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乎始终是代表制造商为了他们的合法利益而对销售环节的某些方面进行控制。 芝加哥学派还把它的不同的观念延伸到对反托拉斯目的的看法上。它认 为,反托拉斯应该完全由经济效率导向。芝加哥学派坚持,效率是反托拉斯法律 原文所隐含的,不管怎样是唯一的能够合理追求的目标。艺加哥学派还列举了文 献记载的大量案例证明,历史上追求其他目标的做法实际上增加了消费者成本, 而不是促进了市场竞争。 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无论是关于反托拉斯原本的目的,还是反托拉斯现 在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但是, 芝加哥学派的挑战,使得反托拉斯问题的焦点变得更明确,同时也摈弃了过去反 托拉斯所追求的有争议性的某些目的。譬如,反托拉斯的大多数学生都曾学习过 1960年代的那些遵循保护小厂商的民粹主义目标的案例和那些禁止拥有较小市 场份额的公司之间的兼并的案例。相反,到了1980和1990年代,大型石油公司 之间的兼并在经过小小的调整以后就能获得批准,在钢铁和航空业,拥有大的市 场份额的企业之间的兼并也能赢得认可。 相似的反托拉斯政策变化在涉及到有关企业行为时也是明显的。较早的最 高法院案例坚持几乎任何干涉市场价格的行为是本身违法的,到1970年代后期, 法庭开始承认即便横向竞争者之间的固定价格行为有时也有利于竞争。关于掠夺 性定价,传统的观点是,降低价格有损于竞争者就是掠夺性定价的证据,但是最 近的案例已经采用了一种关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在位企业的定价行为的较宽容 的观点。不同于早期的对大多数垂直兼并和价格合同存在的敌意,现在反托拉斯 机构很少审查这样的合同。现在已不在反托拉斯执法机构的日程上的,包括经济 微应不确定的价格歧视、和潜在竞争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庭的求证标准太 高,部分原因是人们认为潜在进入者的数量很大)。过去曾以影响潜在的竞争为 理由或仅仅因为涉及的规模太大而受到质凝的混合合并,现在也己不在反托拉斯 机构的日程之上。 芝加哥学派的批评并不是导致上述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持有各种见解的 许多经济学家很长时间里一再迫切要求反托拉斯政策更好地反映不断发展的经 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但是,许多人认为芝加哥学派的方法过于简化且有近乎废 止反托拉斯的危险。这些经济学家曾争辩,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可以提供关于
17 几乎始终是代表制造商为了他们的合法利益而对销售环节的某些方面进行控制。 芝加哥学派还把它的不同的观念延伸到对反托拉斯目的的看法上。它认 为,反托拉斯应该完全由经济效率导向。芝加哥学派坚持,效率是反托拉斯法律 原文所隐含的,不管怎样是唯一的能够合理追求的目标。芝加哥学派还列举了文 献记载的大量案例证明,历史上追求其他目标的做法实际上增加了消费者成本, 而不是促进了市场竞争。 无论是过去或者现在,无论是关于反托拉斯原本的目的,还是反托拉斯现 在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但是, 芝加哥学派的挑战,使得反托拉斯问题的焦点变得更明确,同时也摈弃了过去反 托拉斯所追求的有争议性的某些目的。譬如,反托拉斯的大多数学生都曾学习过 1960 年代的那些遵循保护小厂商的民粹主义目标的案例和那些禁止拥有较小市 场份额的公司之间的兼并的案例。相反,到了 1980 和 1990 年代,大型石油公司 之间的兼并在经过小小的调整以后就能获得批准,在钢铁和航空业,拥有大的市 场份额的企业之间的兼并也能赢得认可。 相似的反托拉斯政策变化在涉及到有关企业行为时也是明显的。较早的最 高法院案例坚持几乎任何干涉市场价格的行为是本身违法的,到 1970 年代后期, 法庭开始承认即便横向竞争者之间的固定价格行为有时也有利于竞争。关于掠夺 性定价,传统的观点是,降低价格有损于竞争者就是掠夺性定价的证据,但是最 近的案例已经采用了一种关于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在位企业的定价行为的较宽容 的观点。不同于早期的对大多数垂直兼并和价格合同存在的敌意,现在反托拉斯 机构很少审查这样的合同。现在已不在反托拉斯执法机构的日程上的,包括经济 效应不确定的价格歧视、和潜在竞争的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法庭的求证标准太 高,部分原因是人们认为潜在进入者的数量很大)。过去曾以影响潜在的竞争为 理由或仅仅因为涉及的规模太大而受到质疑的混合合并,现在也已不在反托拉斯 机构的日程之上。 芝加哥学派的批评并不是导致上述这些变化的唯一原因,持有各种见解的 许多经济学家很长时间里一再迫切要求反托拉斯政策更好地反映不断发展的经 济学理论的解释能力。但是,许多人认为芝加哥学派的方法过于简化且有近乎废 止反托拉斯的危险。这些经济学家曾争辩,市场份额和产业集中度可以提供关于
