆 D.玻璃杯 3.(3分)二氧化锡(SnO)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价,则锡元素的化合 价为( 4.(3分)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0通电 2H2↑+O2↑ B. H2+CuO autHo 点燃 C.3Fe+202= D. AgNO3+NaCl-AgCI, +NaNO3 5.(3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6.(3分)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7.(3分)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九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每题 3 分) 1.(3 分)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2.(3 分)下列生活用品所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铁锅 B.瓷碗 C.塑料盆 D.玻璃杯 3.(3 分)二氧化锡(SnO2)可用作液晶元件电极,其中氧元素为﹣2 价,则锡元素的化合 价为( ) A.+1 B.+2 C.+3 D.+4 4.(3 分)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 2H2↑+O2↑ B.H2+CuO Cu+H2O C.3Fe+2O2 Fe3O4 D.AgNO3+NaCl═AgCl↓+NaNO3 5.(3 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水和双氧水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6.(3 分)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7.(3 分)用分子观点解释“干冰升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8.(3分)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9.(3分)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 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 Fe B. Ba(OH)2 C. HCI D. FeCl3 10.(3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加50g足量稀H2SO4 过滤 元分反应 铁粉和C粉混合物10g 溶液质量为554g A.44% B.46% C.54% D.64%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11.(8分)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12 Mg +12)28 镁 24.31 (1)从图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化学反应中 (填“易得”或 易失”)电子。 (2)KNO3中N的化合价是 (3)写出化学符号:①镁离子 ②2个氮原子 ③甲烷 (4)磷矿粉[Ca3(PO4)2]中钙元素与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 (5)农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钾盐)加入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由此推断草木灰的主要 成分可能是 (写化学式)。 12.(8分)从化学视角看物质世界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间间隔变大 C.分子体积急剧增大 D.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 8.(3 分)下列事实和解释相符的是( ) A.铜丝作导线﹣﹣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盐酸清除铁锈﹣﹣盐酸能与铁反应 C.汽油清洗油污﹣﹣汽油起乳化作用 D.活性炭净水﹣﹣活性炭能与水中杂质反应 9.(3 分)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与下列物 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Fe B.Ba(OH)2 C.HCl D.FeCl3 10.(3 分)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44% B.46% C.54% D.64%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5 分) 11.(8 分)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 (1)从图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在化学反应中 (填“易得”或 “易失”)电子。 (2)KNO3 中 N 的化合价是 。 (3)写出化学符号:①镁离子 ;②2 个氮原子 ;③甲烷 。 (4)磷矿粉[Ca3(PO4)2]中钙元素与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比)。 (5)农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钾盐)加入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由此推断草木灰的主要 成分可能是 (写化学式)。 12.(8 分)从化学视角看物质世界.
