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深入,它终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里,科学家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讲述自然现象, 同时也清楚地讲述了我们在组织中遇到的难题,还引用了比喻和隐喻来形容我们的 组织生活。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未知的世界,这里许多科学家们都对所见到 的肃然起敬,如同探险家们震慑于新大陆的发现。在这片领域里,自有一种与以往 不同的自在,这里的人们更愿意去探索,而不是得出结论;更满足于好奇,而不是 知道;更兴奋于找寻,而不是原地踏步。惊奇,而不是确定,正在成为一种长处。 这并不是一本充斥着结论、案例和典范性实践的书。原因有两个:首先,因 为我们相信组织并不会因某种在别处已适用的模型的作用而改变。所以我们并不支 持和鼓励那些试图改变组织的人们。我们必须学会审视组织的内部,了解每一个人, 才能有所发现。而且我们必须学会开发组织中无处不在的创造力。其次,新的物理 学充分地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既没有现成的客观事实等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秘密, 也没有固定的方案、公式、清单和专家建议去描述这个“现实”。倘若果真如此, 那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继承的。因此,对我们来说,每件事都是全新的,独一无 二的,只有通力配合,努力发现有利因素,最终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这本书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全新的现实观,其中的想法和内容不一定会完全 与现实发生联系。这些想法是否能产生创造力取决于您的反应。我把这些资料呈现 给您,您看了它们以后可能会产生与我不同的想法、希望和体验。我们是否能就某 个权威的解释或某个最好的实践达成一致并不重要,因为那不是宇宙的本来面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可能原地不动,它在不停地变 化着,永远带给我们无法想像的无穷乐趣 读完这本书后,你们每一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的收获集中在思考与我们 组织工作有关的一些事情上,如:到哪儿上发现秩序?复杂的系统是怎样发生变化 的?我们怎样才能创造出灵活、可变、激发而不是抑制我们创造力的组织结构?我们 怎样在使事情简化的同时保持它的复杂性?我们怎样才能既解决个人自治的需要 又完成促进组织成长的预测和计算? 新科学的发展方向:整体和联系 本书中提到的新科学研究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跨学科的进化论和 混沌学说。每一章都隐含了某个科学:观点与组织现象的联系,让我们首先来讨论 一下新科学的发展方向,因为这样会更有意义 许多领域的科学家们都想知道,是否能用17世纪科学天才牛顿和笛卡儿的机 械学观点去准确地解释世界的运行。这种机械学观点认为,研究局部是认识整体的 关键。所以,事情被分割成很多部分,有时是按字面意义分开,有时是按象征意义 分开(正如我们对商业功能、学术领域、专业领域和人体不同部分都做了这样的划
引言 ID2002 IV 的深入,它终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里,科学家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去讲述自然现象, 同时也清楚地讲述了我们在组织中遇到的难题,还引用了比喻和隐喻来形容我们的 组织生活。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未知的世界,这里许多科学家们都对所见到 的肃然起敬,如同探险家们震慑于新大陆的发现。在这片领域里,自有一种与以往 不同的自在,这里的人们更愿意去探索,而不是得出结论;更满足于好奇,而不是 知道;更兴奋于找寻,而不是原地踏步。惊奇,而不是确定,正在成为一种长处。 这并不是一本充斥着结论、案例和典范性实践的书。原因有两个:首先,因 为我们相信组织并不会因某种在别处已适用的模型的作用而改变。所以我们并不支 持和鼓励那些试图改变组织的人们。我们必须学会审视组织的内部,了解每一个人, 才能有所发现。而且我们必须学会开发组织中无处不在的创造力。其次,新的物理 学充分地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既没有现成的客观事实等着我们去揭开它的秘密, 也没有固定的方案、公式、清单和专家建议去描述这个“现实”。倘若果真如此, 那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继承的。