竞争状况的大量信息,即便是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们认为,市场进入很少那么 快、低廉和容易,以足以消除人们对在位厂商间的串谋行为的忧虑。他们对关于 削价和其他主导企业行为的放纵政策提出了严肃的保留意见,认为掠夺性或教训 性定价行为确实存在。相当多的经济学家不愿意开放到这种程度以至于认为企业 间的垂直关系上都没有任何潜在的反竞争效果。许多经济学家曾拒绝接受经济效 率是或应当是反托拉斯唯一目标的论点。 在过去15或20年中,对芝加哥学派方法的抵触随者更先进的理论和数据 分析方法不断注入反托拉斯经济学更前进了。针对具体问题发展起来的更有力的 理论已经证明有能力甄别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各种企业行为可能具有反竞争 效应,即使他们在通常情况下是无害的。关于信息不完全、沉淀成本、声誉效应 以及策略行为的仔细探讨改进了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包括掠夺性定价、垂直 约束、捆绑销售和搭售以及拾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等。此外,利用适合于分析的更 好的数据,建立在理论之上的更好的模型,还有更先进的计量经济工具,数据分 析技术己变得更加高深和精密。例如,实证证据对产业集中度会影响产业内竞争 程度和定价行为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支持,而这种观点较早曾遭受到一些批评。 简言之,人们重新思考了整个反托拉斯范围中的各种问题。这个所谓的后 艺加哥经济学”认为,先前20年中的许多分析依赖过于简化的理论,结果导致 重要的差别被忽略,并产生了过分激进的结论。“后芝加哥经济学”主张,许多 厂商行为必须以具体事物具体对待的方式,而不是以硬性地把具体事物塞进理论 框架的方式来评估。与芝加哥经济学相比,它较为怀疑市场具有自动约束企业从 而纠正兼并和各种厂商行为反竞争可能的能力。 后芝加哥经济学不是(至少目前不是)一个统一的替代范式。在许多方面 它没有取代芝加哥学派的方法。一些人认为,它的更依赖于具体情况的方法将使 反托拉斯判决的作出变得更加困难。但它已经被接受为另外一种思维严谨的反托 拉斯分析方法。当然,后芝加哥经济学也是反托拉斯经济革命的重要部分。经济 学构成了它的基础,正像指引着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学派和芝艺加哥学派的经济学 样。这些新观念只不过代表了反托拉斯革命的另一步。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理论 不断澄清结构变化和种种厂商行为对市场绩效的效应,将来还会迈出许许多多这 样的步子 18
18 竞争状况的大量信息,即便是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他们认为,市场进入很少那么 快、低廉和容易,以足以消除人们对在位厂商间的串谋行为的忧虑。他们对关于 削价和其他主导企业行为的放纵政策提出了严肃的保留意见,认为掠夺性或教训 性定价行为确实存在。相当多的经济学家不愿意开放到这种程度以至于认为企业 间的垂直关系上都没有任何潜在的反竞争效果。许多经济学家曾拒绝接受经济效 率是或应当是反托拉斯唯一目标的论点。 在过去 15 或 20 年中,对芝加哥学派方法的抵触随着更先进的理论和数据 分析方法不断注入反托拉斯经济学更前进了。针对具体问题发展起来的更有力的 理论已经证明有能力甄别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各种企业行为可能具有反竞争 效应,即使他们在通常情况下是无害的。关于信息不完全、沉淀成本、声誉效应 以及策略行为的仔细探讨改进了我们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包括掠夺性定价、垂直 约束、捆绑销售和搭售以及抬高竞争对手的成本等。此外,利用适合于分析的更 好的数据,建立在理论之上的更好的模型,还有更先进的计量经济工具,数据分 析技术已变得更加高深和精密。例如,实证证据对产业集中度会影响产业内竞争 程度和定价行为的观点提供了新的支持,而这种观点较早曾遭受到一些批评。 