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西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工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工 卷5至8页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分,每小题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夙愿(s0)下载(zai)流言晝语(fei)良莠不齐(ybu) B.暴躁(zao)文身(w6n)提纲挈领(qie)风流倜傥(ti) C.粗糙(cao)水蒸气(q1)刚愎自用(b)相形见拙(ch) D.瑕疵(c)挖墙脚(jo)义气用事(y1)博闻强识(zh)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解“十一”长假的旅游动向,全国假日办近日对消费者“十一”期间的旅游 计划展开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十一”有出游 ②温家宝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力度,高度重视 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 ⑧去年夏季黄金价格大幅下滑,但由于产量下降、需求上升以及美元走软 世界大型黄金生产商仍然对黄金前景持乐观态度 A.意向扶持尽管 B.意见扶植尽管 C.意见扶持不管 D.意向扶植不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也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 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B.行走在东京街头,可以发现中国元素俯拾即是,特别是汉字,从店铺名称、广 告到交通标志,说满目都是汉字也不为过。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1页(共 8 页) 2009 年广西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4 页,第Ⅱ 卷 5 至 8 页。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夙.愿(sù) 下载.(zǎi) 流言蜚.语(fēi) 良莠.不齐(yǒu) B.暴躁.(zào) 文.身(wén) 提纲挈.领(qiè) 风流倜.傥(tì) C.粗糙.(cāo) 水蒸气.(qì) 刚愎.自用(bì) 相形见拙.(chù) D.瑕疵.(cī) 挖墙脚.(jiǎo) 义.气用事(yì) 博闻强识.(zh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解“十一”长假的旅游动向,全国假日办近日对消费者“十一”期间的旅游 计划展开了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受访者“十一”有出游 。 ②温家宝在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要加大对贫困学生的 力度,高度重视 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把有限的国家财力多用在最困难的孩子们身上。 ③ 去年夏季黄金价格大幅下滑,但由于产量下降、需求上升以及美元走软, 世界大型黄金生产商仍然对黄金前景持乐观态度。 A.意向 扶持 尽管 B.意见 扶植 尽管 C.意见 扶持 不管 D.意向 扶植 不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 2008 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也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至 此,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终于实至名归 ....。 B.行走在东京街头,可以发现中国元素俯拾即是 ....,特别是汉字,从店铺名称、广 告到交通标志,说满目都是汉字也不为过
C.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2008年一幕幕难忘的情景还栩栩如生,可我们的脚 步已经跨进了2009年 D.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人事部门在招聘干部工作中增加了新的考核内容, 以防止一些身无长物的人蒙混过关,这种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来,“高校母语教育”重新受到重视,许多大学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大学语 文课程,力图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继续提高母语修养和对母语文化的热爱。 B.这些敢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的人,多是以医护人员、教师、工程师等知识 分子为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乐于助人的精神唱响感动人心的奉献之歌。 C.不仅北京奥运会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顺畅的组织运作、热情的志愿服务而令人 难忘,而且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D.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加强网络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网络监 管技术水平则是能否顺利推进网络监管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石元春 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已不能满足大量和集中供能的需要,煤炭、石油 和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但好景不 长,经过一二百年的强度开采与消费,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其对环境 的沉重压力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生物质能源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再生 能源中烁烁闪光的亮点——当然不再是简单地燃烧,而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现 代的或狭义的生物质产业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 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的能 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 种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源如此受重视,与它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有关。太阳能, 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不能像煤炭和石油那 样形成庞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产品;而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又能生产出化 工产品,且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 筹。再则,它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 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 济之典范。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语文试题第页(共8页)
语文试题第2页(共 8 页) C.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2008 年一幕幕难忘的情景还栩栩如生 ....,可我们的脚 步已经跨进了 2009 年。 D.为了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人事部门在招聘干部工作中增加了新的考核内容, 以防止一些身无长物 ....的人蒙混过关,这种做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来,“高校母语教育”重新受到重视,许多大学都在开设或准备开设大学语 文课程,力图通过该课程帮助学生继续提高母语修养和对母语文化的热爱。 B.这些敢于将自己的遗体捐献出去的人,多是以医护人员、教师、工程师等知识 分子为主,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乐于助人的精神唱响感动人心的奉献之歌。 C.不仅北京奥运会以出色的运动成绩、顺畅的组织运作、热情的志愿服务而令人 难忘,而且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意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D.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加强网络监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网络监 管技术水平则是能否顺利推进网络监管工作的重要因素。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生物质产业展现能源生机 石元春 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生物质燃料已不能满足大量和集中供能的需要,煤炭、石油 和天然气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支撑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但好景不 长,经过一二百年的强度开采与消费,这些非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渐趋枯竭,其对环境 的沉重压力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忧虑。 当人们将目光聚集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时,生物质能源重新受到关注,成为可再生 能源中烁烁闪光的亮点——当然不再是简单地燃烧,而是基于现代技术的高效利用。现 代的或狭义的生物质产业概念,是指“利用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 木和其他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的能 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基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 种新兴产业”。 生物质能源如此受重视,与它的多功能和对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有关。太阳能、 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提供能量,但不能形成物质性生产,不能像煤炭和石油那 样形成庞大的化工产业,生产出上千种产品;而生物质既是可再生能源,又能生产出化 工产品,且其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又胜化石能源 一筹。再则,它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有机垃圾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原料, 使之无害化和资源化,将植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堪称循环经 济之典范。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我国每年有7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35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2亿吨 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毎年有1000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 肥力衰退;此外,尚有1亿多公顷(稍少于现耕地面积)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高抗 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这些农林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对生物质产业而言是一笔宝 贵的资源和财富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刚刚起步,但势头很好。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和技术潜在 优势,可以将燃邾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气发电和固化成型燃烧作为主产品。 如果能利用全国每年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开发5% (约550万公顷)的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建讷约1000个生质轨化工厂,那么其 生产能力可相当于5000万吨石油的年生产能力,可见生物质产业的潜力之大 5.下列关于“生物质能源”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质能源是在非再生化石能源已经不能应用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下 重新受到重视的。 B.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又能形成物质性生产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其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像化石能源那样污染环境。 D.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原料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等,其生产能变废为宝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生物质产业虽然刚起步,但发展态势良好,我国能 源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B.当前受到重视的生物质能源与传统的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 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高效利用,后者只是简单地燃烧。 C.对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或能源植物进行工业性加工转化,实际上就是将植 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 D.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气发电和固化成型燃烧可以成为我国生 物质产业的主要产品,是由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和技术潜在优势决定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对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力 度势必不断加大,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B.生物质产业对边际性土地的开发,必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发 展开启广阔的前景 C.只要有1000个生物质转化工厂建成投产,就能满足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对能 源的需求 语文试题第(共8页)
