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B.金刚石 C.氮气 D.氯化钠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丝生锈 B.石墨变为金刚石 C.水果腐烂 D.干冰升华为CO2气体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H2CO3=H2O+CO2↑ C S SO2↑ D 2NaOH+ CuSO4- Na2SO4+ Cu(oh)2 5.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A SiO B. AlO C AlO D. Cao 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于灭火 B.作光合作用原料 C.干冰作冷冻剂 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7.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I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2NH4CIO4 N2↑+Cl2↑+2O2↑+4X。则X的化学式是 A. H2 B. H2O C H2O D. HCI 8.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页 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2 分) 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C60 B. 金刚石 C. 氮气 D. 氯化钠 2.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丝生锈 B. 石墨变为金刚石 C. 水果腐烂 D. 干冰升华为 CO2 气体 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4.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 + O2 ===CO2 B. H2CO3 ===H2O + CO2↑ C. S + O2 SO2↑ D. 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5. 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A. SiO2 B. AlO C. Al2O3 D. CaO 6.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 ...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于灭火 B. 作光合作用原料 C. 干冰作冷冻剂 D. 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7.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O4 N2↑+Cl2↑+2O2↑+4X。则 X 的化学式是 A. H2 B. H2O C. H2O2 D. HCl 8. 下列关于葡萄糖(C6H12O6)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温
A.葡萄糖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1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D.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鉴别Cu和CuO 观察颜色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C 鉴别H2O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通入CO D|除去CO中少量的CO2灼热碳粉 10.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 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原子 ●—氮原子 777777777 反应前 反应后 氧原子 A.甲的化学式为N2O,N为+2价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g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 D.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711 11.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编号A B 实验 玻璃管 气球 砂 0 2mL5% 红磷 限l CO H2O2溶液 Mo2自 实验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水由氢、氧元素组成MnO2能加快 结论反应 的总质量不变 H2O2反应速率 12.下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第2页
第2页 A. 葡萄糖分子由三种元素组成 B. 葡萄糖由 24 个原子构成 C. 1 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 6 个水分子 D.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9.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Cu 和 CuO 观察颜色 B 除去 CO2 中少量的 CO 点燃 C 鉴别 H2O 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通入 CO2 D 除去 CO 中少量的 CO2 灼热碳粉 10. 一氧化二氮和一氧化碳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催化剂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该反应 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 N2O,N 为+2 价 B. 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g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 D. 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7:11 11. 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 验 设计 实 验 结论 二氧化碳能与水 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 的总质量不变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MnO2 能加快 H2O2 反应速率 12. 下图是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的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相符的是
CO 燃料及化工产品 煤、石油 秸秆 化石资源 生物质 A.将秸秆直接烧掉 B.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NaCO3) D.将石油精炼,制备成各种化工产品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3分) 13.(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血gh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检验CO2已经收集 满的方法是 14.(3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 10. 0gCaC03 足量稀盐酸 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m,将足量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充分反应后,称得总质量为m (1)m1≠m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第3页
第3页 A. 将秸秆直接烧掉 B. 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 C.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纯碱(Na2CO3) D. 将石油精炼,制备成各种化工产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共 33 分) 13.(4 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检验 CO2 已经收集 满的方法是: 。 14. (3 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 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 m1,将足量稀盐酸全部倒入烧杯,充分反应后,称得总质量为 m2。 (1)m1≠m2 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填“是”或“否”)
(2)理论上m和m的差值是 g(忽略盐酸挥发)。 15.(3分)2017年9月新闻报道: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 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在高温下能与硫化合形成二硫化铼 75 Re 186.2 (1)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上述信息中,属于金属铼的物理性质的是 (3)七氧化二铼(Re2O)是常见的氧化物,其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16.(3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 如下实验。 稀酷酸 扩扩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2)实验1的作用是 (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17.(4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 回答下列问 (1)认识物质的性质 如图所示,将高低两个燃着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2)辩证地认识物质 功过相对论。以二氧化碳的“功”、“过”事实分析 第4页
第4页 (2)理论上 m1 和 m2 的差值是__________ g(忽略盐酸挥发)。 15. (3 分)2017 年 9 月新闻报道:我国成功提纯了“超级金属”铼。铼及其合金被广泛应 用到航空航天领域。金属铼硬度大,熔点很高,在高温下能与硫化合形成二硫化铼。 (1)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上述信息中,属于金属铼的物理性质的是 。 (3)七氧化二铼(Re2O7)是常见的氧化物,其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 16. (3 分)为了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 如下实验。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 4 (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实验 1 的作用是________。 (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17. (4 分)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 回答下列问 (1)认识物质的性质 如图所示,将高低两个燃着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 实验现象是______;该实验说明 CO2 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辩证地认识物质 功过相对论。以二氧化碳的“功”、“过”事实分析
功”:为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 面上升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O光叶绿李6O+X,则x的化学式 是 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导致的危害,需要将二氧化碳吸收 并加以利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 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裝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均已关闭。 【实验2】用NaOH溶液除去 实验装置 【实验1】制取O2 O2中混有的CO2 I.打开K1、K2,从长颈漏斗加入 1.广口瓶中放入少量MO2 足量NaOH溶液至广口瓶中液面 l打开K2,从长颈漏斗加|高于左侧导管口且低于小试管口 入H2O2溶液至溢出小试管 (1)连接仪器后,从长颈漏斗加一定量水形成液封,发现长颈漏斗中液面比广口瓶高。 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 (2)实验1: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2: ①Ⅱ中操作是:从 (填“左”或“右”)侧导气管通入混合气体。 ②除去CO2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 Naz CO3+ 19.(5分)阅读下列科普文章。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2016 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 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决策 第5页
第5页 “功”:为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 面上升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6O2+X,则 X 的化学式 是 ;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导致的危害,需要将二氧化碳吸收 并加以利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3)为 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4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 K1、K2 均已关闭。 实验装置 【实验 1】制取 O2 【实验 2】用 NaOH 溶液除去 O2 中混有的 CO2 I. 广口瓶中放入少量 MnO2 II. 打开 K2,从长颈漏斗加 入 H2O2 溶液至溢出小试管 I. 打开 K1、K2,从长颈漏斗加入 足量 NaOH 溶液至广口瓶中液面 高于左侧导管口且低于小试管口 II. …… (1)连接仪器后,从长颈漏斗加一定量水形成液封,发现长颈漏斗中液面比广口瓶高。 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该现象说明______。 (2)实验 1:制取 O2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 2: ① II 中操作是:从______(填“左”或“右”)侧导气管通入混合气体。 ② 除去 CO2 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NaOH + ______CO2 ===______ Na2CO3 + ______ 19.(5 分)阅读下列科普文章。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2016 年,我国石油产量为 1.997 亿吨,消费量却达到 5.787 亿吨。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 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