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山西省盂县一中李学志 命题报告: 我从事高三教学已多年,面对中学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复杂的实际,面对不断扩 大的社会期望值,命题压力有增无减,如履薄冰的感觉依然如故。在本套试卷命题前,我详 细地剖析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来全国十八套考题,特别是对全国卷(一)、全国卷(二) 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2009年高考信息,对高考的热点、难点和重 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套试题的命题有三大特点:1、思路清晰,符合大纲,难易适中。2、 内容贴近教材,贴近中学生实际,试题类型稳中有变。3、选材新颖、贴近社会时事,试题 100%的原创,前瞻预测性强。这些是我多年来的命题实践和评价反思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的,可以说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命题时,我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同时又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试题的 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如:12题诗歌鉴赏采用了名家对海棠的评价,本诗中那些 句子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19题年画内容的考查,年画是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年画中的图形象征什么,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20题是对网络文化中的新词新语有什么意义的考查等等。 在贴近教材方面,命题更为突出。不要说名篇名句的补写题和语音知识题等材料全部指 向和采向教材,就是古文阅读考查的字词、人物分析,古诗文鉴赏的意象把握和运用什么样 的表现手法,也是教材中强调和训练的重点。只是材料不同罢了,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和迁移能力。我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贴近教材,不是拘泥于教材,不是死扣教材,而是 在践行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真知灼见 在材料选择方面,力求新颖,力求贴近社会时事,力求人性回归等方面。试题中有“改 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金融次贷危机”、“汶川地震”、“NBA的篮坛巨星姚明”,还 有“心理咨询卡”,卡耐基的“肥皂水’哲学”,毕淑敏的“悲悯生命”以及作文中的“尼 克尔斯以最乐观的精神、积极的心态驾驭失败”等。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 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对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健康心态的发展都有很好 的指导意义。 总之,本套试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代表高考的命题趋势和方向,对 学生今后的迎接高考复习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1 2009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山西省盂县一中 李学志 命题报告: 我从事高三教学已多年,面对中学语文教学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复杂的实际,面对不断扩 大的社会期望值,命题压力有增无减,如履薄冰的感觉依然如故。在本套试卷命题前,我详 细地剖析了《考试大纲》和近三年来全国十八套考题,特别是对全国卷(一)、全国卷(二) 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同时还收集了大量的 2009 年高考信息,对高考的热点、难点和重 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本套试题的命题有三大特点:1、思路清晰,符合大纲,难易适中。2、 内容贴近教材,贴近中学生实际,试题类型稳中有变。3、选材新颖、贴近社会时事,试题 100%的原创,前瞻预测性强。这些是我多年来的命题实践和评价反思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的,可以说是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命题时,我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同时又强调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试题的 设计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尝试,如:12 题诗歌鉴赏采用了名家对海棠的评价,本诗中那些 句子表达了这种意思,并写出海棠怎样的风韵美。19 题年画内容的考查,年画是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年画中的图形象征什么,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 20 题是对网络文化中的新词新语有什么意义的考查等等。 在贴近教材方面,命题更为突出。不要说名篇名句的补写题和语音知识题等材料全部指 向和采向教材,就是古文阅读考查的字词、人物分析,古诗文鉴赏的意象把握和运用什么样 的表现手法,也是教材中强调和训练的重点。只是材料不同罢了,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和迁移能力。我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贴近教材,不是拘泥于教材,不是死扣教材,而是 在践行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真知灼见。 在材料选择方面,力求新颖,力求贴近社会时事,力求人性回归等方面。试题中有“改 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金融次贷危机”、“汶川地震”、“NBA 的篮坛巨星姚明”,还 有“心理咨询卡” ,卡耐基的“‘肥皂水’哲学”,毕淑敏的“悲悯生命”以及作文中的“尼 克尔斯以最乐观的精神、积极的心态驾驭失败”等。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维。 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对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健康心态的发展都有很好 的指导意义。 总之,本套试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代表高考的命题趋势和方向,对 学生今后的迎接高考复习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矜持(jin)戛然而止(jia)箴言(zhen)鞭辟入里(bi) B.婀娜(nu6)命运多舛(cuan)吮血(shin)文采斐然(fei) C.亲昵(n)前倨后恭(j)罗绮(qi)良莠不齐(ydu) D.聒噪(guo)鳞次栉比(zhi)愆期(qian)千补百衲(na)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喜看今朝,江山如画,河清 海晏,一派繁荣景象。 B、NBA官方于北京时间12月12日公布了2009年全明星赛第一轮票选结果,泥足巨人 姚明得票数遥遥领先,令许多NBA球员羡慕不已。 C、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于2009年1月1日实施,这是一件适应形势、尽如人意的大 喜事 D、房价暴涨导致美国房地产“无根”繁荣,最终由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风暴。各国金融 专家一傅众咻,纷纷出台应对策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大学生走进农村当了村官,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他们不但调整产业结构,办 起了厂矿企业,而且还没有荒芜一分地。 B.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到灾区人民非常伤心,饱含深情 说:“道路中断,就是走也要走到灾区第一线。” C.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硏究中心主任谈到,目前我国野生扬子鳄列属世界上23种极度濒 危野生鳄种之一,数量略有上升,但仍不超过150条,比大熊猫更稀有,保护形势依 然严峻 D.为了稳定员工的情绪,上海张江园区内一些企业购买了心理咨询卡,作为福利发放给 员工。此外,还有不少高科技公司找心理咨询师,为员工统一进行心理培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进为退,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 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 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 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④①②⑤③ B.②⑤④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2
