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物模拟模型的发展历程与特点(一)作物模拟模型的发展历程1.幼年期:20世纪50-60年代,生理生态过程的数量分析与模拟研究的诞生。其思想主要起源于积温学说和生长分析法60年代,荷兰和美国首先开始了作物生长模拟研究,荷兰的deWit(1965)及美国的Duncan(1967)等人相继发表了冠层光能截获与群体光合作用的模型,成为作物生理生态过程模拟的经典之作
(一)作物模拟模型的发展历程 1.幼年期:20世纪50-60年代,生理生态过程的数量分析与模 拟研究的诞生。 其思想主要起源于积温学说和生长分析法。 60年代,荷兰和美国首先开始了作物生长模拟研究,荷 兰的de Wit(1965)及美国的Duncan(1967)等人相继发表了冠 层光能截获与群体光合作用的模型,成为作物生理生态过程 模拟的经典之作。 二、作物模拟模型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2.少年期:20世纪70-80年代,进一步趋向于系统化、机理化8O年代提出的CERES、GOSSYM、SOYGRO、SUCROS等作物模型都能完整地描述和预测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全过程荷兰学派的特点是强调作物生长的机理性。美国学派注重模型的综合性和预测性
2.少年期:20世纪70-80年代,进一步趋向于 系统化、机理化。 80年代提出的CERES、GOSSYM、SOYGRO、 SUCROS等作物模型都能完整地描述和预测作 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全过程。 荷兰学派的特点是强调作物生长的机理 性 。 美国学派注重模型的综合性和预测性
作物3.青春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模拟进一步向机理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模型被视为一种启发式的工具:出现了模型的持续改良与示范应用,在指导作物管理、育种、施肥、灌溉等方面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3.青春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作物 模拟进一步向机理性和应用性方向发展。 4.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模型被视为一 种启发式的工具;出现了模型的持续改良与示范 应用,在指导作物管理、育种、施肥、灌溉等方 面获得了成功的实践
(二)不同学派的发展待点依据各国研制的目的和模型的结构及应用的领域不同,模拟模型研究分为四大学派。荷兰学派荷兰学派以理论性强而著称。其研究注重对作物机理性及其共性的研究,目标是:揭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验证现有知识是否符合实际,以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估算不同地区作物产量的潜力:教学或培训的需要;预测环境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解释生物与环境的数量关系等
(二)不同学派的发展待点 依据各国研制的目的和模型的结构及应用的领域不同,模 拟模型研究分为四大学派。 荷兰学派 荷兰学派以理论性强而著称。其研究注重对作物机理性 及其共性的研究,目标是: 揭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验证现有知识是否符合实际,以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估算不同地区作物产量的潜力; 教学或培训的需要; 预测环境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解释生物与环境的数量关系等
美国学派美国学派以其模型的实用性强而闻名。认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是生产环境因素和农业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掌握了农业生产对象与生产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就能在生产中依据这些规律进行科学地管理,利用模拟模型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
美国学派 美国学派以其模型的实用性强而闻名。 认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是生产环境因素和农业 技术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掌握了农业生产对象 与生产环境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就能在生 产中依据这些规律进行科学地管理,利用模拟模 型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