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 力度,提高检査检验冋质化水平。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査等资料和信息共享 2019年3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补齐短板,健全临床科室设置 和设备配备。在医技等科室方面,至少设置医学检验科(化验室)。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等科室可由第三方机构或者医联体 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2019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杭 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个城市开展诊所建设试点工作,鼓励将诊所纳λ医联体建设。鼓励医联体内二级 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与诊所建立协 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2019年5月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牵头医院要主动吸引社 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联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医联体;共享医疗资源。鼓励由牵头医院设置或者社 会力量举办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 2019年5月28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指出:到2020 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 院、护理院加λ医共体。鼓励以县为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査、上级 诊断和区域互认。 2019年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 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各地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要首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 机构。支持三级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形成全社会医疗合作管理体系 2019年9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颁布《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确定 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567个县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10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 指出:坚持统分结合,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DRG付费体系,确保26个主要诊断分类(MDC)和376个核心DRG分组(ADRG 全国一致。 2019年10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 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服务;支持开展上门服务。研究出台上 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收费政策 2020年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 chin乡 www.cninfocom.cn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11 力度,提高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在医联体内率先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 2019 年 3 月 15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社区医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补齐短板,健全临床科室设置 和设备配备。在医技等科室方面,至少设置医学检验科(化验室)。影像诊断、临床检验等科室可由第三方机构或者医联体 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2019 年 5 月 13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北京、沈阳、上海、南京、杭 州、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等 10 个城市开展诊所建设试点工作,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医联体内二级 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与诊所建立协 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2019 年 5 月 2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牵头医院要主动吸引社 会办医疗机构参加医联体,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按照自愿原则参加医联体;共享医疗资源。鼓励由牵头医院设置或者社 会力量举办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同质化、一体化服务。 2019 年 5 月 28 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指出:到 2020 年底,在 500 个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和康复 院、护理院加入医共体。鼓励以县为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 诊断和区域互认。 2019 年 6 月 12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提出:严格控制公立医 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各地在新增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时,要首先考虑由社会力量举办或运营有关医疗 机构。支持三级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共享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等服务,形成全社会医疗合作管理体系。 2019 年 9 月 13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颁布《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确定 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 567 个县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 年 10 月 24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 指出:坚持统分结合,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DRG付费体系,确保26个主要诊断分类(MDC)和376个核心DRG分组(ADRG) 全国一致。 2019 年 10 月 26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各地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 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等服务;支持开展上门服务。研究出台上 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完善上门医疗服务收费政策。 2020 年 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