因此,对我们来说,每件事都是全新的,独一无 二的,只有通力配合,努力发现有利因素,最终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这本书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全新的现实观,其中的想法和内容不一定会完全 与现实发生联系。这些想法是否能产生创造力取决于您的反应。我把这些资料呈现 给您,您看了它们以后可能会产生与我不同的想法、希望和体验。我们是否能就某 个权威的解释或某个最好的实践达成一致并不重要,因为那不是宇宙的本来面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可能原地不动,它在不停地变 化着,永远带给我们无法想像的无穷乐趣。 读完这本书后,你们每一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的收获集中在思考与我们 组织工作有关的一些事情上,如:到哪儿上发现秩序?复杂的系统是怎样发生变化 的?我们怎样才能创造出灵活、可变、激发而不是抑制我们创造力的组织结构?我们 怎样在使事情简化的同时保持它的复杂性?我们怎样才能既解决个人自治的需要, 又完成促进组织成长的预测和计算? 新科学的发展方向:整体和联系 本书中提到的新科学研究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以及跨学科的进化论和 混沌学说。每一章都隐含了某个科学:观点与组织现象的联系,让我们首先来讨论 一下新科学的发展方向,因为这样会更有意义。 许多领域的科学家们都想知道,是否能用 17 世纪科学天才牛顿和笛卡儿的机 械学观点去准确地解释世界的运行。这种机械学观点认为,研究局部是认识整体的 关键。所以,事情被分割成很多部分,有时是按字面意义分开,有时是按象征意义 分开(正如我们对商业功能、学术领域、专业领域和人体不同部分都做了这样的划
引言 ID200 分),然后我们再将不同的部分整合起来,在整合过程中,尽量避免重大损失。这 种设想的基础是,如果对部分了解得越多,我们就会对整体了解得越多。 牛顿科学是唯物的,它强调通过生理的感觉去理解世界。任何真实的事物都 是可见的,都有自己的物理形状。在物理学发展史中,甚至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科 学家们在寻找物质的内在结构,以及每种物质最初的物理形状。 新科学与牛顿科学的一个主要不同是:新科学更注重整体,而牛顿科学注重 部分。在新科学里,我们主张从整体上去理解系统,更注意系统内各网络的关系。 多内拉·米多斯,~个生态学家兼作家,引用了古代苏菲派的教义来形容观念性的 改变:“您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理解了一个,就应该理解两个,因为一加一等于二。 但是您必须对相加的规则有一个根本的了解”。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系统,我 们就会走进一个仝新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在其中,我们既不能将现象归结为简单 的因果关系,也不能用对部分的孤立研究去解释整体,我们必须耐心地感受动态过 程,然后才能注意到这些过程物化为可见的行为和形状的过程。 对亚原子世界的探索始于本世纪初,也由此产生了海森堡故事中所述的不和 谐。因此,物理学领域新模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奇特的历程。奇特在于这种 模式的发现成就了量子力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它只是建立在一种没有根据的猜 测和近乎荒谬的假设的基础上,但由此推出的公式却得到了印证,以至于最初没有 人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为此感到欣慰;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以不同的 方式去发现、摆脱那种缓慢的、死气沉沉的研究方式和活动方式。 量子力学的现实观与通常的现实观的差异不仅让我们感到吃惊,也让科学家 们感到震惊。在量子世界中,联系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亚原子粒子只有相互发生联 系才能成形并被我们观察到。它不能独立存在,因此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结构。量子 物理学描绘的是一个奇特而又迷人的世界,正如海森堡所说:“这个世界是由各种 事件交织成的网络,其中,事件间的关系不停的变化、重叠、组合,共同决定了整 个网络的结构”(1958,107页)。先前我们认为孤立的实体间隐含的联系正是构成 万事万物的基础 在其他一些学科,特别是生物学中,整体、动态的模型才刚刚开始取代非机 械模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领域中,传统的机械的思维方式仍旧盛行。