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专业领域 康复治疗技术 学习情境 牵伸技术 学时 8 学习领域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 年级 2017 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17高康 授课教师林成杰 1.李缩的定义、分类。 2.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学习内容 3.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专业能力 1.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牵伸技术。 2.能正确对患者进行牵伸技术操作。 方法能力 1.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 学习目标 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具有分析运动系统伤病功能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与 1.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难点 2.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3 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1
1 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专业领域 康复治疗技术 学习情境 牵伸技术 学时 8 学习领域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 年级 2017 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17 高康 授课教师 林成杰 学习内容 1.挛缩的定义、分类。 2.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3.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牵伸技术。 2.能正确对患者进行牵伸技术操作。 方法能力 1.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 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具有分析运动系统伤病功能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与 难点 学习重点 1.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2.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3.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学习难点 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学习条件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网络教学平台。 3.设施齐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微观:角色拌演、案例教学、讲授 教学组织 序号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钟 1.案例导入 2.新知识点 (1)挛缩的定义、分类。 线上学习(课 课前 (2)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前) 10 导学 (3)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案例导入 (4)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重点难点分析 能力目标介绍 2
2 学习难点 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学习条件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 PPT、网络教学平台。 3.设施齐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微观:角色拌演、案例教学、讲授 教学组织 序号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钟) 1 课前 导学 1.案例导入 2.新知识点 (1)挛缩的定义、分类。 (2)牵伸技术的定义、分类。 (3)牵伸的作用、程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4)上肢、下肢、躯干牵伸技术。 3.重点难点分析 4.能力目标介绍 线 上 学 习( 课 前) 案例导入 10
学生 2 78人一组,小组长组织直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平线上自主学习 台学习,获取本任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康复治疗操 作技术,并收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 自学 线上 360 查阅资料 学习 师。 教师 小组讨论法 收集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准备课中解答 3 学生 线下课堂教学 课中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线测试 理论 教师 提问、讲授、启 45 教、学 辅导、答疑,讲解垂难点 学生 分组展示牵伸技术;同学互相查找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 线下课堂教学 课中 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方案展示 实训 90 教师 启发式 教、学 根据同学展示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进行规范动作示 示范法 范,纠正同学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 5 线下实训 课中 分组实训,进行牵伸技术的操作 模拟病人法 200 实训 教师 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小组练习 3
3 2 课前 线上 学习 学生 7~8 人一组,小组长组织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平 台学习,获取本任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康复治疗操 作技术,并收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 师。 教师 收集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准备课中解答 线上自主学习 自学 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法 360 3 课中 理论 教、学 学生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线测试 教师 辅导、答疑,讲解重难点 线下课堂教学 提问、讲授、启 发 45 4 课中 实训 教、学 学生 分组展示牵伸技术;同学互相查找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教师 根据同学展示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进行规范动作示 范,纠正同学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线下课堂教学 方案展示 启发式 示范法 90 5 课中 实训 学生 分组实训,进行牵伸技术的操作 教师 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线下实训 模拟病人法 小组练习 200
学学生 线下课堂教学 6 实训结果演示,汇报学习心得,自评、组间互评。 实训结果演示 评价 教师 小组自评 总结 根据实训结果,总结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布置新任 组间互评 教师评价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牵患者,男,45岁,肱骨髁上骨折后石膏固定折除后,查肘关节活动范围为30°~150° (主、被动),请予以评定及治疗。 分析:肘关节活动范围,其屈曲150°,为正常范围,而伸为30°,不能完全伸直, 且主被动运动均受限,根据病史,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原因可能为关节的粘连或挛缩 临床可采用关节松动术、牵伸技术等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三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之一,主要针对格种软组织的挛缩、粘连或瘢痕 的形成,引起肌、结缔组织和皮肤短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上肢骨折固定后,由于损 伤和长时间的制动,会出现上述的各种情况,可用牵伸技术改善其活动受限。 一、定义 牵伸技术是指用外力牵拉挛缩或短缩软组织,以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 伸展性,防止发生不可逆组织挛缩,降低肌张力,改善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康复技术】 二、牵伸技术的分类 根据外力的来源、牵拉方式和持续时问,可分为以下几种: 4
4 6 评价 总结 学学生 实训结果演示,汇报学习心得,自评、组间互评。 教师 根据实训结果,总结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布置新任 务。 线下课堂教学 实 训 结 果演 示 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教师评价 25 相关知识链接 案例导入: 牵患者,男,45 岁,肱骨髁上骨折后石膏固定折除后,查肘关节活动范围为 30°~150° (主、被动),请予以评定及治疗。 分析:肘关节活动范围,其屈曲 150°,为正常范围,而伸为 30°,不能完全伸直, 且主被动运动均受限,根据病史,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原因可能为关节的粘连或挛缩, 临床可采用关节松动术、牵伸技术等治疗。 康复治疗技术三 牵伸技术 牵伸技术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技术之一,主要针对各种软组织的挛缩、粘连或瘢痕 的形成,引起肌、结缔组织和皮肤短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上肢骨折固定后,由于损 伤和长时间的制动,会出现上述的各种情况,可用牵伸技术改善其活动受限。 一、定义 牵伸技术是指用外力牵拉挛缩或短缩软组织,以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 伸展性,防止发生不可逆组织挛缩,降低肌张力,改善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康复技术。 二、牵伸技术的分类 根据外力的来源、牵拉方式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被动牵伸 手法牵伸、机械牵伸、自我牵伸。 (二)主动抑制 在进行肌牵伸前,患者有意识地放松该肌,使肌收缩机制受到人为的抑制,以减少 牵伸阻力的一种牵伸技术。此法要求患者有意识地控制肌收缩,用于肌神经支配完整 患者能自主控制的情况下。对无收缩性的结构如结缔组织尤其是挛缩短组织无作用。 1.收缩放松 2.收缩放松收缩 3.拮抗肌收缩 4.辅助方法 三、牵伸的作用 1.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兴奋性 6.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损伤 四、牵伸程序 1.评估 2.与患者沟通,解释牵伸的目的、步骤 3.牵伸技术参数牵伸方向、牵伸强度、牵伸时间、治疗反应。 牵伸方向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牵伸时不宜引起患者剧烈疼痛;低强度长 5
5 (一)被动牵伸 手法牵伸、机械牵伸、自我牵伸。 (二)主动抑制 在进行肌牵伸前,患者有意识地放松该肌,使肌收缩机制受到人为的抑制,以减少 牵伸阻力的一种牵伸技术。此法要求患者有意识地控制肌收缩,用于肌-神经支配完整, 患者能自主控制的情况下。对无收缩性的结构如结缔组织尤其是挛缩短组织无作用。 1.收缩-放松 2.收缩-放松-收缩 3.拮抗肌收缩 4.辅助方法 三、牵伸的作用 1.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2.防止组织发生不可逆挛缩 3.调节肌张力 4.缓解疼痛 5.提高肌肉兴奋性 6.预防或减少肌肉、肌腱损伤 四、牵伸程序 1.评估 2.与患者沟通,解释牵伸的目的、步骤 3.牵伸技术参数 牵伸方向、牵伸强度、牵伸时间、治疗反应。 牵伸方向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牵伸时不宜引起患者剧烈疼痛;低强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