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 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2、医疗服务需求扩容市场空间,寡头竟争格局显露雏形 受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54亿人,占总人口18.1%,同比增长3.67%,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大,老龄化加深带来医疗就诊需 求的增加。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收入的增长、人口结构的改变,人民对健康管理、疫病预防的需求愈发旺盛,“防未病”的观 念深入人心。相较旺盛的需求而言,我国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供给严重不足,医学检验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ICL行业仍然处于一个高速扩容的阶段,与国外30%甚至5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国内ICL行业的市场渗透率 仍然较低,大概在5%-10%之间,发展空间巨大。作为高景气细分行业,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快速增长。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行业变革和资源重组将不断加速,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凸显。未来的行业竞争必将是规模和综合服 务能力的竞争,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迪安依托于三种商业模式的有效组合,能够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为不 同医疗机构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势必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追寻国外ICL的发展路径,未来将逐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3、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加快构筑行业新的增长点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了“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4P医学模式,其中体外诊断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4P医学发 展的核心推动力。特别是分子诊断、质谱分析、图像识别等新科技在临床诊断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 筛査、确诊、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了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诊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体外诊断 行业将有望成为临床医学本轮快速发展的引领者,从而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体外诊断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为第三方诊断服务行业提供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1.中高通量化的技术趋势。通过体外诊断 设备的中高通量化,体外诊断技术得以实现单位检测成本的大幅下降,检测效率的显著提升,而这为以规模效应构筑行业壁 垒的第三方诊断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竞争优势。2大数据价值的凸显。无论是基因测序、质谱检测还是数字病理,大 数据的分析能力与积累己经成为衡量临床检验机构技术能力和产业价值的核心指标。这为具有标本量优势的大型第三方诊断 服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先发优势。3诊疗一体化的趋势。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伴随诊断已成为诊断服务的下一个发展热点 第三方诊断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平台打造和临床推广,将成为推动体外诊断行业紧跟精准医疗快速商业化步伐的有利 抓手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战略,积极落实“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经营指导思 想,着力打造迪安的组织力、产品力和技术力,公司整体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公司以服务业务为核心,聚焦技术 chin乡 www.cninfocom.cn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12 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2、医疗服务需求扩容市场空间,寡头竞争格局显露雏形 受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卫生需求持续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 2.54 亿人,占总人口 18.1%,同比增长 3.67%,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大,老龄化加深带来医疗就诊需 求的增加。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收入的增长、人口结构的改变,人民对健康管理、疫病预防的需求愈发旺盛,“防未病”的观 念深入人心。相较旺盛的需求而言,我国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供给严重不足,医学检验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ICL 行业仍然处于一个高速扩容的阶段,与国外 30%甚至 5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国内 ICL 行业的市场渗透率 仍然较低,大概在 5%-10%之间,发展空间巨大。作为高景气细分行业,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数量快速增长。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行业变革和资源重组将不断加速,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凸显。