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0.7女性对自己工作的评价… ……………(222 10.8中年生活的转换… (223) 10.9改变工作岗位…… 226) 第11章中青年期人际关系I:亲密关系……………………………………(232) 11.1交流风格………………………… 11.2友谊 (235) 11.3约会关系 (236) 11.4有承诺的关系 ………(239) 11.5独立的生活风格…………… (242) 11.6母亲时期… …(245) 11.7亲密关系中的暴力… ………………………(251) 第12章中青年期人际关系Ⅱ:家庭与工作的平衡…………(262) 12.1对女性家庭和工作角色的态度…………………… ……(262) 12.2家庭劳动分工 12.3家庭-工作协调 (268) 第13章成年晚期:身体发展和健康 (282) 13.1身体发展……… (282) 13.2性生活………… (283) 13.3身体健康 13.4心理健康……………………… (291) 13.5健康服务………… 13.6促进良好健康………… 第14章成年晚期:就业和经济状况………… ……………(303) 14.1老年女性工人 (304) 14.2退休…… (306) 14.3休闲活动 (310) 14.4经济状况 (312) 第15章成年晚期:人际关系 …(320) 15.1对老年女性和男性的态度…… ……(320) 15.2晚年的社会关系… (323) 153守寡或失去伴侣… 15.4生活安排 ………(333) 15.5虐待老年人 15.6充满活力的老年女性……… (338)
4 女性心理学 第16章女权主义者的将来:目标行动和态度 (343) 16.1女权主义者的目标 (343) 16.2达成这些目标的行动… (345) 16.3女权主义者的信念……… ………………(350) 16.4后记 ……(354) 人名索引… …(357) 主题索引……… …(374) 参考文献 (384)
女性心理学简介:历史与研究 1965年,我( Judith)申请上研究生,某心理系系主任通知我说,我的大学成绩 达到了对男生而不是女生的要求。这个系(和其他系)明显的具有两套标准,被接 受的学生中女性少于男性。现在回过头来看,令人惊异的是那个时候我平静地接 受了这个通知,虽然失望但不觉得受了侮辱。我很高兴地接受了另一个系的录取, 从没想过抗议歧视的录取政策(不只是一个系)。一代人以前,我们不会将这种主 张或在机构中、法律上或人际活动中任何其他的性别不平等作为问题。然而过去 的几十年中,我对这些问题的意识和关注戏剧性地改变了。我和 Claire投身于生 活的各个方面争取两性平等,希望这本教材有助于说明女性已经取得的进步和为 达到这一重要目标所面临的挑战。 本章将为女性心理学研究奠定一些基础,给出主要的定义,探索相关的历史检索 研究的课题,讨论本书的主题。我们先来看看性与性别的区分。 1.1界定:性与性别 心理学家不完全同意目前性与性别的定义。性指一个人是男还是女,或指性行为。 这一定义的模糊性有时会导致混乱。例如, Claire几年以前开了一门“性差异心理学” (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课程涉及女性与男性行为上的异同。第一次课以 后,有些学生表情迷惑地看着她,因为课程名称使他们相信课的内容应该是人类的性 (sexuality) 性与性别常常互相通用以描述女性和男性行为上的差异。例子之一是性角色(9x roles)一词,它有时用于指文化上对女性和男性规定的一套行为。性角色还是一本很有 影响的杂志的名字。然而许多心理学家相信性别角色( gender roles)更适于描述文化上 规定的角色这一概念。 为避免混淆,我们用性(sex)一词指基于遗传构成解剖和繁殖功能,个体作为女性 或男性的分类。而用性别( gender)指女性或男性的社会和文化方面(Baow,1992)的
2 女性心理学 内涵。 1.2女性与男性:相似与差异 研究性与性别问题的学者通常有两种取向:或强调女性与男性之间的相似,或集中 在他们之间的差异上。 相似取向 那些坚持相似性观点的研究者力图表明,男性与女性在智力和社会行为上基本相 似。确实存在的差异不是生物学的结果,而是由社会化引起的( Bohan,1997; Kimball, 199;sgy&wod,199)。这种取向,也称作偏差( beta bias; Hare-Mustin& Marecek,1990a),源于20世纪初女性心理学家的工作。在本章的后面部分我们会看 到,这些心理学家开展研究,挑战当时流行的信念:女性不同于(而且不如)男性。多数 涉及性别差异的女权主义者的理论都持这种相似性取向( Bohan,1997) 二、差异取向 差异性的观点,也称作a偏差( alpha bias),强调女性与男性的差异。历史上,这些 差异一直被认为是个体内部生物学的主要特征导致的( Bohan,1997;Eagl&Wood, 199; Gear,1999这一概念称为本质主义( essentialism 在西方和东方哲学中,差异的观点都有其渊源。认为男性与理性和文明有关,女性 与情绪和自然有关( Hare-Mustin& Marecek,1990b)。