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血热证 (一)衄血证
二、血热证 (一) 衄血证
论阳明病热在气分致衄 (原文227/P253) 脉浮-热在气分,邪盛于外 病·发热一胃中热盛,充斥内外 人口干鼻燥一热邪循经上扰 能食-胃热消谷,肠中无燥结阻滞 则衄一气分热盛,波及血分,损伤阳络
论阳明病热在气分致衄 (原文227/P253) • 脉浮---热在气分,邪盛于外 • 发热---胃中热盛,充斥内外 • 口干鼻燥---热邪循经上扰 • 能食----胃热消谷,肠中无燥结阻滞 • 则衄---气分热盛,波及血分,损伤阳络 ⚫ 病 人
辨阳明热邪深入血分致衄 (原文202/P253) 口燥--阳明热盛,口燥渴饮 阻·但欲漱水-口中燥热,漱水即解 病·不欲咽-热入血分,营气上潮 此必衄--血热妄行,灼伤阳络
辨阳明热邪深入血分致衄 (原文202/P253) • 口燥---阳明热盛,口燥渴饮 • 但欲漱水---口中燥热,漱水即解 • 不欲咽---热入血分,营气上潮 • 此必衄----血热妄行,灼伤阳络 ⚫ 阳 明 病
-)下血证阳明病 热入血室的证治(原文216/P253) 证:下血--阳明热邪迫入血室,阴络被伤 谵语--血热扰神 但头汗出--热迫津液上腾 诊断:此为热入血室 治:刺期门-肝经募穴 随其实而泻之-泻血分之实热 转机:澉然汗出則愈-热去血藏,营调津复
(二)下血证阳明病 热入血室的证治 (原文216/P253) 证: 下血----阳明热邪迫入血室,阴络被伤 谵语---血热扰神 但头汗出----热迫津液上腾 诊断:此为热入血室 治: 刺期门---肝经募穴 随其实而泻之----泻血分之实热 转机:濈然汗出則愈---热去血藏,营调津复 阳 明 病
(三)蓄血证 辨阳明蓄血的证治(原文237P254) 证:其人喜忘-久有瘀血,心神失养 阳明病 屎虽硬-一邪热伤阴,大便硬结 大便反易一屎得血濡 其色必黑—-血瘀色黑,润泽如漆(离经之血) 原由:“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决诊:必有蓄血-瘀血内停 治:宜抵当汤下之--破血逐瘀
(三) 蓄血证 辨阳明蓄血的证治 (原文237/P254) 证: 其人喜忘----久有瘀血,心神失养 屎虽硬----邪热伤阴,大便硬结 大便反易---屎得血濡 其色必黑---血瘀色黑,润泽如漆(离经之血) 原由:“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决诊:必有蓄血---瘀血内停 治:宜抵当汤下之----破血逐瘀 阳 明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