未来的行业竞争必将是规模和综合服 务能力的竞争,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迪安依托于三种商业模式的有效组合,能够满足各级医疗机构的不同需求,为不 同医疗机构提供整体化解决方案,势必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巩固行业龙头地位,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追寻国外 ICL 的发展路径,未来将逐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3、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加快构筑行业新的增长点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了“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的 4P 医学模式,其中体外诊断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 4P 医学发 展的核心推动力。特别是分子诊断、质谱分析、图像识别等新科技在临床诊断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 筛查、确诊、治疗方案制定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了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好,诊断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体外诊断 行业将有望成为临床医学本轮快速发展的引领者,从而实现更加快速的发展。 体外诊断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为第三方诊断服务行业提供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1.中高通量化的技术趋势。通过体外诊断 设备的中高通量化,体外诊断技术得以实现单位检测成本的大幅下降,检测效率的显著提升,而这为以规模效应构筑行业壁 垒的第三方诊断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竞争优势。2.大数据价值的凸显。无论是基因测序、质谱检测还是数字病理,大 数据的分析能力与积累已经成为衡量临床检验机构技术能力和产业价值的核心指标。这为具有标本量优势的大型第三方诊断 服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先发优势。3.诊疗一体化的趋势。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伴随诊断已成为诊断服务的下一个发展热点, 第三方诊断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平台打造和临床推广,将成为推动体外诊断行业紧跟精准医疗快速商业化步伐的有利 抓手。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战略,积极落实“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经营指导思 想,着力打造迪安的组织力、产品力和技术力,公司整体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公司以服务业务为核心,聚焦技术
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 驱动,打造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两大技术平台,深化肿瘤、感染、妇幼等学科建设,积极引进、转化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 “特检”领域的跨步发展:加强并深化各类业务模式,持续融合产品渠道业务以及合作共建业务,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整 体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多元化协同业务领域,加大新业务增长点和硏发费用的投入,培育健检、司法、冷链物流、CRO和 研发生产等大健康生态业务,实现医学诊断上下游产业链的平台建设,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资产 重大变化说明 股权资产 一无重大变化 固定资产 无重大变化 主要系:报告期内为提高经营业务质量及效率,加大自动化、信息化的投入,新购 无形资产 置了FM数据库等软件所致 在建工程 无重大变化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口适用V不适用 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特深刻的行业预判,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 公司身处受政策导向较为明显的医疗行业,时刻保持对行业政策变化的高度关注与潜心研究。在体外诊断行业深耕20 余年,对行业政策、格局变化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面对变化,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引领模式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为医疗机构检验科提供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产品”一体化战略实施,并以打造医学诊断整 体化服务提供商为战略目标。近年来,公司在完成省级医学实验室中心的全国性布局的同时,有效配合医共体的政策,建立 多层次网络布局,在行业内形成了迪安特色的“诊断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医学诊断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 成为行业内创新商业模式的标杆,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生物质谱技术、NGS平台和精准诊断中心等高端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向特检领域和产业链上 下游延伸,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包括诊断产品、诊断服务、管理咨询、集中采购、冷链物流、遗传咨询师培训 远程病理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二)优质丰富的渠道资源,服务+产品独特的协同能力 13 chin乡 www.cninfocom.cn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13 驱动,打造基因测序和生物质谱两大技术平台,深化肿瘤、感染、妇幼等学科建设,积极引进、转化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动 “特检”领域的跨步发展;加强并深化各类业务模式,持续融合产品渠道业务以及合作共建业务,为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整 体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多元化协同业务领域,加大新业务增长点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培育健检、司法、冷链物流、CRO 和 研发生产等大健康生态业务,实现医学诊断上下游产业链的平台建设,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主要资产 重大变化说明 股权资产 无重大变化 固定资产 无重大变化 无形资产 主要系:报告期内为提高经营业务质量及效率,加大自动化、信息化的投入,新购 置了 FMI 数据库等软件所致 在建工程 无重大变化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独特深刻的行业预判,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力 公司身处受政策导向较为明显的医疗行业,时刻保持对行业政策变化的高度关注与潜心研究。在体外诊断行业深耕 20 余年,对行业政策、格局变化有着独特深刻的理解,面对变化,公司率先在行业内引领模式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为医疗机构检验科提供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产品”一体化战略实施,并以打造医学诊断整 体化服务提供商为战略目标。近年来,公司在完成省级医学实验室中心的全国性布局的同时,有效配合医共体的政策,建立 多层次网络布局,在行业内形成了迪安特色的 “诊断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医学诊断服务+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 成为行业内创新商业模式的标杆,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生物质谱技术、NGS 平台和精准诊断中心等高端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向特检领域和产业链上 下游延伸,运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包括诊断产品、诊断服务、管理咨询、集中采购、冷链物流、遗传咨询师培训、 远程病理等在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二)优质丰富的渠道资源,服务+产品独特的协同能力
