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金陵访旧,除了前述的满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便好似要圆这浆声灯影的梦了 那夜与南京学界友人欢聚“秦淮人家”,二楼整座大厅悬挂着江南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 都的繁盛。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趁着夜幕 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 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 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 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 东关头呢?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利涉桥呢?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 呢?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 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 的繁华奢靡之中了!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 情感上的夜秦淮! 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浆声灯影。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 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 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飖逸! 1994年7月24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有怎样表达效果?(4分)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没有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12.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5) 13.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 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秦淮河“浆声灯影”的具体内涵及其消隐的原因。(8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 6 - 这番金陵访旧,除了前述的满怀对那几位女性的敬意,便好似要圆这浆声灯影的梦了。 那夜与南京学界友人欢聚“秦淮人家”,二楼整座大厅悬挂着江南灯彩,很显示出六朝古 都的繁盛。饭店服务开始的歌舞也真淳雅朴,一扫那种职业演员的匠气和矫情。趁着夜幕 初降,坐上游艇想领略秦淮的清艳。迎面而来的却是五光十色的灯火和嘈杂的乐声,与秦 淮风光全然异趣的喧哗。冲激着彩色喷泉的电光,这种现代声光技术激发的现代热情,一 时间把秦淮河的远古情调扫荡得无影无踪。我们乘坐的那只游艇,原来是为音乐喷泉而设。 它不走远,只是面向着电光在那里左右移动着…… 东关头呢?东关头沿路断续的歌声呢?利涉桥呢?大中桥呢,大中桥边的疏林淡月 呢?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看到了“黄而有晕”的灯火,在繁星交错的光雾中摇曳的“杨 柳的柔条”,盈盈地升上柳梢的月亮,如梦似幻的轻悠的歌吹,如今,都隐失在现代声光 的繁华奢靡之中了!炫奇、刺激、肤浅的陶醉,唯一缺乏的是自古而今的文化上、审美上、 情感上的夜秦淮! 我寻找与这座古城相和谐的秦淮,与秦淮相和谐的浆声灯影。而此刻,我却意外地邂 逅了在世界任何地方,在香港的尖沙咀,在新加坡的圣陶沙,在纽约的百老汇都能看到的 喧哗和繁盛,而独独失去了旧时秦淮的那韵味,那情趣,那一份潇洒和飘逸! 1994 年 7 月 24 日 (选自《心中的风景》)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并有怎样表达效果?(4 分) (1)我怕那事实污了我心中华彩的六朝金粉 ....,没有勇气去看。 (2)这一相隔数十年的阔别竟把当年的满头青丝 ....变成了苍苍茫茫的一堆乱雪 ....。 12.概括文章开头三小节的主要内容,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5) 13.这即使..从商业的眼光来看,也.是缺乏文化造成的“疏忽”。你认为删去加点的关联词 语,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为什么?(6 分) 14.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秦淮河“浆声灯影”的具体内涵及其消隐的原因。(8 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考题。 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 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 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虛:“年年岁岁 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张若虛《春江花月夜》) 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一个更深沉 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 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 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 顶峰。”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 楼,望断夭涯路”的憧憬和悲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 勃为典型代表的“初唐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它更实在,更成熟,开始走 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间。“四杰”之后,迎来了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展现了盛唐之音的 鲜花怒放。它首先是由陈子昂著名的四句诗喊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满腹牢骚、一腔 孤愤的,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 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惋。这就是盛唐之音。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即使是艰苦战争,也 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 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诗派写出。像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青春盛唐 李泽厚 著名诗人兼学者闻一多曾经相当敏锐地论说了诗歌由六朝宫体到初唐的过渡。指出 “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荒漠”。 诗歌随着时代的变迁,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 代表这种清新歌唱成为初唐最高典型的,正是闻一多强调的刘希夷和张若虚:“年年岁岁 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多么漂亮、流畅、优美、轻快呵!特别是后者,闻一多再三赞不绝口:“一个更深沉 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 得到 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 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 顶峰。”其实,这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 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的顶峰,经由以王 勃为典型代表的“初唐四杰”就要向更高的盛唐峰巅攀登了。它更实在,更成熟,开始走 向社会生活和现实世间。“四杰”之后,迎来了现实生活的五彩缤纷,展现了盛唐之音的 鲜花怒放。它首先是由陈子昂著名的四句诗喊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满腹牢骚、一腔 孤愤的,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它豪壮而并不悲痛。同样,像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 清新活泼而并不低沉哀惋。这就是盛唐之音。 个人、民族、阶级、国家在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的社会氛围中,即使是艰苦战争,也 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壮丽动荡的一面为边塞诗派占有,优美宁静 的一面则由所谓田园诗派写出。像王维的《辋川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