但是许 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从整体意义上去理解生命,从而摆脱机械设想的束缚。例如, 在《生命网络》(1996)一书中,弗里托夫·卡普拉将多个生物系统中的科学理论综 合起来,引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这种理论将不同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发现联系在一起。 卡普拉的综合论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一度用来解释生命的机械论截然不同。 在人类健康领域,人们的观念也开始发生转变。在整体治疗中,人体被看成 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各部分的组合。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一直被我们视为不同 部分的系统(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将更好理解
引言 ID2002 V 分),然后我们再将不同的部分整合起来,在整合过程中,尽量避免重大损失。这 种设想的基础是,如果对部分了解得越多,我们就会对整体了解得越多。 牛顿科学是唯物的,它强调通过生理的感觉去理解世界。任何真实的事物都 是可见的,都有自己的物理形状。在物理学发展史中,甚至直到今天,还有许多科 学家们在寻找物质的内在结构,以及每种物质最初的物理形状。 新科学与牛顿科学的一个主要不同是:新科学更注重整体,而牛顿科学注重 部分。在新科学里,我们主张从整体上去理解系统,更注意系统内各网络的关系。 多内拉·米多斯,~个生态学家兼作家,引用了古代苏菲派的教义来形容观念性的 改变:“您觉得既然自己已经理解了一个,就应该理解两个,因为一加一等于二。 但是您必须对相加的规则有一个根本的了解”。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观察系统,我 们就会走进一个全新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在其中,我们既不能将现象归结为简单 的因果关系,也不能用对部分的孤立研究去解释整体,我们必须耐心地感受动态过 程,然后才能注意到这些过程物化为可见的行为和形状的过程。 对亚原子世界的探索始于本世纪初,也由此产生了海森堡故事中所述的不和 谐。因此,物理学领域新模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奇特的历程。奇特在于这种 模式的发现成就了量子力学中的许多重大发现。“它只是建立在一种没有根据的猜 测和近乎荒谬的假设的基础上,但由此推出的公式却得到了印证,以至于最初没有 人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为此感到欣慰;同时我也希望,我们能够以不同的 方式去发现、摆脱那种缓慢的、死气沉沉的研究方式和活动方式。 量子力学的现实观与通常的现实观的差异不仅让我们感到吃惊,也让科学家 们感到震惊。在量子世界中,联系是决定一切的因素。亚原子粒子只有相互发生联 系才能成形并被我们观察到。它不能独立存在,因此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结构。量子 物理学描绘的是一个奇特而又迷人的世界,正如海森堡所说:“这个世界是由各种 事件交织成的网络,其中,事件间的关系不停的变化、重叠、组合,共同决定了整 个网络的结构”(1958,107 页)。先前我们认为孤立的实体间隐含的联系正是构成 万事万物的基础。! 在其他一些学科,特别是生物学中,整体、动态的模型才刚刚开始取代非机 械模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领域中,传统的机械的思维方式仍旧盛行。但是许 多科学家已经开始尝试从整体意义上去理解生命,从而摆脱机械设想的束缚。例如, 在《生命网络》(1996)一书中,弗里托夫·卡普拉将多个生物系统中的科学理论综 合起来,引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这种理论将不同科学领域的理论和发现联系在一起。 卡普拉的综合论所展示的内容与我们一度用来解释生命的机械论截然不同。 在人类健康领域,人们的观念也开始发生转变。在整体治疗中,人体被看成 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各部分的组合。一些生物学家认为,一直被我们视为不同 部分的系统(如,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如果作为一个整体将更好理解