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 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已完成全国省级布局,拥有全面精准的检测技术、领先的规模成本优势和运营管理优势。近年来,公 司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IVD优质渠道资源的整合和价值重构,一方面,公司通过渠道资源的整合,依托其多年来在当地积 累的完善的服务网络、广泛的医疗资源与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公司在当地的检验服务业务协同加速发展,尤其在 诊断服务的新进入市场,可快速实现市场开拓,有效缩短市场培育期: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整合自身所在区域内服务及产品 渠道的双重优势,凭借公司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运营、冷链物流配送系统、∏信息化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方式为基层医 疗机构客户提供更具成本和效率的解决方案,实现所覆盖区域ⅣVD产品代理商从原有的单纯代理商角色向整体化解决方案 提供者升级,通过渠道优势带动当地检验服务业务协同加速发展,对基层医疗IVD市场更加精耕细作,进一步巩固公司服 务+产品的独特优势。 三)技术驱动,高效领先的技术转化及质量管理能力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的企业升级战略,通过引进海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建立质谱、NGS、精准诊断中心等高端技术平台 通过并合资、合作、多层次平台投资等方式,加强海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国内产业化注册报证能力,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培育, 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并建成试剂生产基地,为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诊断技术与自主研发成果提供落地转化 提供产业平台。同时,公司围绕“公正、精准、及时、责任、创新”的质量方针,从样本与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 分析后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四个工作角度入手,在全公司推行和贯彻ISO15189、ISO13485、ISO17025、CLIA、CAP等 际质量认证体系与标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障服务品质 (四)深耕行业多年,积累强大的第三方诊断平台运营与管理能力 随着公司第三方诊断服务+产品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公司积累了深厚的关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运营管理经验,利用 自身信息化平台开发了云检验平台,实现了检验数据的在线交互、分析解读与实时传递,并在此基础上已累计的检验大数据, 是进行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宝贵财富。公司实现了以24小时为响应周期的高效冷链物流网络,获得业内第一张 第三方冷链物流资质,具备了对外拓展冷链物流服务业务能力。公司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换代,集中力量打造智能化、数 字化、集约化和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不仅凸显了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还加速公司和 IVD代理商之间的协同融合 chin乡 www.cninfocom.cn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14 公司诊断服务业务已完成全国省级布局,拥有全面精准的检测技术、领先的规模成本优势和运营管理优势。近年来,公 司率先在行业内进行了 IVD 优质渠道资源的整合和价值重构,一方面,公司通过渠道资源的整合,依托其多年来在当地积 累的完善的服务网络、广泛的医疗资源与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公司在当地的检验服务业务协同加速发展,尤其在 诊断服务的新进入市场,可快速实现市场开拓,有效缩短市场培育期;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整合自身所在区域内服务及产品 渠道的双重优势,凭借公司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运营、冷链物流配送系统、IT 信息化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方式为基层医 疗机构客户提供更具成本和效率的解决方案,实现所覆盖区域 IVD 产品代理商从原有的单纯代理商角色向整体化解决方案 提供者升级,通过渠道优势带动当地检验服务业务协同加速发展,对基层医疗 IVD 市场更加精耕细作,进一步巩固公司服 务+产品的独特优势。 (三)技术驱动,高效领先的技术转化及质量管理能力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的企业升级战略,通过引进海内外技术领军人才,建立质谱、NGS、精准诊断中心等高端技术平台, 通过并合资、合作、多层次平台投资等方式,加强海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国内产业化注册报证能力,加大对研发人才的培育, 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并建成试剂生产基地,为国内外引进的先进诊断技术与自主研发成果提供落地转化 提供产业平台。同时,公司围绕“公正、精准、及时、责任、创新”的质量方针,从样本与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 分析后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四个工作角度入手,在全公司推行和贯彻 ISO15189、ISO13485、ISO17025、CLIA、CAP 等国 际质量认证体系与标准,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障服务品质。 (四)深耕行业多年,积累强大的第三方诊断平台运营与管理能力 随着公司第三方诊断服务+产品的业务版图不断扩张,公司积累了深厚的关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的运营管理经验,利用 自身信息化平台开发了云检验平台,实现了检验数据的在线交互、分析解读与实时传递,并在此基础上已累计的检验大数据, 是进行临床医学研究、流行病学研究的宝贵财富。公司实现了以 24 小时为响应周期的高效冷链物流网络,获得业内第一张 第三方冷链物流资质,具备了对外拓展冷链物流服务业务能力。公司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升级换代,集中力量打造智能化、数 字化、集约化和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不仅凸显了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还加速公司和 IVD 代理商之间的协同融合
