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 2.公式推导 一个螺距的螺杆展开图 D D Do +Dh-h 2 4 AC=D,=AD+DC= →l=zD tan o tan B, tan o tan tan + tan e ∵=lN=mDN. tan o tan 0 tan o+ tan 0 tan o tan B, e=Vp. A=2D, NH, (Ds-f tan o+tan 其中ν:固体柱塞在轴向的速度φ:移动角:螺杄外径处螺旋角H,:加料段螺槽深
2.公式推导
3讨论Q=m4=DN,(D2-B) tan o tan 6 tan o +tan 0 影响Q的因素 ①N↑,Q,↑ ②H↑Q↑但受扭矩限制 tan otan 6 当aB1个→Q↑(相当于,↑ tan p+ tan BE fs为塑料与螺杄的摩檩系数,邱是塑料与料筒表间的摩擦系数 一方面一定时(025~0.5),b有一最佳值,17~20° 但为加工方便,一般取17.6°此时s=D 其次,Q。和f及f的关系(6一定,f减小利于Q增加 ∫>6,=0抱杆 f>f,g。↑,物料前移
3.讨论 ( ) b b Qs Vp l A Db NH f Db H f tan tan 2 tan tan + = = −
4.提高Qs的措施 ①适当提高N和H; ②采用锥形或强烈冷却的进料段料筒结构;在加料段 料筒内壁开设纵向沟槽(提高fb) 冷却螺杄加料段(减小fs),增加螺杆表面光洁度 (减小fs)一等螺杆Ra=0.8μm,优等04
4.提高Qs的措施 ① 适当提高N和H; ② 采用锥形或强烈冷却的进料段料筒结构;在加料段 料筒内壁开设纵向沟槽(提高fb); ③ 冷却螺杆加料段(减小fs),增加螺杆表面光洁度 (减小fs)一等螺杆Ra=0.8μm,优等0.4
二,熔融理论 压缩段物料固-液共存 1.目的: ■预测螺槽中任一点未熔化物料量 ■熔化全部物料所需螺杆长度 ■熔融与螺杄参数、物料特性、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2.冷却试验和熔融机理 ■冷却试验:本色料+3~5%着色料挤出——稳定后 停止并迅速冷却螺杄和料筒——取岀螺杆、剥下物 料——切断螺旋带状料并观察截面形状 现象: ①熔融料呈流线型,未塑化料始终呈固态 ②固一液两相有一明显分界线 ③固相逐渐消失,固体塑化完全集中在熔膜处
二.熔融理论 压缩段物料固-液共存 1.目的: 预测螺槽中任一点未熔化物料量 熔化全部物料所需螺杆长度 熔融与螺杆参数、物料特性、工艺参数间的关系 2.冷却试验和熔融机理 冷却试验:本色料+3~5%着色料挤出——稳定后 停止并迅速冷却螺杆和料筒——取出螺杆、剥下物 料——切断螺旋带状料并观察截面形状 现象: ① 熔融料呈流线型,未塑化料始终呈固态 ② 固—液两相有一明显分界线 ③ 固相逐渐消失,固体塑化完全集中在熔膜处
■熔融机理:加料段压实——逐渐熔融成一层熔 膜——超过后边螺槽刮落于前侧形成熔体池——一固 体床减小——直至物料完全熔融 23 4 料筒 螺杆 图516螺槽内塑料的熔化过程模型 1熔体池2料筒壁3熔体膜4固体熔体界面5固体床 6螺棱x固体床宽度w螟槽宽度H螺槽深度
熔融机理:加料段压实——逐渐熔融成一层熔 膜——超过后边螺槽刮落于前侧形成熔体池——固 体床减小——直至物料完全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