因为它们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参见皮特和肖普托1997) 詹姆斯·批夫洛克首次提出了盖亚理论,即,最大限度地将地球看作是一个 整体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的假设:地球是一个自调节系统,一个由不 同系统相互依存组成的行星体,这些相关的系统共同缔造了使生命成为可能的环境 (参见拉夫洛克1988,玛格丽斯1988)。 在生物学领域,进化学、动物行为学、生态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基础的、 现行的理论都进行了重新定位。埃恩斯特·玛赫 个著名的生物学思想的编年 史作家,呼吁一种新的生物学理念。生物学家史蒂芬·罗斯评论道,我们正在探索 的是一门更全面、更综合的生物学,“这门科学已经完全成熟,有能力承受复杂的 方式”(1997,133页) 混沌与秩序 在化学领域,伊里亚·普里高津荣获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证明 了,某些化学系统在遭遇环境变化时,会以更好的秩序进行重组。而在传统观念中, 系统的机械模型、改变和干扰都意味着混乱.而且这些混乱只能不可避免地加速所 有系统性能的衰减。普里高津的工作无疑为化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更有前景的 未来。他论证了:任何开放的系统都有能力对外界的变化和混乱做出响应,这个响 应是通过对自身更高级的重组来实现的。因此,混乱成为促进系统重组成新形式 推动力。当我们抛开生命的机械模型,去更深层次观察生物系统的动态变化时, 会立刻发现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理解波动、混乱和改变 对改变和秩序的新的理解也始于混沌理论的出现。正是混沌领域的研究引导 我们去重新理解混沌和秩序的关系。这两种力量相互反应,彼此包含。尽管系统可 能陷入混乱,也无法对其做出预测,但是在混沌的状态中,系统却始终保持在某种 有序的、可测的限度之内。倘若没有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根本就不会有改变和 进步。所以说,混沌是产生新秩序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混沌和秩序的联系已 经渗入到人类文明之中,我们需要科学来帮助我们记忆它。 同时,新科学也使我们意识到:对自由和简单化的追求是我们一生的目标。 科学家们通过许多实例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秩序和形状并不是复杂控制系统的产 物,而是随着几个指导性的公式和原理的出现而发展出来的,这些公式、原理通过 个体的自由运动反复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在庞大的生态系统还是在最小的微生物群 体中,系统的生存和成长都遵循着几个主要的原理,它们展示了系统是怎样在鼓励 个体高度自治的前提下,体现总体一致的
引言 ID2002 VI 因为它们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参见皮特和肖普托 1997)。 詹姆斯·批夫洛克首次提出了盖亚理论,即,最大限度地将地球看作是一个 整体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他的假设:地球是一个自调节系统,一个由不 同系统相互依存组成的行星体,这些相关的系统共同缔造了使生命成为可能的环境 (参见拉夫洛克 1988,玛格丽斯 1988)。 在生物学领域,进化学、动物行为学、生态学、心理学方面的,许多基础的、 现行的理论都进行了重新定位。埃恩斯特·玛赫——一个著名的生物学思想的编年 史作家,呼吁一种新的生物学理念。生物学家史蒂芬·罗斯评论道,我们正在探索 的是一门更全面、更综合的生物学,“这门科学已经完全成熟,有能力承受复杂的 方式”(1997,133 页)。 混沌与秩序 在化学领域,伊里亚·普里高津荣获了 1977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证明 了,某些化学系统在遭遇环境变化时,会以更好的秩序进行重组。而在传统观念中, 系统的机械模型、改变和干扰都意味着混乱.而且这些混乱只能不可避免地加速所 有系统性能的衰减。普里高津的工作无疑为化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更有前景的 未来。他论证了:任何开放的系统都有能力对外界的变化和混乱做出响应,这个响 应是通过对自身更高级的重组来实现的。因此,混乱成为促进系统重组成新形式的 推动力。当我们抛开生命的机械模型,去更深层次观察生物系统的动态变化时,就 会立刻发现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理解波动、混乱和改变。 对改变和秩序的新的理解也始于混沌理论的出现。正是混沌领域的研究引导 我们去重新理解混沌和秩序的关系。这两种力量相互反应,彼此包含。尽管系统可 能陷入混乱,也无法对其做出预测,但是在混沌的状态中,系统却始终保持在某种 有序的、可测的限度之内。