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早期的心 理学家经常把女性不同于男性等同于“不如”和“相异( otherness)男性设定标准而女 性被看做是偏离那个标准的( Hare-Mustin& Marecek,1990a; Eagly,1995)。例如弗 洛伊德( Sigmund Freud)提出因为女性没有阴茎,她们患有阳具嫉妒。运用同样的逻 辑,人们可以认为,因为男性不能怀孕,他们会体验子宫嫉妒。( Karen Horney[1926/ 1974],一位对弗洛伊德许多观点提出挑战的心理分析学家就做了这样的提议 当代女权主义者认为,男女差异是由对个体应该怎样行为的文化期待所导致的。 换句话说,任何行为的性别差异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建构的( Bohan,1997; Eagly, 1995; Kimbal,1995)。我们将在本章的末尾看到,性别的社会建构是本书的三大主题 些女权主义者还给差异取向加上了另外一个变式。她们信奉文化女权主义,这 种观点认为那些正性特质,如人类彼此联系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历来与女性有关(Bo han,1997;Kimball, 1995; Miller Stiver, 1997). Nancy Chodorow(1990)/A Carol Gilligan(1982,1993)的理论阐释了文化女权主义的途径。按照 Chodorow的观点,儿 童早期经验永久地设定了女性和男性在认同、人格和情绪需要发展上的不同道路。女
1女性心理学简介:历史与研究 孩发展了对母亲的早期依恋,并知觉为与自己相似。这使得女孩发展出人际关系方面 的技巧并渴望亲密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男孩拒绝与母亲的情绪依恋,并知觉为与之 不同。男孩认同冷漠的男性形象。在发展过程中,他们逐渐在分离和独立方面投入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发展出一种更抽象和非人际的风格( Basow& Rubin,1999)。 Gilligan(1982,1993)也认为女性的认同基于与他人的联系和关系。她相信女性以不同 的方式,即考虑人道和责任,进行推理和道德判断。而男性则更多地考虑抽象的权利和 公正。这些推理的不同模式同样有效和复杂。我们将在第4章更详细地讨论男女的道 德推理问题。 不管采用什么途径进行性别比较性别研究和女性心理学都植根于女权主义者的 观点。因而,我们现在来看看女权主义所包含的意义。 1.3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意味着女性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权利,比如政治权力、平等的工资待遇以 及工作中的尊重。”(某大学生,引自 Jackson, Fleury,& Lewandowski,199)“女性是 完美的,比男性做得更好。”(某大学生,引自 Nelson, Shanahan,& Olivetti,1997)“女权 主义使我想到主动争取平等权利的女性。我认为她们怀恨男性,花费时间攻击男性,要 求在所有事情上的平等。”(某大学生,引自 Jackson et al.,1996)女权主义“是一个社会 主义者反家庭的政治运动,它鼓励女人离开丈夫杀死孩子施展魔法摧毁资本主义 成为同性恋。”(牧师 Pat Robertson,引自 Cranberg,1992年8月17日)上述哪一种对 女权主义的界定反映了你自己的观点?尽管女权主义一词经常用于媒体、民意测验和 偶尔的谈话中,但在人们的概念中明显地包含不同的含义,甚至在女权主义者当中也是 多样化的。尽管她们一致地认为女性相对于男性是不利的(worl,1996a),但对这种 不平等的来源以及改变女性状态的方式的看法不同。我们来看一下女权主义学者所信 奉的五种不同类型的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 liberal feminism)认为女性和男性应具有同等的政治、法律、经济和 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Henley,Meng,O'Bren, McCarthy,& Sockloskie,1998;John son,1997; Worell,1996a)。自由女权主义者倡导改革;他们的目标是改变对女性不公 平的态度和法律,使教育、就业和政治机会平等化。例如,他们寻求创造一种鼓励女性 在所有学术领域发展的教育环境,去除在工作场所中妨碍女性全面参与和晋升的障碍, 给女性更多政治领导职位。自由女权主义者强调女性与男性的相似性,并主张性别差 异是由机会不平等所带来的 文化女权主义( cultural feminism)反映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 其中许多方面都是由女性特殊的品质决定的,比如养育、关心他人及合作性等( Basow, 1992; Henley et al,1998;Worl,1996a)。文化女权主义者关注与男性特质(比如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