语文试题第3页(共 8 页) 促进农业的工业化、中小城镇建设、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及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我国每年有 7 亿多吨作物秸秆(相当于 3.5 亿吨标煤)没有很好利用,其中 2 亿吨 被就地焚烧,污染大气;每年有 1000 多万公顷农田因覆盖石油基塑料地膜而导致土壤 肥力衰退;此外,尚有 1 亿多公顷(稍少于现耕地面积)不宜垦为农田,但可种植高抗 逆性能源植物的边际性土地。这些农林废弃物和边际性土地对生物质产业而言是一笔宝 贵的资源和财富。 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刚刚起步,但势头很好。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和技术潜在 优势,可以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气发电和固化成型燃烧作为主产品。 如果能利用全国每年 50%的作物秸秆、40%的畜禽粪便、30%的林业废弃物,开发 5% (约 550 万公顷)的边际性土地种植能源植物,建设约 1000 个生物质转化工厂,那么其 生产能力可相当于 5000 万吨石油的年生产能力,可见生物质产业的潜力之大。 5.下列关于“生物质能源”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质能源是在非再生化石能源已经不能应用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下 重新受到重视的。 B.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的又能形成物质性生产的能源。 C.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在其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会像化石能源那样污染环境。 D.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原料有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等,其生产能变废为宝。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生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生物质产业虽然刚起步,但发展态势良好,我国能 源紧张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 B.当前受到重视的生物质能源与传统的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建立 在现代技术基础上的高效利用,后者只是简单地燃烧。 C.对可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或能源植物进行工业性加工转化,实际上就是将植 物蓄存的光能与物质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循环利用。 D.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塑料以及沼气发电和固化成型燃烧可以成为我国生 物质产业的主要产品,是由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特点和技术潜在优势决定的。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对农林废弃物和环境污染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力 度势必不断加大,困扰人类的环境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B.生物质产业对边际性土地的开发,必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业发 展开启广阔的前景。 C.只要有 1000 个生物质转化工厂建成投产,就能满足我国社会生产和生活对能 源的需求
D.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富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生物质产业。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自 太祖喜,字之日“鼎石”。惠帝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 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戌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 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 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 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干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 呼。铉伏壮上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 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 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 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 遺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 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 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 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 语文试题第顿(共8页)
语文试题第4页(共 8 页) D.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富余劳动力,缩小工农和城乡差别,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生物质产业。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 太祖①喜,字之曰“鼎石”。惠帝②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 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 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 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 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③大喜,军中皆欢 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 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 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 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 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 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 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 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
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 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 〔注):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②嘉帝:朱元璋之孙,朱元璋死后即位,建文是其年号。 ③燕王:朱元璋第四子,推翻惠帝即位,即明成祖朱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部:统率,指挥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 缀:聚集,汇合 D.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 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铁铉“多智普战”和“忠君”特点的一组是 愤甚,百计进攻 铉督饷无乏 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 单骑走德州,城成皆望风溃 楼孩淋数果物比击 又遣千人出城诈降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铁铉善于裁决疑狱,太祖朱元璋为此以鼎石”二字赐予他,又先后封他 为山东参政、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足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偏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守 城部队都望风而溃,只有铁铉孤军固守德州。 C.燕王朱棣连续三个月攻打济南,遣到铁铉等守城将士的顽强抵抗。由于久攻不 下,军队疲惫,燕王决定撒兵北归,从长计议 D.盛庸率军在东昌大败燕军,斩杀了燕军大将张玉,取得了抗击燕军以来的重大 胜利,从此燕军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2009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文 第Ⅱ卷 语文试题第5(共8页)
语文试题第5页(共 8 页) 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 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 十七。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 〔注〕: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②惠帝:朱元璋之孙,朱元璋死后即位,建文是其年号。 ③燕王:朱元璋第四子,推翻惠帝即位,即明成祖朱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 部:统率,指挥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 缀:聚集,汇合 D.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 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铁铉“多智善战”和“忠君”特点的一组是 愤甚,百计进攻 铉督饷无乏 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 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 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 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 又遣千人出城诈降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铁铉善于裁决疑狱,太祖朱元璋为此以“鼎石” 二字赐予他,又先后封他 为山东参政、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足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守 城部队都望风而溃,只有铁铉孤军固守德州。 C.燕王朱棣连续三个月攻打济南,遭到铁铉等守城将士的顽强抵抗。由于久攻不 下,军队疲惫,燕王决定撤兵北归,从长计议。 D.盛庸率军在东昌大败燕军,斩杀了燕军大将张玉,取得了抗击燕军以来的重大 胜利,从此燕军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2009 年梧州市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测试 语 文 第Ⅱ卷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