简言之,人们重新思考了整个反托拉斯范围中的各种问题。这个所谓的“后 芝加哥经济学”认为,先前 20 年中的许多分析依赖过于简化的理论,结果导致 重要的差别被忽略,并产生了过分激进的结论。“后芝加哥经济学”主张,许多 厂商行为必须以具体事物具体对待的方式,而不是以硬性地把具体事物塞进理论 框架的方式来评估。与芝加哥经济学相比,它较为怀疑市场具有自动约束企业从 而纠正兼并和各种厂商行为反竞争可能的能力。 后芝加哥经济学不是(至少目前不是)一个统一的替代范式。在许多方面 它没有取代芝加哥学派的方法。一些人认为,它的更依赖于具体情况的方法将使 反托拉斯判决的作出变得更加困难。但它已经被接受为另外一种思维严谨的反托 拉斯分析方法。当然,后芝加哥经济学也是反托拉斯经济革命的重要部分。经济 学构成了它的基础,正像指引着结构-行为-绩效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一 样。这些新观念只不过代表了反托拉斯革命的另一步。毫无疑问,随着经济理论 不断澄清结构变化和种种厂商行为对市场绩效的效应,将来还会迈出许许多多这 样的步子
虽然还不能预见这一过程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确实地作出两个预言。第 一,经济学在反托拉斯过程中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已被牢固确立。反托拉斯执法 政策和法庭判决将在更大程度上以经济分析作为基础。现在,政策问题的支持者 和批评者均用竞争和效率概念来论证他们的观点,都明白无误地承认经济理论发 挥的核心作用。 第二,经济学的这些进展将会继续不断改进反托拉斯政策的合理性和一致 性。随着这些进展被接受,他们使政策选择的范围不断变窄。也就是说,通过证 明某些观点是不正确、缺乏普遍性或具有其他不足之处,这些进展降低了未来的 政策选择会再重复这些有缺陷的观点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反托拉斯未来的发展路径达成了一致的观点。一个 相当大的可接受政策范围依然存在,在那个范围内,现在和将来仍会存在关于反 托拉斯目标和策略的合理的争议。但是,那个范围已经逐渐由经济理论所限定, 并将随着我们经济学知识的增长而缩小。这场反托拉斯革命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Brok,Robert H.The Antitrust Paradox.New York:Basic Books,1978. Letwin,William.Low and Economic Policy in America.New York:Random House, 1965. g
19 虽然还不能预见这一过程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确实地作出两个预言。第 一,经济学在反托拉斯过程中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已被牢固确立。反托拉斯执法 政策和法庭判决将在更大程度上以经济分析作为基础。现在,政策问题的支持者 和批评者均用竞争和效率概念来论证他们的观点,都明白无误地承认经济理论发 挥的核心作用。 第二,经济学的这些进展将会继续不断改进反托拉斯政策的合理性和一致 性。随着这些进展被接受,他们使政策选择的范围不断变窄。也就是说,通过证 明某些观点是不正确、缺乏普遍性或具有其他不足之处,这些进展降低了未来的 政策选择会再重复这些有缺陷的观点的可能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反托拉斯未来的发展路径达成了一致的观点。一个 相当大的可接受政策范围依然存在,在那个范围内,现在和将来仍会存在关于反 托拉斯目标和策略的合理的争议。但是,那个范围已经逐渐由经济理论所限定, 并将随着我们经济学知识的增长而缩小。这场反托拉斯革命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Brok, Robert H. The Antitrust Paradox.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8. Letwin, William. Law and Economic Policy in America.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5
第一部分 横向结构 20
20 第一部分 横向结构
