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伤寒表实证 (一)麻黄汤证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二、伤寒表实证 (一) 麻黄汤证 • 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候与治疗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脉:浮紧(参考原文1、3) 太阳病 头痛-经脉运行不畅 发热-卫阳被遏,正邪相争 伤证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卫阳不展 寒(八证) 营阴郁滞 恶风--理同上 无汗-腠理闭塞 喘--肺气不宣 治:麻黄汤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太 阳 病 ( 伤 寒 )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脉:浮紧(参考原文1、3) 证 (八证) 头痛----经脉运行不畅 发热----卫阳被遏,正邪相争 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卫阳不展 营阴郁滞 恶风---理同上 无汗----腠理闭塞 喘----肺气不宣 治:麻黄汤-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患太阳病多日,可能出现的三种转归 (原文37/P54) 脉浮细--脉趋缓和,外邪已去 嗜卧表病初愈,正气未全复 欲愈 精神疲倦 患太阳病 处理令其静卧,注意观察,以 待正气恢复 种传少阳 胸满胁痛--邪传少阳,经气不利 转 归 处理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脉但浮-表实证未发生变化 表实证仍在 处理--仍与麻黄汤解表
患太阳病多日,可能出现的三种转归 (原文37/P54) 患 太 阳 病 三 种 转 归 欲愈 脉浮细---脉趋缓和,外邪已去 嗜卧 表病初愈,正气未全复 精神疲倦。 处理 令其静卧,注意观察, 以 待正气恢复 传少阳 胸满胁痛---邪传少阳,经气不利 处理----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表实证仍在 脉但浮---表实证未发生变化 处理-----仍与麻黄汤解表
补述伤寒的证治及服麻黄汤后可能 出现的反应(原文46/P54) 脉:浮紧 初发病证:无汗、发热身痛 病程:八九日,表证仍在 太阳病 治:当汗-麻黄汤主之 轻服药已微除一病必减轻 者目瞑、发烦正邪交争 服药后反应重 心烦眼花 及机转者必衄,衄乃解「阳郁化热 热伤血络
补述伤寒的证治及服麻黄汤后可能 出现的反应 (原文46/P54) 太 阳 病 初发病 脉:浮紧 证:无汗、发热身痛 病程:八九日,表证仍在 治:当汗---麻黄汤主之 服药后反应 及机转 服药已微除---病必减轻 目瞑、发烦 正邪交争 心烦眼花 必衄,衄乃解 阳郁化热 热伤血络 轻 者 重 者
太阳伤寒可自衄作解(原文47P54) H7条与46条比较 同点: 机理——太阳伤寒证得衄而解 异点: 为服麻黄汤的后果(有施加因素) 是失治的后果(无施加因素)
太阳伤寒可自衄作解 (原文47/P54 ) 47条与46条比较: • 同点: 机理------太阳伤寒证得衄而解 • 异点: 一为服麻黄汤的后果(有施加因素) 一是失治的后果(无施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