倘若没有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根本就不会有改变和 进步。所以说,混沌是产生新秩序的源泉。随着时间的推移,混沌和秩序的联系已 经渗入到人类文明之中,我们需要科学来帮助我们记忆它。 同时,新科学也使我们意识到:对自由和简单化的追求是我们一生的目标。 科学家们通过许多实例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秩序和形状并不是复杂控制系统的产 物,而是随着几个指导性的公式和原理的出现而发展出来的,这些公式、原理通过 个体的自由运动反复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在庞大的生态系统还是在最小的微生物群 体中,系统的生存和成长都遵循着几个主要的原理,它们展示了系统是怎样在鼓励 个体高度自治的前提下,体现总体一致的
引言 ID200 新科学与组织理论 在许多领域里,新科学描绘的世界都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理解,而不仅仅 是在科学方面。新的科学观念渗透进几乎每个学科,包括我所研究的组织理论。每 当我去査看那些组织中深深困扰我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过程时,就会感受到新科 学的影响。领导艺术 种自从人们进入组织就为之深深着迷的无形现象,正在 受验于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果理论家们忽略了组织内部联系的复杂性,就会缺乏领 导力。相对而言,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分析组织内的合作、领导与被领导、团队 意识、人际网络以及环境的作用上。 新科学对其他相关问题的影响随处可见。那些民族、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再模 糊不清,而成为组织中影响同事、股东间关系以及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针对个人,许多作家叙述了精神、灵魂和生活目的之间的内部联系。生态作家 强调:联系不仅存在于我们与周围的生物之间,也存在于我们与下一代之间。如果 现代物理学揭示的首要内容是联系,那么我们开始以此为根据重新思考遇到的问题 不是很正常吗? 在动机学理论中,由于新科学的影响,我们把重点从研究外界奖励对人的影 响转向寻找激发人能动的内在因素上。我们重新开始关注自身对于团体、内涵、尊 目的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于组织生活的热爱。同时,我们也开始审视人类特有 的强烈的情感,而不再否认它们对工作和组织的影响。20世纪的观点认为:如果我 们给工人指派规定的任务,他们能够完成得很好,就说明组织是有效的。但现在这 种观念已经过时,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它的束缚。抛开有关组织的机械模式——那种 在机械化生产中把工人当作生产机器的模式。我们开始更全面地审视自己,从整体 的角度去解剖自己,这样就有望设计出一种充分发挥人类天赋的组织 组织中,人们的洞察力、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起着主导作用。尽管我们还不明 白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却已经看到了它们对组织生活的巨大影响。现在,我们体 验到:在混乱的过程中,保持连贯和一致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试图去控制什么, 而要发动那些无形但可以感觉得到的力量”。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种无形、但确 实存在并影响人们行为的力量。我曾把组织洞察力和价值观比作是一些无形的、但 真实地影响着人们行为的领域。这一观念不同于认为洞察力是那些充满魅力的领导 激发员工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观点。 我们的组织观念正在告别官僚时代盛行的机械的创造观。这表现在:我们开 始严肃地谈论无边界的、严密组织的、更灵活的、有机的结构。同时,我们也开始 承认组织的整体性,并把它们建设成具有学习能力的或有机的组织。我们还注意到, 人们可以展示这种自组织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第一次探索的体会,它代表着我 们对目前的组织需要改变的理解。我的个人体会是,如果我们能够认可“组织也是 生命系统,也具有生命所有的适应和生长的能力”这一事实,我们就会摆脱由于组
