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20012 课程名称:自媒体运营与管理 英文名称:We Media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课程类别:全校通识选修课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介绍 自媒体的定义、特点与历史发展;当前自媒体运营管理的主要平台如微博、微信 公众号及视频网站等;当前自煤体运营的盈利模式,如广告变现、增值服务、电 商模式等:自媒体运营的特点,如人格化、长尾化、社群化等;自媒体运营的类 型,如内容创业自蝶体运营管理的成功案例,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 等:自煤体运营的道德与法规:自煤体运营管理实操:等等。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public eledtive course of Internet+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e media.At present,the main platforms for we-media operation are weibo.WeChat public account and video website.The business model of we media operation.such as advertisement realization,value-added service.e-commerce model,etc.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 media operation,such as personification,long-tail, community.etc.Types of we-media opration.such as content entrepreneurship Successful cases of we media entrepreneurship.such as luoji thinking,wu xiaobo channel qin shuo circle of friends,kung fu finance,zhan hao,reading at ten points,etc.The ethics and laws of we-media entrepreneurship:Valuation and financing of we media;The future trend of we media operation.We media operation practice:and so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媒体运营与管理是面向全校本科生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
1 《自媒体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20012 课程名称:自媒体运营与管理 英文名称:We Media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课程类别: 全校通识选修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程。主要介绍 自媒体的定义、特点与历史发展;当前自媒体运营管理的主要平台如微博、微信 公众号及视频网站等;当前自媒体运营的盈利模式,如广告变现、增值服务、电 商模式等;自媒体运营的特点,如人格化、长尾化、社群化等;自媒体运营的类 型,如内容创业;自媒体运营管理的成功案例,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 等;自媒体运营的道德与法规;自媒体运营管理实操;等等。 英文简介 This course is a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f Internet +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e media. At present, the main platforms for we-media operation are weibo, WeChat public account and video website. The business model of we media operation, such as advertisement realization, value-added service, e-commerce model, et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 media operation, such as personification, long-tail, community, etc. Types of we-media opration, such as content entrepreneurship; Successful cases of we media entrepreneurship, such as luoji thinking, wu xiaobo channel, qin shuo circle of friends, kung fu finance, zhan hao, reading at ten points, etc.The ethics and laws of we-media entrepreneurship; Valuation and financing of we media; The future trend of we media operation. We media operation practice;and so on .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自媒体运营与管理是面向全校本科生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
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当前自媒体运营的主要平台和商业模式:理 解自媒体运营的特点和自媒体运营的类型:并通过自媒体运营管理的成功 案例分析,总结成功运营管理的规律,学习杰出的自媒体运营者的工作方 法和思想作风;并通过实操切身感受自媒体运营管理的苦与乐,为未来到 自媒体公司就业或者个人创业打下基础。在自媒体运营管理的宏观背景 自媒体运营管理者的修养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四个自信”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自媒体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理解自媒体的定义,了解自媒体的的历史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传播概述 1.主要内容 (1)传播 ①传播的概念 ②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众、效果 ③传播的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的历史演变 ①口头传播 ②文字传播:表意文字中国象形文字表音文字 ③印刷传播:图书杂志报纸 ④电子传播:电报电话电影广播电视 ⑤网络传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传播煤介信息大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第二节自媒体 (1)新媒体的定义 ①“新媒体”的来源 “新媒体(New Media)”作为新闻传播学学科的专业术语,最早出现在20 世纪60年代末期的美国。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新媒 体的研究才开始成为潮流。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 其概念的区隔以时间为节点,即在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一切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之 为“新媒体”,其概念的外延非常庞大,这显示出新媒体概念界定的模糊性 ②新媒体的定义 2
2 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当前自媒体运营的主要平台和商业模式;理 解自媒体运营的特点和自媒体运营的类型;并通过自媒体运营管理的成功 案例分析,总结成功运营管理的规律,学习杰出的自媒体运营者的工作方 法和思想作风;并通过实操切身感受自媒体运营管理的苦与乐,为未来到 自媒体公司就业或者个人创业打下基础。在自媒体运营管理的宏观背景、 自媒体运营管理者的修养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四个自信”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教育。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自媒体的定义与历史发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明确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理解自媒体的定义,了解自媒体的的历史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传播概述 1.主要内容 (1)传播 ①传播的概念 ②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众、效果 ③传播的基本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的历史演变 ①口头传播:神话 ②文字传播:表意文字 中国象形文字 表音文字 ③印刷传播:图书 杂志 报纸 ④电子传播:电报 电话 电影 广播 电视 ⑤网络传播: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传播 媒介 信息 大众传播 电子传播 网络传播 第二节 自媒体 (1)新媒体的定义 ①“新媒体”的来源 “新媒体(New Media)”作为新闻传播学学科的专业术语,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的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随着我国个人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新媒 体的研究才开始成为潮流。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 其概念的区隔以时间为节点,即在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一切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之 为“新媒体”,其概念的外延非常庞大,这显示出新媒体概念界定的模糊性。 ②新媒体的定义
