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 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 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 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硏究;时间跨 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 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 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 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 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 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 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 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 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 “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 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 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 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 “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 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 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 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 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 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 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 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 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 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 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 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 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 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 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 认为,这是一种缘分。 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 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 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 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 这么旺盛的精力? 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 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 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 懂不懂就在那里面逛。 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 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 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不顾一 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 40 多岁开始埋头 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 “换”来的。50 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 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 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 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 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 “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 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 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 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 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 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 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 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 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 要找出这个“道理”来。 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 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 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 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 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 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 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 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 学大师饶宗 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 正式步人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 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 泛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 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 的内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 说法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 片,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②清晨的牦牛屯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来给朱爷拜寿的人_,全屯子里的人似乎 都沉浸在这样一个盛典的欢乐之中。 ③圆明园里的宝物_,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战乱 频仍,现在都荡然无存了。 A.应接不暇俯拾即是数不胜数B.俯拾即是应接不暇数不胜数 C.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应接不暇D.应接不暇数不胜数俯拾即是 1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 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B.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0和1750吨的PM2.5,下降 比例达到44%和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 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甘肃省去年的投资达到151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 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9万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3月20日下午 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访问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
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 正式步人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 C.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 我们可以 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 D.饶宗颐打小就泡在自家的小图书馆里。由此可见,学问可以“熏”出来,广 泛的兴趣爱好 可以在一定环境中培养而成。 E.“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 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 (2)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 分) (3)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他却说这是一种缘分。如何理解这“缘分” 的内涵?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6 分) (4)通常认为,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请结合材料,针对这 一说法谈谈你的看 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 片 ,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②清晨的牦牛屯就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来给朱爷拜寿的人 ,全屯子里的人似乎 都沉浸在这样一个盛典的欢乐之中。 ③圆明园里的宝物 ,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战乱 频仍,现在都荡然无存了。 A.应接不暇 俯拾即是 数不胜数 B.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C.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D.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1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 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层出不穷。 B.整个 8 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 3764 吨 PM10 和 1750 吨的 PM2.5,下降 比例达到 44%和 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预先预测,提前采取应急 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甘肃省去年的投资达到 151 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 农村公路里程超过 1.9 万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 3 月 20 日下午 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 7 天的访问。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__,____。____,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 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①。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②,元曲的 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 了 17.对以下文字进行筛选和整合,给这种“被”现象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5分) 近年来,网络上“被”现象非常普遍。如:某媒体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 度多大,而一些人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某地政府部门公布, 该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3%左右,人均GDP已达到9000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已 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而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富裕”;有的公共政策出台, 有关部门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有高达百分之多少的人表示赞同,而相 当多的人却对这种赞同率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每周上网40小时以上 是权威部门有望年内出台的网瘾诊断标准,而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这一标准,并 称自己“被网瘾” “被”现象是指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4月3日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 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4月21日, 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 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思想史应该欣然憬悟:墨子学派的出现,堪称文化奇迹。墨子率领一班手足胼 胝的苦行者,起而向雍容尔雅的儒家叫板,从而输入一股强劲的驱动力,深刻地 改写了战国学术的总体结构、品性和秩序。墨子之前天下学术未裂,墨子之后滔 滔学界始争。也就是说,墨子给思想学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思想学术界 自此不再寂寞,开始以争鸣来开发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波涛激荡,创新迭出,好 受关注。韩非为此特著《显学》篇,认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 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并非平静地描述学术史,其本旨在于挑战显学, 而自创显学,然而却在挑战中把墨子学说的位置凸显出来了。 探讨战国学术的繁荣,应该看到,其中重要的原因缘于诸子依恃不同地域、不同 层面的文化资源,展开风貌互异的原始创新,以空间兑换成创新的新维度。在这 种新维度中,儒、墨前后相继,却代表着两种独特的学术类型。用墨子的话来说, 儒属于“士君子显学”,墨属于“草根显学”,具有更充分的民间学术形态。“士 君子”一语见于《墨子》书41次,其中14次泛指高雅的知识界,27次专指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 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 ① 。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 ② ,元曲的 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③ 。 人们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 了。 17.对以下文字进行筛选和整合,给这种“被”现象下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 (5 分) 近年来,网络上“被”现象非常普遍。如:某媒体称公众的工资增加了多少、幅 度多大,而一些人对此不认同,称自己的工资“被增加”;某地政府部门公布, 该市恩格尔系数降到了 33%左右,人均 GDP 已达到 9000 美元,两项指标显示已 达到上中等国家富裕水平,而不少人认为自己“被富裕”;有的公共政策出台, 有关部门表示已经充分听取了公众意见,有高达百分之多少的人表示赞同,而相 当多的人却对这种赞同率存疑,表示自己“被民意”;每周上网 40 小时以上, 是权威部门有望年内出台的网瘾诊断标准,而绝大多数网民不赞成这一标准,并 称自己“被网瘾”。 “被”现象是指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2015 年 4 月 3 日舒城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 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4 月 21 日, 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 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书思想史应该欣然憬悟:墨子学派的出现,堪称文化奇迹。墨子率领一班手足胼 胝的苦行者,起而向雍容尔雅的儒家叫板,从而输入一股强劲的驱动力,深刻地 改写了战国学术的总体结构、品性和秩序。墨子之前天下学术未裂,墨子之后滔 滔学界始争。也就是说,墨子给思想学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思想学术界 自此不再寂寞,开始以争鸣来开发思想的力度和深度,波涛激荡,创新迭出,好 受关注。韩非为此特著《显学》篇,认为“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 也;墨之所至,墨翟也”。韩非并非平静地描述学术史,其本旨在于挑战显学, 而自创显学,然而却在挑战中把墨子学说的位置凸显出来了。 探讨战国学术的繁荣,应该看到,其中重要的原因缘于诸子依恃不同地域、不同 层面的文化资源,展开风貌互异的原始创新,以空间兑换成创新的新维度。在这 种新维度中,儒、墨前后相继,却代表着两种独特的学术类型。用墨子的话来说, 儒属于“士君子显学”,墨属于“草根显学”,具有更充分的民间学术形态。“士 君子”一语见于《墨子》书 41 次,其中 14 次泛指高雅的知识界,27 次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