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一、比 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 词语)组成
比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像丛飞、白芳礼等
比 喻 1.猫在稿纸上踩了几朵小梅花。 2.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 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3.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4.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5.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像丛飞、白芳礼等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猜度。例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节。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本次考试很多同 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 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 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雨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比喻的作用 ①具体、形象、生动。 ②浅显易懂 ③表达感情
①具体、形象、生动。 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 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 ②浅显易懂。 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 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③表达感情。 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 上“乌鸦”(飞机)成阵。 5、比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