采用郭庆光教授对新媒体所做出的界定: “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 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 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 (2)自媒体与新媒体概念的相关性 自从“自煤体”出现后,少数学者沿用丹·吉尔默的提法,认为以自媒体为 代表的3.0时代是不同于新媒体的2.0时代的,它属于全新的媒介发展新阶段 但多数学者却将二者的概念等同起来甚至混用。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有 失妥当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从技术背景方面来看,自媒体和新媒体都建立在互联网大发展的前提之下, 只是在终端设备的使用上有所区别 一新媒体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而自媒体所依赖的终端则呈现出移动化的特征,被成为智能移 动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 进化,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过一种完全不同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形态作为自媒体的技 术基础。换言之,自媒体脱离了新媒体的技术背景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从传播模式方面来看,自媒体与新媒体都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线性传播 模式拓展为“网状互播”。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我们总是很难列举二者概念外延下 的典型表现形态。所以在新媒体的概念过于偏向技术化和时间维度的情况下,自 媒体不仅不是新的媒介形式,反而是新媒体的衍生物或新媒体的子概念。 (3)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从意义上,可以分为广义自媒体与陕义自媒体两个概念。 侠义自媒体是指以单个的个体作为新闻制造主体而进行内容创造的,而且拥 有独立用户号的媒体。 广义自媒体是指,我们从自媒体的定义出发,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是信息传 播渠逍、受众、反馈渠道等方面。这样自媒体的“自”就不再是狭隘的了,它是 区别于第三方的自己。以前的传统媒体,他们是把自己作为观察者和传播者,而 针对自媒体,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自我言说”者。因此,在宽泛的语义环境中, 自媒体不单单是指个人创作,群体创作、企业微博(微信等)都可以算是自媒体 (4)自煤体的发展阶段 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美国人明确提出了“W。 Media”这一概念,中文翻译过来就是“自媒体”,并对其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定 义。至此,“自媒体”这一概念才真正地进入大众的视野 自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媒体初始化阶段,它以BBS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白媒休的推形阶段,主要以博客、个人网站、微博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自媒体意识觉醒时代,主要是以微信公众平台、搜狐新闻客月 端为代表。就目前来讲,自媒体的发展正处于雏形阶段向自媒体觉醒时代的过渡 时期。但是由于自媒体的诞生至今也不过十多年,这三个阶段其实同时存在,只
3 采用郭庆光教授对新媒体所做出的界定: “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介主要指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 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 文字、音像的电子出版以及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之雏形的互联网络等。 (2)自媒体与新媒体概念的相关性 自从“自媒体”出现后,少数学者沿用丹·吉尔默的提法,认为以自媒体为 代表的 3.0 时代是不同于新媒体的 2.0 时代的,它属于全新的媒介发展新阶段。 但多数学者却将二者的概念等同起来甚至混用。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有 失妥当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从技术背景方面来看,自媒体和新媒体都建立在互联网大发展的前提之下, 只是在终端设备的使用上有所区别——新媒体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而自媒体所依赖的终端则呈现出移动化的特征,被成为智能移 动终端设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 进化,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过一种完全不同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形态作为自媒体的技 术基础。换言之,自媒体脱离了新媒体的技术背景是无法独立存在的。 从传播模式方面来看,自媒体与新媒体都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线性传播 模式拓展为“网状互播”。这也就能解释为何我们总是很难列举二者概念外延下 的典型表现形态。所以在新媒体的概念过于偏向技术化和时间维度的情况下,自 媒体不仅不是新的媒介形式,反而是新媒体的衍生物或新媒体的子概念。 (3)自媒体的定义 自媒体从意义上,可以分为广义自媒体与狭义自媒体两个概念。 狭义自媒体是指以单个的个体作为新闻制造主体而进行内容创造的,而且拥 有独立用户号的媒体。 广义自媒体是指,我们从自媒体的定义出发,它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是信息传 播渠道、受众、反馈渠道等方面。这样自媒体的“自”就不再是狭隘的了,它是 区别于第三方的自己。以前的传统媒体,他们是把自己作为观察者和传播者,而 针对自媒体,我们就可以理解为“自我言说”者。因此,在宽泛的语义环境中, 自媒体不单单是指个人创作,群体创作、企业微博(微信等)都可以算是自媒体。 (4)自媒体的发展阶段 2003 年 7 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美国人明确提出了“We Media”这一概念,中文翻译过来就是“自媒体”,并对其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定 义。至此,“自媒体”这一概念才真正地进入大众的视野。 自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自媒体初始化阶段,它以 BBS 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是自媒体的雏形阶段,主要以博客、个人网站、微博为代表; 第三个阶段是自媒体意识觉醒时代,主要是以微信公众平台、搜狐新闻客户 端为代表。就目前来讲,自媒体的发展正处于雏形阶段向自媒体觉醒时代的过渡 时期。但是由于自媒体的诞生至今也不过十多年,这三个阶段其实同时存在,只
不过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自媒体的主体,其他的就相对弱小 在中国,自媒体发展主要分为了4个阶段: 2009年新浪微上线,引起社交平台自媒体风潮 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自媒体向移动发展: 2012一2014年门户网站、视频、电商平台等纷纷涉足自媒体领域,平台多 元化: 2015一至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成为自媒体内容创业新热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 (三)思老与实践 在中国,自媒体发展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为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第二讲自媒体运营管理的宏观背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当今技术、收入水平、社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理解自媒体运营的大环 。y4t。十卡4、44, 等爱 教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互联网普及和网络技术发展 1.主要内容 (1)数字经济的用户基础 ①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互 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产 业与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 展现,综合反映2019年及2020年初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②网民规模突破9亿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用户基础 载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用户基础。 (2)数字经济新特点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 穷。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①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新基建”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2019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
