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专业领域 康复治疗技术学习情境 肌力训练技术学时10 学习领域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年级 2017 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17高康 授课教师林成杰 1.肌力下降的原因 2.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学习内容 3.肌力训练的原则 4.肌力训川练方法及临床应用 5.常见肌(肌群)肌力训练方法(上肢、下肢、躯干主要肌群) 专业能力 1.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肌力训练技术。 2,能正确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技术操作。 方法能力 1.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 学习目标 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具有分析运动系统伤病功能问题的能力。 牡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1
1 教学情境实施方案 专业领域 康复治疗技术 学习情境 肌力训练技术 学时 10 学习领域 运动系统疾病康复 年级 2017 学期 第二学期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17 高康 授课教师 林成杰 学习内容 1.肌力下降的原因 2.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3.肌力训练的原则 4.肌力训练方法及临床应用 5.常见肌(肌群)肌力训练方法(上肢、下肢、躯干主要肌群) 学习目标 专业能力 1.能按《康复医学与治疗技术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肌力训练技术。 2.能正确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技术操作。 方法能力 1.能依据任务要求在查阅相关图书资料及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 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2.具有分析运动系统伤病功能问题的能力。 社会能力 1.具有爱心、耐心、自信心与责任心。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妥协能力、团队协作、人际交流
学习重点 1.肌力下降的原因、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学习重点与2.肌力训练的原则。 难点 3.肌力训练操作技术 学习难点 上肢、下肢、躯干肌力训练技术的选择应用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学习条件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PPT、网络教学平台。 3.设施齐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教学方法 微观:角色拌演、案例教学、讲授 教学组织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时间(分钟) 1 案例导入 患者王某,男,55岁,左侧肱骨骨干骨折石膏外固定 2月,拆除石膏后发现左侧上肢力量减弱,不能提物,请 对忠者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治疗技术进行训练。 线上学习(课 课前 2.新知识点导入 前) 0 导学 (1)肌力下降的原因、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案例导入 (2)肌力训练的原则、方法及临床应用。 3.重点难点分析 能力目标介绍 2
2 学习重点与 难点 学习重点 1.肌力下降的原因、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2.肌力训练的原则。 3.肌力训练操作技术 学习难点 上肢、下肢、躯干肌力训练技术的选择应用 学习条件 1.典型案例、标准化病人。 2.多媒体、教学视频资源库、教学 PPT、网络教学平台。 3.设施齐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教学方法 宏观: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微观:角色拌演、案例教学、讲授 教学组织 序号 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分钟) 1 课前 导学 1.案例导入 患者王某,男,55 岁,左侧肱骨骨干骨折石膏外固定 2 月,拆除石膏后发现左侧上肢力量减弱,不能提物,请 对患者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治疗技术进行训练。 2.新知识点导入 (1)肌力下降的原因、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 (2)肌力训练的原则、方法及临床应用。 3.重点难点分析 4.能力目标介绍 线 上 学 习( 课 前) 案例导入 10
学生 2 7一8人一组,小组长组织直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平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 台学习,获取本任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康复治疗操 线上 作技术,并收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 自学 40 查阅资料 学习 师。 教师 小组讨论法 收集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准备课中解答 3 学生 线下课堂教学 课中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线测试 理论 45 教师 提问、讲授、启 教、学 辅导、答疑,讲解重难点 发 学生 4 分组展示康复治疗方案、肌力训练技术;同学互相查找 线下课堂教学 课中 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方案展示 实训 135 教师 启发式 教、学 根据同学展示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进行规范动作示 示范法 范,纠正同学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 线下实训 课中 分组实训,进行肌力训练技术的操作 225 实训 教师 模拟病人法 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小组练习 3
3 2 课前 线上 学习 学生 7~8 人一组,小组长组织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平 台学习,获取本任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康复治疗操 作技术,并收集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教 师。 教师 收集学生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准备课中解答 线上自主学习 自学 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法 440 3 课中 理论 教、学 学生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线测试 教师 辅导、答疑,讲解重难点 线下课堂教学 提问、讲授、启 发 45 4 课中 实训 教、学 学生 分组展示康复治疗方案、肌力训练技术;同学互相查找 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教师 根据同学展示的治疗方案进行点评,进行规范动作示 范,纠正同学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线下课堂教学 方案展示 启发式 示范法 135 5 课中 实训 学生 分组实训,进行肌力训练技术的操作 教师 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线下实训 模拟病人法 小组练习 225
学生 线下课堂教学 6 实训结果演示,汇报学习心得,自评、组间互评。 实训结果演示 评价 教师 小组自评 45 总结 根据实训结果,总结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布置新任 组间互评 教师评价 教学内容 备注 4
4 6 评价 总结 学生 实训结果演示,汇报学习心得,自评、组间互评。 教师 根据实训结果,总结评价,填写教师评价表,布置新任 务。 线下课堂教学 实 训 结 果演 示 小组自评 组间互评 教师评价 45 教学内容 备注
教学内容 备注 案例导入: 患者,男,45岁,肱骨髁上骨折后石膏固定折除后,出现肌力降低,请予以治疗。 线上 分析:通过评定,获得肌力降低的原因及具体的肌力级别,按不同的肌力级别选挂 应用相应的增强肌力及耐力技术。 增强肌力训练技术 一、肌力下降的原因 1,年龄增加 2.神经系统疾病 课前线 3.肌肉菱缩 上学习 4.肌原性疾病 课中提 二、肌力训练的目的与种类 问 (一)肌力训练的目的 1.使肌力减低的肌肉通过肌力训练,增强肌力。 2.增强肌肉的耐力,延长肌肉持续收缩的时间。 3.通过训练增加肌肉力量,为以后的平衡、协调、步行、转移等功能训练做准备 (二)肌力训练的种类 1.根据不同训练目的分类可分为增强肌力训练和增强肌肉耐力训练两种, 线上学 2.根据肌力大小不同分类可分为传递神经冲动训练、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 习、线下 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方法。01级肌力,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和被动运动;1~3 重点讲解 级肌力,可采用辅助主动运动;3级以上肌力,可进行主动运动;45级肌力,可进行 5
5 教学内容 备注 案例导入: 患者,男,45 岁,肱骨髁上骨折后石膏固定折除后,出现肌力降低,请予以治疗。 分析:通过评定,获得肌力降低的原因及具体的肌力级别,按不同的肌力级别选择 应用相应的增强肌力及耐力技术。 增强肌力训练技术 一、肌力下降的原因 1.年龄增加 2.神经系统疾病 3.肌肉萎缩 4.肌原性疾病 二、肌力训练的目的与种类 (一)肌力训练的目的 1.使肌力减低的肌肉通过肌力训练,增强肌力。 2.增强肌肉的耐力,延长肌肉持续收缩的时间。 3.通过训练增加肌肉力量,为以后的平衡、协调、步行、转移等功能训练做准备。 (二)肌力训练的种类 1.根据不同训练目的分类 可分为增强肌力训练和增强肌肉耐力训练两种。 2.根据肌力大小不同分类 可分为传递神经冲动训练、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等方法。0~1 级肌力,可采用传递神经冲动训练和被动运动;1~3 级肌力,可采用辅助主动运动;3 级以上肌力,可进行主动运动;4~5 级肌力,可进行 线上 课前线 上学习, 课中提 问 线上学 习、线下 重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