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趣峰
口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 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 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 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 “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ou)。给古书断句也可 以叫断句读
• □什么叫断句 •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 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 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 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 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 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 “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 以叫断句读
断句馨例8 ◇标点留客 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 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 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 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 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之变成:“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无可 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句举例: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 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 写了一张字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 意指﹕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 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之变成﹕ “下雨 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无可 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 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 舜何人 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在座的朋友提供了四 种答案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这段话到底该如何标点?(贡树铭《郭沫若的试 题》,载2001年第4期《咬文嘀字》 含是案延题文公址您奇快 我是什么?是人。有作为者也应该像他到 解意标得说有统句句不通,难
• ◇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 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 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在座的朋友提供了四 种答案: • 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 二、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 三、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 四、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 这段话到底该如何标点? (贡树铭《郭沫若的试 题》,载2001年第4期《咬文嚼字》) • [评介:原文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作者给出 的参考答案是第四种。意思是:“舜是什么?是人; 我是什么?是人。有作为者也应该像他那样。”古 文没有标点,读古书首先要学句读。句读不通,难 解真意。何以见得?此例可证。]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 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 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 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 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 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 诉杯赵这女承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 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 描述那女子的样貌﹕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 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 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 找媒人算帐。媒人说﹕ “我没有说谎,早就告 诉你,这女子: 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