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呕哕下利辨 一、辨呕哕证
第五节 呕哕下利辨 一、辨呕哕证
(一)阴盛阳虚证(377) 呕里阳虚而胃气弱 脉证脉弱—阳衰,正气不足 患者 小便复利—阳虚不固,津液下脱 身有微热—阴盛格阳 见厥阳衰,无力外达 诊断:难治真阳将脱,证属危候 治疗:四逆汤主之温经回阳
(一)阴盛阳虚证( 377 ) 患者 脉证 呕——里阳虚而胃气弱 脉弱——阳衰,正气不足 小便复利——阳虚不固,津液下脱 身有微热——阴盛格阳 见厥——阳衰,无力外达 诊断:难治——真阳将脱,证属危候 治疗:四逆汤主之——温经回阳
(二)邪传少阳证(379) 证/呕—少阳病主证之一,病邪有 外出之机 厥阴病 发热—阳气来复,从阴转阳 治疗:小柴胡汤主之和解少阳,使邪外出
(二)邪传少阳证(379 ) 厥阴病 证候 呕——少阳病主证之一,病邪有 外出之机 发热——阳气来复,从阴转阳 治疗:小柴胡汤主之——和解少阳,使邪外出
(三)痈脓致呕证(376) 提示治病求因、因势利导原则
(三)痈脓致呕证(376) 提示治病求因、因势利导原则
(四)胃寒致哕证 380:误汗伤阳,胃寒致哕 大吐大下之一非吐下之证,而大吐下之 证情极虚—中阳耗伤,证属极虚 复极汗者—阳虚卫外不固,汗出较多 伤寒 其人外气怫郁—认为面红发热是外邪郁滞于表 复与之水,以发其汗—饮以热水,劫发其汗 因得哕—阳虚中寒,不能运化 探原: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胃气将败, 寒逆作哕
(四)胃寒致哕证 380:误汗伤阳,胃寒致哕 伤寒 证情 大吐大下之——非吐下之证,而大吐下之 极虚——中阳耗伤,证属极虚 复极汗者——阳虚卫外不固,汗出较多 其人外气怫郁——认为面红发热是外邪郁滞于表 复与之水,以发其汗——饮以热水,劫发其汗 因得哕——阳虚中寒,不能运化 探原: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胃气将败, 寒逆作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