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1。 dlangong a 12V 12V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4×8 R2= Rat Rca 2=22 Rab Rpe +Rca 4+4+8 4×4 2=10 8×4 R= 4+4+8 R 2=22 4+4+8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I1 + – 4 5 8 4 4 12V a b d c 解:将联成形abc的电阻变换为Y形联结的等效电阻 I1 + – 4 5 Ra Rb Rc 12V a b c d Ω 2 Ω 4 4 8 4 8 a b bc ca a b ca a = + + = + + = R R R R R R Ω 1Ω 4 4 8 4 4 b = + + R = Ω 2 Ω 4 4 8 8 4 c = + + R =
电工技术 dlangong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1。 a D 12 12V 12W 解:R=4+2到x×5+》0+20=50 (4+2)+(5+1) 5+1 12 1 A=1.2A 4+2+5+1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计算下图电路中的电流 I1 。 I1 + – 4 5 8 4 4 12V a b d c 解: I1 + – 4 5 Ra 2 Rb 1 Rc 2 12V a b c d Ω 2Ω 5 Ω (4 2) (5 1) (4 2) (5 1) + = + + + + + R = A 1.2 A 5 12 4 2 5 1 5 1 1 = + + + + I =
电工技术 2.3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dlangong 2.3.1电压源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E 和内阻R,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Ro 理想电压源 电压源模型 Uo=E 电压源 由上图电路可得: U=E-IRo 若R=0 E 理想电压源:U=E Ro 若R<R,U≈E, 电压源的外特性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 理想电压源 : U E I RL R0 + - E U + –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若 R0<< RL ,U E , 电压源的外特性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O U0=E I U O S R E I = 理想电压源 电压源
电工技术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dlangong E RL 特点:()内阻R,=0 外特性曲线 (2)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U=E。 (3)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例1:设E=10V,接上R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R=12时,U=10V,I=10A 电压恒定,电 当R,=102时,U=10V,I=1A 流随负载变化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例1: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E。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特点: (1) 内阻R0 = 0 设 E = 10 V,接上RL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U = 10 V,I = 10A 当 RL = 10 时, U = 10 V,I = 1A I E + _ U + _ RL 外特性曲线 I U E O 电压恒定,电 流随负载变化
电工技术 dlangong 2.3.2电流源 电流源是由电流Is 和内阻R并联的电源的 U 电路模型。 Uo-IsRo 理想 电流源模型 电流源 由上图电路可得: 源 U Is I=Is- R 电流源的外特性 若R=o 理想电流源:I=s 若R>R,I≈s,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3.2 电流源 电流源是由电流IS 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0 S R U I = I − 若 R0 = 理想电流源 : I IS 若 R0 >>RL ,I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O 电流源的外特性 U0=ISR0 I U 理 想 电 流 源 IS 电流源 I RL 电流源模型 R0 U R0 U 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