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16.6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共1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想(zhao) 蒙騙(meng) 入场券(quan) 锐不可当(dang) B.刷白(shua) 打烊(yang)扎辫子(za) 哄而散(hong) C.档案 恫吓(dong) 涮羊肉( shuan)混水摸鱼(hun) D.佗傺(j) 曝晒(pi) 刽子手(kuai) 差强人意(ch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 经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噩运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最终将沦为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C.刚刚斩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犯罪 爱情电影《白日焰火》将于3月21日起在中国上映 D.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盜名、投机钻营的伪学 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互联网货基产品的销售如火如荼,余额宝半年时间2500亿的销售令市场震惊,微信理 财通最近火热推出更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热烈程度。 B.不知不觉来美国11个月了,渐渐习惯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但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家 乡的亲人。 C.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和麻烦,就停滞不前,埋怨周遭的一切。殊不知,生活其实很简单, 简单到我们反而无法理解。一位智者说过,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只要活着, 切都有可能,而要不要继续追求梦想,完全取决于个人 D.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 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非有恒心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 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 B.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 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C.小学语文教学应减少问答环节,让儿童从语言特点中体验文本内容,从经典名著中感 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孩子爱学语文、会学语文,积累学语文 的后劲。 D.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写出最恰当的排列顺序
温州 2015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16.6 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7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6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着.想(zháo) 蒙.骗(mēng) 入场券.(quàn) 锐不可当.(dāng) B.刷.白(shuà) 打烊.(yàng) 扎.辫子(zā) 一哄.而散(hòng) C.档.案(dǎng) 恫.吓(dòng) 涮.羊肉(shuàn) 混.水摸鱼(hùn) D.侘.傺(jì) 曝.晒(pù) 刽.子手(kuài) 差.强人意(chā)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 经沧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噩运。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最终将沦为 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C.刚刚斩获第 64 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和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犯罪 爱情电影《白日焰火》将于 3 月 21 日起在中国上映。 D.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 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互联网货基产品的销售如火如荼,余额宝半年时间 2500 亿的销售令市场震惊,微信理 财通最近火热推出更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热烈程度。 B.不知不觉来美国 11 个月了,渐渐习惯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但我无时无刻 ....都在想念家 乡的亲人。 C.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和麻烦,就停滞不前,埋怨周遭的一切。殊不知,生活其实很简单, 简单到我们反而..无法理解。一位智者说过,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只要活着,一 切都有可能,而要不要继续追求梦想,完全取决于个人。 D.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 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非有恒心才能抓到底,我们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再接 再厉,再干五年,拆出一片新天地,治出一番新气象。 B.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 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C.小学语文教学应减少问答环节,让儿童从语言特点中体验文本内容,从经典名著中感 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孩子爱学语文、会学语文,积累学语文 的后劲。 D.2020 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 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写出最恰当的排列顺序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应该的,却相对弱化了对传统中 医人才的培育,这不能不说有失之偏颇之嫌。其实 此之外,散落在民间的一些中医世家“秘不外宣”“闭门传承”“传男不传女”等传统门规观 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 ①认识上的偏颇往往会导致工作上的扭曲 ②这用解剖学以及现代仪器设备是难以确认的 ③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调理等诊疗方法 ④但它们确实存在着 ⑤更是“动刀拿剪”所难以替代的 ⑥传统中医讲究虚与实、阴与阳、经络与穴位等等 6.观察下面漫画,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要求 不能脱离画面意境,且不少于50字。(3 分) 7.依据下列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 例基本相似,另选一个事物作为描述 对象。(3分) 示例: 昙花 你特意在夜间开放, 瞬间凋落, 是不是向人们昭示 美丽常常是短暂的, 惟其短暂才更可贵 二、现代文阅读(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7分)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 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 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 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舂秋时期,便是-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 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 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毎个环节,都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 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琴长四尺五寸,法四 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了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这也是应该的,却相对弱化了对传统中 医人才的培育,这不能不说有失之偏颇之嫌。其实, , , , , , 。除 此之外,散落在民间的一些中医世家 “秘不外宣”“闭门传承”“传男不传女”等传统门规观 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 ①认识上的偏颇往往会导致工作上的扭曲 ②这用解剖学以及现代仪器设备是难以确认的 ③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调理等诊疗方法 ④但它们确实存在着 ⑤更是“动刀拿剪”所难以替代的 ⑥传统中医讲究虚与实、阴与阳、经络与穴位等等 6.观察下面漫画,借助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要求 不能脱离画面意境,且不少于 50 字。(3 分) 7.依据下列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 示例基本相似,另选一个事物作为描述 对象。(3 分) 示例: 昙花 你特意在夜间开放, 瞬间凋落, 是不是向人们昭示: 美丽常常是短暂的, 惟其短暂才更可贵? 二、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7 分)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是 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一度盛兴于民 间,深得人们喜爱,用以抒情咏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当时的民间诗歌集《诗经》中 的许多作品那里得到印证,如《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 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 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既然传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 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 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琴长四尺五寸,法四 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 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