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战略定位,积极落实“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经营指导思 想,潜心专注打造具有竟争优势的营销力、技术力、产品力、组织力,有效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壁垒,推进长效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3,207,047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7,281,81696元,较 上年同期下降10.63%,若剔除新疆元鼎业绩及商誉减值的影响,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3.50% (一)持续优化诊断服务运营体系,“服务+产品”一体化模式推动长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808,658,23006元,较上年增长18.92%。公司注重精细化运营,数字化管理, 强化定期复盘机制和应收账款追踪:加大三级医院及地方龙头医院的开发,通过学术营销,着力提升客户单产量:优化绩效 考核,围绕感染、妇幼、肿瘤、慢病四大学科,质谱、测序两大技术平台,提升重点项目的业务占比:持续强化营销队伍的 引进和培养,推进“赛马”机制和战地教官模式:重视高端人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搭建项目合伙人机制,并以多种形式强 化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成立全国调度运营指挥中心,通过天眼系统、智能质量信息平台、配送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服务平 台,有效提升样本配送运营效能:启动“金啄木鸟”质量提升专项项目,常规化飞行检查机制和预防机制,强化风险和质量管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01,973,504.34元,较上年增长23.07%。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加大 原产品线的深挖和新产品线的引入,坚实利基市场,推动区域内整体化解决方案的市场实施:积极运用DABS管理理念和管 理工具,实现全国产品标准化术语的统一和信息系统的打通:结合SFE(销售效能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营销过程,运用 漏斗管理工具,实现销售效能的提升和营销人员能力的提升:推进系统性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制定高潜人才计划,以产品公 司、检验实验室、集团职能部门的轮岗培养和V带教模式,以人员的深度融合以促进服务和产品业务推动的一体化。 报告期,公司“服务+产品”一体化模式,在精准中心、合作共建、医共体区域中心等业务中,组合拳效果突出。着力将 精准诊断中心打造成为临床检测和科硏服务公共平台、特检项目孵育器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应用场景,实现精准中心规模化 复制。2019年,精准中心送检业务较去年增长200%。针对合作共建业务,结合该模式具有合作周期长、服务项目多、能力 要求高等特色,公司建立了五年三阶段增值服务体系,从科室管理、精益运营、质量体系、技术与学科、人才培养等维度满 足不同层级医院在各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现已有客户400余家。在医共体区域中心业务,公司参与了中国县域医共体平台, 助推国家“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赋能医共体区域中心检验技术和质量的提升,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二)高精尖技术平台建设持续加码,依托学科构筑行业技术壁垒 15 chin乡 www.cninfocom.cn
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年度报告全文 15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守“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商”战略定位,积极落实“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的经营指导思 想,潜心专注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营销力、技术力、产品力、组织力,有效增强公司整体竞争壁垒,推进长效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3,207,047.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47,281,816.96元,较 上年同期下降10.63%,若剔除新疆元鼎业绩及商誉减值的影响,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23.50%。 (一)持续优化诊断服务运营体系,“服务+产品”一体化模式推动长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808,658,230.06元,较上年增长18. 92 %。公司注重精细化运营,数字化管理, 强化定期复盘机制和应收账款追踪;加大三级医院及地方龙头医院的开发,通过学术营销,着力提升客户单产量;优化绩效 考核,围绕感染、妇幼、肿瘤、慢病四大学科,质谱、测序两大技术平台,提升重点项目的业务占比;持续强化营销队伍的 引进和培养,推进“赛马”机制和战地教官模式;重视高端人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搭建项目合伙人机制,并以多种形式强 化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成立全国调度运营指挥中心,通过天眼系统、智能质量信息平台、配送管理系统等信息化服务平 台,有效提升样本配送运营效能;启动“金啄木鸟”质量提升专项项目,常规化飞行检查机制和预防机制,强化风险和质量管 控。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01,973,504.34元,较上年增长23.07%。公司进一步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加大 原产品线的深挖和新产品线的引入,坚实利基市场,推动区域内整体化解决方案的市场实施;积极运用DABS管理理念和管 理工具,实现全国产品标准化术语的统一和信息系统的打通;结合SFE(销售效能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营销过程,运用 漏斗管理工具,实现销售效能的提升和营销人员能力的提升;推进系统性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制定高潜人才计划,以产品公 司、检验实验室、集团职能部门的轮岗培养和VP带教模式,以人员的深度融合以促进服务和产品业务推动的一体化。 报告期,公司“服务+产品”一体化模式,在精准中心、合作共建、医共体区域中心等业务中,组合拳效果突出。着力将 精准诊断中心打造成为临床检测和科研服务公共平台、特检项目孵育器以及产品技术创新的应用场景,实现精准中心规模化 复制。2019年,精准中心送检业务较去年增长200%。针对合作共建业务,结合该模式具有合作周期长、服务项目多、能力 要求高等特色,公司建立了五年三阶段增值服务体系,从科室管理、精益运营、质量体系、技术与学科、人才培养等维度满 足不同层级医院在各发展阶段的服务需求,现已有客户400余家。在医共体区域中心业务,公司参与了中国县域医共体平台, 助推国家“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与“分级诊疗”制度落地,赋能医共体区域中心检验技术和质量的提升,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二)高精尖技术平台建设持续加码,依托学科构筑行业技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