2 A. 矜.持(jīn) 戛.然而止(jiá) 箴.言(zhēn) 鞭辟.入里(bì) B. 婀娜.(nuó) 命运多舛.(cuǎn) 吮.血(shǔn) 文采斐.然(fěi) C. 亲昵.(ní) 前倨.后恭(jù) 罗绮.(qǐ) 良莠.不齐(yǒu) D. 聒噪.(guō) 鳞次栉.比(zhì) 愆.期(qiān) 千补百衲.(nà)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使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喜看今朝,江山如画,河清.. 海晏..,一派繁荣景象。 B、NBA 官方于北京时间 12 月 12 日公布了 2009 年全明星赛第一轮票选结果,泥足巨人 .... 姚明得票数遥遥领先,令许多 NBA 球员羡慕不已。 C、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于 2009 年 1 月 1 日实施,这是一件适应形势、尽如人意 ....的大 喜事。 D、房价暴涨导致美国房地产“无根”繁荣,最终由次贷危机引发世界金融风暴。各国金融 专家一傅众咻 ....,纷纷出台应对策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大学生走进农村当了村官,很好地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他们不但调整产业结构,办 起了厂矿企业,而且还没有荒芜一分地。 B.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地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到灾区人民非常伤心,饱含深情 说:“道路中断,就是走也要走到灾区第一线。” C. 安徽省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主任谈到,目前我国野生扬子鳄列属世界上 23 种极度濒 危野生鳄种之一,数量略有上升,但仍不超过 150 条,比大熊猫更稀有,保护形势依 然严峻。 D. 为了稳定员工的情绪,上海张江园区内一些企业购买了心理咨询卡,作为福利发放给 员工。此外,还有不少高科技公司找心理咨询师,为员工统一进行心理培训。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进为退,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 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 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 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换句话说就是: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 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 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 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 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 A.④①②⑤③ B. ②⑤④①③ C.⑤④①②③ D.②⑤①④③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 在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创立了“俗文学派”。何谓“俗 文学”?“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 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 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 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在许多今日被目为正统文学的作品或文 体里,起初有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被升格了的,故我们说,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 这话是并不过分的 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它是大众的,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 为民众而生存。它多是口传的、新鲜的、粗鄙的。、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 统文学所能梦见,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也非一般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但 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 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出版后,从20年代那一帮进步文化战士们所信奉的进 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硏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论 述了民间口传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和流传存在的价值,不 仅在资料占有上无与伦比,而且在观点上自成一说,发人所未发,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上的 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他的民间文学一俗文学思想达到成熟的时期。 1958年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一文写道:“民间文学是指劳动 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 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民间文学史应该是 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中国俗文学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民间文学史应该 是现实主义发展与斗争的历史,而《中国俗文学史》却成了某种文学形式的延续的形式主义、 唯心主义的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没有反 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涉及得也很广 八十年代初,俗文学的研究再次兴盛起来。特别是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1984年2月)以 来,全国有志于俗文学研究的学者以民间的方式集合起来,尽管还没有被主流意识和机构所 采纳,没有进入中文系的课堂,但关于变文、宝卷、子弟书、唱本等俗文学的硏究著作已多 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陆岀版机构采纳,台湾和香港的岀版机构也接纳岀版,关于俗 文学的研究论文和史料辑录,也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总之,郑振铎开创 的俗文学研究逐步地进入全面繁荣阶段。(节选自吕微的《中华民间文学史》) 5.下列关于“俗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的俗文学是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B.俗文学的地盘愈来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体如:小说、戏曲、变文、弹词等都归 属于俗文学。 C.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所以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都被升格了的,成为正统文 学的作品和文体
3 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 在 20 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郑振铎、赵景深为代表创立了“俗文学派”。何谓“俗 文学”?“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 嗜好,所喜悦的东西。中国的俗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因为正统的文学的范围太狭小了, 于是“俗文学”的地盘便愈显其大。差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凡重要的文体,像小说、戏曲、 变文、弹词之类,都要归到“俗文学”的范围里去。在许多今日被目为正统文学的作品或文 体里,起初有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被升格了的,故我们说,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 这话是并不过分的。 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它是大众的,出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写作, 为民众而生存。它多是口传的、新鲜的、粗鄙的。、它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并非一般正 统文学所能梦见,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也非一般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但 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 郑振铎先生的《中国俗文学史》出版后,从 20 年代那一帮进步文化战士们所信奉的进 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研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论 述了民间口传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和流传存在的价值,不 仅在资料占有上无与伦比,而且在观点上自成一说,发人所未发,成为中国文学史研究上的 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他的民间文学—俗文学思想达到成熟的时期。 1958 年出版的一部影响很大的《中国民间文学史》的一文写道:“民间文学是指劳动 人民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过程中所创造的口头文学。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 直接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它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民间文学史应该是 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中国俗文学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民间文学史应该 是现实主义发展与斗争的历史,而《中国俗文学史》却成了某种文学形式的延续的形式主义、 唯心主义的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没有反 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涉及得也很广。 八十年代初,俗文学的研究再次兴盛起来。特别是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1984 年 2 月)以 来,全国有志于俗文学研究的学者以民间的方式集合起来,尽管还没有被主流意识和机构所 采纳,没有进入中文系的课堂,但关于变文、宝卷、子弟书、唱本等俗文学的研究著作已多 有出版,即使有的著作不被大陆出版机构采纳,台湾和香港的出版机构也接纳出版,关于俗 文学的研究论文和史料辑录,也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总之,郑振铎开创 的俗文学研究逐步地进入全面繁荣阶段。(节选自 吕微的《中华民间文学史》) 5.下列关于“俗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俗文学是流行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 B.俗文学的地盘愈来愈大。差不多一些重要的文体如:小说、戏曲、变文、弹词等都归 属于俗文学。 C.中国文学史的中心是“俗文学”,所以许多原是民间的东西,都被升格了的,成为正统文 学的作品和文体