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 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 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 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 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 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 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 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 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 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 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 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古琴”的描述,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是一件在 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汉民族最早的弹 弦乐器,古琴在先秦之后才开始流行。 C.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 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追记的传说中找到确切的依据。 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在《风俗通》中就有 “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的记载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 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所以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 高古的意境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 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操琴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唯一途径,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 所以古人有操琴必焚香的说法。 10.文末认为“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 身养性的精神境界”,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6分)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女高音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 小偷敲开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双美丽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就在他还未来得及
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闰月。另外, 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则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所谓“焚香操琴”,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 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仪容 以及气氛,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 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 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 机。 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 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 处世心态,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 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 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蕴 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 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古琴”的描述,恰当的一项是 A.古琴除了作为雅乐出现在许多重大神圣的场合外,还被人们用来抒情咏怀,是一件在 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B.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汉民族最早的弹 弦乐器,古琴在先秦之后才开始流行。 C.关于谁最早制造了古琴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 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追记的传说中找到确切的依据。 D.古琴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在《风俗通》中就有 “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的记载。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琴是遗存最为丰富的一种乐器。不仅有许多古琴精品传世,还有大量的琴 谱、琴曲被保留了下来。 B.古人对弹琴的各种条件及弹琴对象的选择十分讲究,所以古琴音乐能让人感受到曲调 高古的意境。 C.关于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弹”的说法,古人认为如果遇上大风大雨等恶劣 天气,或者哪怕只是事务繁杂、衣冠不整都不是弹奏古琴的好时机。 D.操琴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唯一途径,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 所以古人有操琴必焚香的说法。 10.文末认为“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 身养性的精神境界”,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16 分)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女高音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 小偷敲开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双美丽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就在他还未来得及
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过去了。“好香的玫瑰呀 小偷听见她凑近塑料花认真嗅嗅说。小偷一时有点惶惑。“是刚采到的吗?″她捧着塑料花往 里走时又回眸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塑料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小偷坐在客厅 的沙发上显得拘束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捧着那束塑料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 久没人给我送花了。您看过我演的哪部歌剧?《图兰朵公主》?《卡门》?还是《原野》? 噢,那您听过我的音乐会了。”她总算找到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我这 儿空罐头瓶有的是,可就是没那么多的花。″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 瑰的?我可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胸前,“您猜猜看,我现 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小偷摇了摇头。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三个字。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琴声蚕丝一样从她手指下滑岀 来,显得软绵无力。“您能听得岀来是哪一首曲子吗?″她说,“我的手指弱得像棉絮,您没 法想象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听出来 了吗?可惜我不能唱了,大学时代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 听吗? 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语气显得很坚决地说。当他穿过客厅,快步向门口 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 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要是毎天都能闻到清新的玫瑰该多好。”她又把脸贴近那束放在罐 头瓶里的塑料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束鲜花,是妖艳的真正的玫瑰。“噢『她吻着 那些芳香四溢的花朵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 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 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我也是这么想。”他说。 可您还是来了”,她说,“您不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可惜我不能给您唱歌了,您不会见 怪吧? 怎么会呢!他目光看着别处。 我本来可以给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 她说,“您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墙上那幅画。”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 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你笑的时候像我一位同学,中学时我们直同桌;他目光有些阴郁地看着墙上那幅画 “后来她出国了。”他问,“我可以抽烟吗?” 抽吧 从这以后,小偷毎隔三天便送来一束芬芳袭人的玫瑰。它使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散发着 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她再次产生弹完那首《夏日里最后 朵玫瑰》的念头,但这种淡淡的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 个下午,始终未听到她所熟悉的敲门声。而这时罐头瓶里的玫瑰早已枯萎了。就在那天夜里, 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过去了。“好香的玫瑰呀!” 小偷听见她凑近塑料花认真嗅嗅说。小偷一时有点惶惑。“是刚采到的吗?”