(1)从组成看: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组成一定含有的两种元素是 (写名称). (2)从变化看: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微观区别是 (3)从制备看:海带经系列处理可制得碘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5KI+KIO3+6HCl= KCH+3l2+3X,X的化学式是:生成的氯化钾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 式为 (4)从性质和用途看:食品双吸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它可吸收食品包装袋内的 (写化学式):检验久置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操作、现象、结 论)是 13.(7分)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 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E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有些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 (1)写出B、F的化学式:B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D→E:,反应基本类型为反应 H2O 14.(6分)葡萄酒常用焦亚硫酸钠(NaS2O5)作防腐剂。某硏究小组采用图1装置(实验 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 Na2So3+so2=Na2. 查阅资料:①SO2与CO2类似,能与水、NaOH溶液反应。 ②亚硫酸(HSO3)类似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浓硫酸 Na So3
(1)从组成看: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组成一定含有的两种元素是 (写名称). (2)从变化看: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微观区别是 . (3)从制备看:海带经系列处理可制得碘单质.其化学方程式为 5KI+KIO3+6HCl= 6KCl+3I2+3X,X 的化学式是 ;生成的氯化钾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 式为 . (4)从性质和用途看:食品双吸剂的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它可吸收食品包装袋内的 H2O 和 (写化学式);检验久置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的方法(操作、现象、结 论)是 . 13.(7 分)已知 A、B、C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 C 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 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 E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 系如图所示(有些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 (1)写出 B、F 的化学式:B ;F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C: ; D→E: ,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 14.(6 分)葡萄酒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防腐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图 1 装置(实验 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 Na2S2O5.装置 II 中有 Na2S2O5 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 Na2SO3+SO2=Na2S2O5。 查阅资料:①SO2 与 CO2 类似,能与水、NaOH 溶液反应。 ②亚硫酸(H2SO3)类似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装置I中Na2SO3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S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装置Ⅱ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SO,可选用图2中最合理装置为』(填编号)。 (4)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 NaSO3.证明 NaSO3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编号)。 a.加入盐酸b.加入酚酞溶液c.测定溶液的pH (5)测定某葡萄酒中防腐剂的残留量(以SO计算)的原理:I2+SO2+2HzO=H2SO4+2H 利用消耗的L量可求SO量。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变为l2,则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不变”)。 15.(10分)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 止水夹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_(填标号,下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F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_(填“a”或“b”)端导管口 通入 16.(6分)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zO2+2HI 2H2O+2↓,取250g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127g 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装置 I 中 Na2SO3 和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 SO2 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装置Ⅱ中析出的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名称是 。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 SO2,可选用图 2 中最合理装置为 (填编号)。 (4)Na2S2O5 溶于水即生成 NaHSO3.证明 NaHSO3 溶液呈酸性,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编号)。 a.加入盐酸 b.加入酚酞溶液 c.测定溶液的 pH (5)测定某葡萄酒中防腐剂的残留量(以 SO2 计算)的原理:I2+SO2+2H2O=H2SO4+2HI, 利用消耗的 I2 量可求 SO2 量。在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 HI 变为 I2,则测定结果 (填 “偏高”“偏低”或“不变”)。 15.(10 分)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为 (填标号,下同) 和 组合.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标号). (4)若用水将图 F 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须从 (填“a”或“b”)端导管口 通入. 16.(6 分)实验室用碘化氢溶液测定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H2O2+2HI ═2H2O+I2↓.取 25.0g 过氧化氢溶液,加入足量的碘化氢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 12.7g 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 1.【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 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 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 故选:C 2.【解答】解:A、铁锅属于金属材料 3、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C 3.【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SnO2中Sn 的化合价为x,则:x+(-2)×2=0,解得x=+4。 故选:D 4.【解答】解:A、2H2O= 通电 2H2↑+O2↑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 反应,故A错误; △ B、H2+CuO= Cu+H2O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B错误 点燃 C、3Fe+2O2 =Fe3O4是铁丝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属于 化合反应,故C错误 D、AgNO3+NaCl-AgCl↓+NaNO3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化合物与化合 物,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水和双氧水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 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等也是带电的粒子:故错误 C、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每题 3 分) 1.【解答】解:A、均衡膳食有利于身体健康,正确; B、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因此为了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正确; C、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害,错误; D、碳酸氢钠可与酸反应,在面粉中添加适量碳酸氢钠,可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正确。 故选:C。 2.【解答】解:A、铁锅属于金属材料; B、瓷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选:C。 3.【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 SnO2 中 Sn 的化合价为 x,则:x+(﹣2)×2=0,解得 x=+4。 故选:D。 4.【解答】解:A、2H2O 2H2↑+O2↑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 反应,故 A 错误; B、H2+CuO Cu+H2O 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 B 错误; C、3Fe+2O2 Fe3O4 是铁丝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属于 化合反应,故 C 错误; D、AgNO3+NaCl═AgCl↓+NaNO3 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化合物与化合 物,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A、水和双氧水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 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 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电子等也是带电的粒子;故错误; C、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