经济与法律背景 市场结构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反托拉斯则仅关注垄断与寡头垄断这两种市场 类型。由于垄断模型在几乎所有反托拉斯分析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将首 先讨论垄断,然后再讨论寡头垄断。 垄断 关于垄断的经济学 垄断的微观经济理论是简单的:如果某种商品或服务在仅能产出正常利润的 价格下没有好的替代品并且市场进入是困难的,那么,该商品或服务的单一销售 者将能够利用其市场势力。如果销售者能够以某个单一价格向所有的买者出售 (即它无法行使价格歧视),那么,相对于类似的竞争性产业而言,该厂商对最 大利润的追求将导致以较高的价格水平出售较低的产量。· 图1描绘出了该结果。如图所示,一个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将不会 位于“天价”的水平,而是与其需求曲线(通过所导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相关。2重要的一点在于需求曲线一该曲线表达了顾客在较高价格水平上的购 买量较少这个经验现实一限制了垄断者的价格超出完全竞争水平的程度。 图1-1垒断与竞争的比较 P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水平 Q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出 Pm=垄断情况下的价格 Qm=垄断情况下的产出 由于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垄断均衡条件下的社会效率要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 的社会效率:垄断厂商的产出太低,也就是说,有些买者希望以高于边际成本的 价格购买,但却不愿以较高的垄断价格购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些买者得以 设深实程茶装红:侧天方室争成香市,锅上的草一天者能装 用的利最大化公式为=MC1+1E,),其中,E为(负的)求弹性。一且确定了R。就 可以从需求关系得到垄新厂商的产量(Q则· 21
21 经济与法律背景 市场结构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反托拉斯则仅关注垄断与寡头垄断这两种市场 类型。由于垄断模型在几乎所有反托拉斯分析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将首 先讨论垄断,然后再讨论寡头垄断。 垄断 关于垄断的经济学 垄断的微观经济理论是简单的:如果某种商品或服务在仅能产出正常利润的 价格下没有好的替代品并且市场进入是困难的,那么,该商品或服务的单一销售 者将能够利用其市场势力。如果销售者能够以某个单一价格向所有的买者出售 (即它无法行使价格歧视),那么,相对于类似的竞争性产业而言,该厂商对最 大利润的追求将导致以较高的价格水平出售较低的产量。1 图 I-1 描绘出了该结果。如图所示,一个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将不会 位于“天价”的水平,而是与其需求曲线(通过所导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相关。2 重要的一点在于需求曲线——该曲线表达了顾客在较高价格水平上的购 买量较少这个经验现实——限制了垄断者的价格超出完全竞争水平的程度。 图 1-1 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P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价格水平 Qc=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出 Pm=垄断情况下的价格 Qm=垄断情况下的产出 由于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垄断均衡条件下的社会效率要低于完全竞争条件下 的社会效率:垄断厂商的产出太低,也就是说,有些买者希望以高于边际成本的 价格购买,但却不愿以较高的垄断价格购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些买者得以 1 类似的观点可以应用于买方垄断市场(monopsony):相对买方竞争的状况而言,市场上的单一买者能够 以较少的购买量和较低的价格获利。 2 常用的利润最大化公式为 P MC/(1 1/E ) M D ,其中,E D 为(负的)需求弹性。一旦确定了PM,就 可以从需求关系得到垄断厂商的产量(Q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