她捧着塑料花往 里走时又回眸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塑料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小偷坐在客厅 的沙发上显得拘束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捧着那束塑料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 久没人给我送花了。您看过我演的哪部歌剧?《图兰朵公主》?《卡门》?还是《原野》? 噢,那您听过我的音乐会了。”她总算找到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我这 儿空罐头瓶有的是,可就是没那么多的花。”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 瑰的?我可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胸前,“您猜猜看,我现 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小偷摇了摇头。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三个字。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琴声蚕丝一样从她手指下滑出 来,显得软绵无力。“您能听得出来是哪一首曲子吗?”她说,“我的手指弱得像棉絮,您没 法想象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听出来 了吗?可惜我不能唱了,大学时代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 听吗?” “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语气显得很坚决地说。当他穿过客厅,快步向门口 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 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要是每天都能闻到清新的玫瑰该多好。”她又把脸贴近那束放在罐 头瓶里的塑料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束鲜花,是妖艳的真正的玫瑰。“噢!”她吻着 那些芳香四溢的花朵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 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 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我也是这么想。”他说。 “可您还是来了”,她说,“您不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可惜我不能给您唱歌了,您不会见 怪吧?” “怎么会呢!”他目光看着别处。 “我本来可以给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 她说,“您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墙上那幅画。”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 “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你笑的时候像我一位同学,中学时我们一直同桌,”他目光有些阴郁地看着墙上那幅画, “后来她出国了。”他问,“我可以抽烟吗?” “抽吧!” 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芬芳袭人的玫瑰。它使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散发着 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她再次产生弹完那首《夏日里最后一 朵玫瑰》的念头,但这种淡淡的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 个下午,始终未听到她所熟悉的敲门声。而这时罐头瓶里的玫瑰早已枯萎了。就在那天夜里, 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他胡子拉喳,目光变得更加阴 郁,那天他那天他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上买到一束并不十分鲜艳的玫瑰 这大概是夏季里最后一朵玫瑰了,他想。 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他敲了半天,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那 支半蔫不蔫的玫瑰花,漠然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11.“我也是这么想。”文中这一划线句背后有着怎样的复杂心理过程?(3分) 12.女高音对塑料花又是“凑近”,又是“嗅”,又是“陶醉”,还说“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 萎了”,这样的人物描写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13.根据小说内容,分析小偷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3分) 14.小说以“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5.结合小说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及其特点,分析小说主旨。(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5分) 水北山居记 明·宋濂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 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 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 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 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 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岀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 具笭笞,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 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 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 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 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 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 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 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 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 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 阙③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鮮酣觞从容而赋 诗尚未晚也。 (本文有节选)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 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他胡子拉喳,目光变得更加阴 郁,那天他那天他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上买到一束并不十分鲜艳的玫瑰。 这大概是夏季里最后一朵玫瑰了,他想。 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他敲了半天,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那 支半蔫不蔫的玫瑰花,漠然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11.“我也是这么想。”文中这一划线句背后有着怎样的复杂心理过程?(3 分) 12.女高音对塑料花又是“凑近”,又是“嗅”,又是“陶醉”,还说“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 萎了”,这样的人物描写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4 分) 13.根据小说内容,分析小偷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3 分) 14.小说以“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 分) 15.结合小说中出现的几个人物及其特点,分析小说主旨。(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1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5 分) 水北山居记 明·宋濂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 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彝.性或固 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②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 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 土冥茫中,以.求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然。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 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 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 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 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 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逆.之:官书 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 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 之辨,官事鞅掌③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冯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 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 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名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 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 阙④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 诗尚未晚也。 (本文有节选)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 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