4 不过现阶段是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为自媒体的主体,其他的就相对弱小。 在中国,自媒体发展主要分为了 4 个阶段: 2009 年新浪微博上线,引起社交平台自媒体风潮; 2012 年微信公众号上线,自媒体向移动端发展; 2012—2014 年门户网站、视频、电商平台等纷纷涉足自媒体领域,平台多 元化; 2015—至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成为自媒体内容创业新热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新媒体 自媒体 微媒体 (三)思考与实践 在中国,自媒体发展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为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第二讲 自媒体运营管理的宏观背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当今技术、收入水平、社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变化,理解自媒体运营的大环 境。 加强与自媒体发展相关的国情认识教育,增强国家制度自信和国家发展战 略的信心等爱国教育。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互联网普及和网络技术发展 1.主要内容 (1)数字经济的用户基础 ①第 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20 年 4 月 28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45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围绕互 联网基础建设、网民规模及结构、互联网应用发展、互联网政务发展、产 业与技术发展和互联网安全等六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 展现,综合反映 2019 年及 2020 年初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 ②网民规模突破 9 亿 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用户基础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9.0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 64.5%, 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 实的用户基础。 (2)数字经济新特点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 穷。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①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新基建”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2019 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
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4.5亿户。同时 围绕高技术产业、科研创新、智慧城市等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 快,进一步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了新供给 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 ②数字经济蓬勒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网络购物持续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 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2019年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 16.5%。数字贸易不断开辟外贸发展的新空间。2019年,通过海关跨境电 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增长了38.3%。数字 企业加速赋能产业发展。数字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 不断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③互联网应用提升群众获得感,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 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线政务应用以 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网络购物、网络公 益等互联网服务在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广大网民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 了日趋重要的作用。 (3)疫情期间部分互联网应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 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 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 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 (4)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有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 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 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5)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重要动力」 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0亿,较2018年底 增长16.4%,占网民整体的78.6%。2020年1-2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 零售额同比增长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 (6)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有力支撑。 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 年底增长76.3%,占网民整体的76.8%。疫情期间,国家及各地区一体化政 务服务平台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推行线上办理,协助推进精准防疫,应用 成效越来越大,己经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渠道。 5
5 光纤和 4G 比例均超过 98%,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超过 4.5 亿户。同时, 围绕高技术产业、科研创新、智慧城市等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 快,进一步加速新技术的产业应用,并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扩大了新供给, 推动形成新的经济模式,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和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 ②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网络购物持续助力消费市场蓬勃发展。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络 购物用户规模达 7.10 亿,2019 年交易规模达 10.6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5%。数字贸易不断开辟外贸发展的新空间。2019 年,通过海关跨境电 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 1862.1 亿元,增长了 38.3%。数字 企业加速赋能产业发展。数字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数字技术应用 不断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③互联网应用提升群众获得感,网络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微信、短视频、直播等应用 降低了互联网使用门槛,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在线政务应用以 民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日常办事的堵点、痛点和难点;网络购物、网络公 益等互联网服务在实现农民增收、带动广大网民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发挥 了日趋重要的作用。 (3)疫情期间部分互联网应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网络应用的用户规模呈现 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 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 2018 年底增长 迅速,增幅均在 10%以上。 (4)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 4.23 亿,较 2018 年底 增长 110.2%,占网民整体的 46.8%。2020 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 2.65 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5)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重要动力。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10 亿,较 2018 年底 增长 16.4%,占网民整体的 78.6%。2020 年 1-2 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 零售额同比增长 3.0%,实现逆势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1.5%,比上年同期提高 5 个百分点。 (6)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防控中发挥有力支撑。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 6.94 亿,较 2018 年底增长 76.3%,占网民整体的 76.8%。疫情期间,国家及各地区一体化政 务服务平台提供疫情信息服务,推行线上办理,协助推进精准防疫,应用 成效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创新政府管理和优化政务服务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