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热下寒证
四、上热下寒证
黄连汤证(原文173P126) 证:胸中有热--阳热之气郁于胸中--上热 胃中有邪气-阴寒之气滞于胃中一下寒 伤寒 腹中痛-寒气下滞 欲呕吐一热气上郁 治:黄连汤-清上温下
黄连汤证 (原文173/P126) 证:胸中有热----阳热之气郁于胸中---上热 胃中有邪气---阴寒之气滞于胃中---下寒 腹中痛----寒气下滞 欲呕吐----热气上郁 治:黄连汤----清上温下 伤 寒
五、太阳蓄水证
五、太阳蓄水证
五苓散证(原文71P128) 发汗后,大汗出,转归: (一)因:胃中千--胃中津液不足 证: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卧不安 太阳病 渴欲饮水--口干思饮 处理:少少与饮之 (二)(脉:浮 证:微热--表邪未解 消渴-津液不能上承 小便不利「外邪循经入里 影响膀胱气化 处理:五苓散-解表利水
五苓散证 (原文71/P128) 太 阳 病 发汗后,大汗出,转归: (一) 因:胃中干---胃中津液不足 证:烦躁,不得眠----胃不和,卧不安 渴欲饮水---口干思饮 处理:少少与饮之 (二) 脉:浮 证:微热----表邪未解 消渴---津液不能上承 小便不利 外邪循经入里 影响膀胱气化 处理:五苓散---解表利水
蓄水重证(水逆证)的证治 (原文74P128) 病程:六七日不解 证:表证--热恶寒头痛脉浮等 里证小便不利(补)--膀胱气化失职 太阳中风 心烦--水饮上逆扰心 渴欲饮水-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水入即吐「水饮上干胃腑 胃失和降,水入不纳 治:五苓散--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蓄水重证(水逆证)的证治 (原文74/P128) 太 阳 中 风 病程:六七日不解 证: 表证----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 里证 小便不利(补)----膀胱气化失职 心烦----水饮上逆扰心 渴欲饮水----水饮内停,津不上承 水入即吐 水饮上干胃腑 胃失和降,水入不纳 治:五苓散-----化气利水,兼以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