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四肢厥逆辨
第四节 四肢厥逆辨
、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凡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厥者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分类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一、厥的病机与证候特点(337) 厥——四肢逆冷(冷达肘膝关节为厥,超过肘膝关节为逆) 凡 厥 者 病机——阴阳气不相顺接 表现:手足厥冷 轻——手足指头寒 中——冷达肘膝关节 重——超过肘膝关节 分类 寒厥——阴寒内盛,阳气虚衰,无力外透 热厥——阳热亢极,津伤热伏,阳郁于里
常态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接济、补充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不能透出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常态 阳气(指敷布在肌表之气) 部位 阴气(指内脏之气) 接济、补充 (称为阴阳气相顺接) 病态 肌表 活动在内脏之阳气 不能透出 (称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原因 内脏阳虚,无力透达于外 在内的阳气受各种因素阻遏,以致不能外达
二、厥逆辨治 (一)热厥
二、厥逆辨治 (一)热厥
1.热厥的特点与治禁(335) 特点「先发热里热炽盛,阳气被阻 后肢厥 热深厥深 热厥辨证 热微——厥微 轻—四逆散—宜透 治则:下之重而无便秘白虎汤—清解 重而便秘—承气汤攻下 治禁:禁发汗(误以厥冷是表寒证) 误汗后果:口伤烂赤伤津化燥,火热上炎
1. 热厥的特点与治禁 (335) 热厥 特点 先发热 后肢厥 里热炽盛,阳气被阻 辨证 热深——厥深 热微——厥微 治则:下之 轻——四逆散——宣透 重而无便秘——白虎汤——清解 重而便秘——承气汤——攻下 治禁:禁发汗(误以厥冷是表寒证) 误汗后果:口伤烂赤——伤津化燥,火热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