引言 ID2002 VII 新科学与组织理论 在许多领域里,新科学描绘的世界都在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和理解,而不仅仅 是在科学方面。新的科学观念渗透进几乎每个学科,包括我所研究的组织理论。每 当我去查看那些组织中深深困扰我的问题以及它们的解决过程时,就会感受到新科 学的影响。领导艺术——一种自从人们进入组织就为之深深着迷的无形现象,正在 受验于相关的各个领域。如果理论家们忽略了组织内部联系的复杂性,就会缺乏领 导力。相对而言,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分析组织内的合作、领导与被领导、团队 意识、人际网络以及环境的作用上。 新科学对其他相关问题的影响随处可见。那些民族、道德方面的问题不再模 糊不清,而成为组织中影响同事、股东间关系以及团体中人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针对个人,许多作家叙述了精神、灵魂和生活目的之间的内部联系。生态作家 强调:联系不仅存在于我们与周围的生物之间,也存在于我们与下一代之间。如果 现代物理学揭示的首要内容是联系,那么我们开始以此为根据重新思考遇到的问题 不是很正常吗? 在动机学理论中,由于新科学的影响,我们把重点从研究外界奖励对人的影 响转向寻找激发人能动的内在因素上。我们重新开始关注自身对于团体、内涵、尊 严、目的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于组织生活的热爱。同时,我们也开始审视人类特有 的强烈的情感,而不再否认它们对工作和组织的影响。20 世纪的观点认为:如果我 们给工人指派规定的任务,他们能够完成得很好,就说明组织是有效的。但现在这 种观念已经过时,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它的束缚。抛开有关组织的机械模式——那种 在机械化生产中把工人当作生产机器的模式。我们开始更全面地审视自己,从整体 的角度去解剖自己,这样就有望设计出一种充分发挥人类天赋的组织。 组织中,人们的洞察力、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起着主导作用。尽管我们还不明 白它们为什么如此重要,却已经看到了它们对组织生活的巨大影响。现在,我们体 验到:在混乱的过程中,保持连贯和一致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试图去控制什么, 而要发动那些无形但可以感觉得到的力量”。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这种无形、但确 实存在并影响人们行为的力量。我曾把组织洞察力和价值观比作是一些无形的、但 真实地影响着人们行为的领域。这一观念不同于认为洞察力是那些充满魅力的领导 激发员工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观点。 我们的组织观念正在告别官僚时代盛行的机械的创造观。这表现在:我们开 始严肃地谈论无边界的、严密组织的、更灵活的、有机的结构。同时,我们也开始 承认组织的整体性,并把它们建设成具有学习能力的或有机的组织。我们还注意到, 人们可以展示这种自组织能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第一次探索的体会,它代表着我 们对目前的组织需要改变的理解。我的个人体会是,如果我们能够认可“组织也是 生命系统,也具有生命所有的适应和生长的能力”这一事实,我们就会摆脱由于组
织中的改变、混乱、信息量过多和积习所导致的绝望情绪 有人认为,发掘科学的抽象价值是很有风险的,因为随着发掘的深人,抽象 的价值就会渐渐与引出它们的科学理论失去联系。但也有人认为,从整体上看,科 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性的说明,它教会我们怎样去思考我们从来都不很了解的现 实。在探索各种映像的过程中,诞生了新科学。对此,弗兰克·奥芬海默尔的话恰 如其分地道出了我的感受:“如果某个人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那没有理由不把 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他感到快乐,更可能启发他去进行更新的、 更深层次的思考”(引自科尔1985,2)
引言 ID2002 VIII 织中的改变、混乱、信息量过多和积习所导致的绝望情绪。 有人认为,发掘科学的抽象价值是很有风险的,因为随着发掘的深人,抽象 的价值就会渐渐与引出它们的科学理论失去联系。但也有人认为,从整体上看,科 学本身就是一种假设性的说明,它教会我们怎样去思考我们从来都不很了解的现 实。在探索各种映像的过程中,诞生了新科学。对此,弗兰克·奥芬海默尔的话恰 如其分地道出了我的感受:“如果某个人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方法,那没有理由不把 它应用到实践中去。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他感到快乐,更可能启发他去进行更新的、 更深层次的思考”(引自科尔 19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