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 §10-1概述 §10-2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0-3原子吸收光谱仪 §10-4定量分析方法 §10-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王扰及其抑制 §10-6灵敏度、检测限、测定条件的选择 §10-7原子发射光谱法简介 §10-8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
1 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 §10-1 概述 §10-2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0-3 原子吸收光谱仪 §10-4 定量分析方法 §10-5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干扰及其抑制 §10-6 灵敏度、检测限、测定条件的选择 §10-7 原子发射光谱法简介 §10-8 原子荧光光谱法简介
§10-1概述 返回 原子光谱法:依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谱进行 分析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发射光 谱法(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1.产生:早在18世纪初,发现原子吸收现象-一太 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但是,AAS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是从 1955年才开始的。澳洲物理学家瓦尔西(Walsh A)发表 了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 其作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2.原理及分析过程: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基态原 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2
2 §10-1 概述 原子光谱法:依原子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光谱进行 分析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发射光 谱法(AE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1. 产生: 早在18世纪初,发现原子吸收现象-太 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但是, AAS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是从 1955年才开始的。澳洲物理学家瓦尔西(Walsh A)发表 了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 其作为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2. 原理及分析过程 :是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基态原 子蒸气对特定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返回
分析过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 火焰 对特定谱线(待测元素的特 镁空心阴极灯 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 Mg 285.2nm 单色器光电检测系统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原子化系统 分析模式见示意图。 图6-1。原子吸收分析示意图 3
3 分析过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基于物质所产生的原子蒸气 对特定谱线(待测元素的特 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 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分析模式见示意图
3.特点: (1)灵敏度高; 适用于微量及痕量元素分析。 (2)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大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对原子吸收分析产生干扰。 (3)测定范围广; 可测定70多种元素。 (4)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4
4 3. 特点: (1)灵敏度高; 适用于微量及痕量元素分析。 (2)选择性好,准确度高; 大多数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对原子吸收分析产生干扰。 (3)测定范围广; 可测定70多种元素。 (4)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
返回 §10-2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共振线和特征谱线 共振发射线:电子从最低激发态(第一激发态E) 跃迁回基态(E)时,发射的谱线。 共振吸收线:E。→E产生的吸收谱线。 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振线。最易 发生,是元素的灵敏线。 特征谱线(分析线):共振线常作为分析线。 (大多数元素) 因此,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N对光源发出 的共振线的吸收来分析。 5
5 §10-2 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 1.共振线和特征谱线 共振发射线:电子从最低激发态(第一激发态E1) 跃迁回基态(E0)时,发射的谱线。 共振吸收线: E0→E1产生的吸收谱线。 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振线。最易 发生,是元素的灵敏线。 特征谱线(分析线):共振线常作为分析线。 (大多数元素) 因此,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N0对光源发出 的共振线的吸收来分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