D.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俗文学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 重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俗文学是为民众而生存,为民众所创作。产生于民间 B、俗文学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并非正统文学所能 梦见。也非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 C、它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它多是口传的、粗鄙的 D、20年代一帮进步文化者所信奉的进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研 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根本点在于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直接表现劳动 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民间文学史应该是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俗文学 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C.民间文学史认为:《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不能 够反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 D.今天,俗文学研究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因此,俗文学研究进入全 面繁荣阶段。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日:“大丈夫焉 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 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 河上,车数干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 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 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土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 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 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 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 知名之土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兔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干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 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 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曇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其荐 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増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 于事者,着之篇末。(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4 D.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俗文学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 重视。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俗文学是为民众而生存,为民众所创作。产生于民间。 B、俗文学的想象力往往是奔放的,其作者的气魄往往是很伟大的,并非正统文学所能 梦见。也非正统的文学的作者所能比肩。 C、它也有种种坏处,如黏附着许多民间的习惯和传统的观念。它多是口传的、粗鄙的。 D、20 年代一帮进步文化者所信奉的进化论的世界观,进到以唯物史观的治学理念和研 究方法,梳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与演变。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根本点在于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它直接表现劳动 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 B. 被批判者与批判者的分歧点很多,民间文学史应该是阶级斗争历史的反映,而俗文学 史没有反映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 C.民间文学史认为:《中国俗文学史》是一些地主阶级、小市民的庸俗作品的堆积,不能 够反映出我国民间文学史的真实面貌。 D.今天,俗文学研究开始受到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关注,因此,俗文学研究进入全 面繁荣阶段。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 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美音制。乃游 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 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 举有道。或劝林宗仕进者,对曰:“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 应。性明知人,好励训士类。身长八尺,容貌魁伟,宽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闲行遇 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郭 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后 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专政而不能伤也。及党事起, 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 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 明年春,卒于家,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 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其荐 拔士人,皆如所鉴。后之好事,或附益增张,故多华辞不经,又类卜相之书。今录其章章效 于事者,着之篇末。 (节选自《后汉书·郭林宗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辟:征召 C.隐不违亲,贞不绝俗 隐:躲藏 D.后遭母忧,有至孝称 忧:疾病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A)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B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c{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 车数千两。皆有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 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名闻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 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 哭,极为悲痛。 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 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 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120分) 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得分评卷人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
5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坟籍:古代典籍,泛指古书。 B.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 辟: 征召。 C.隐.不违亲,贞不绝俗 隐: 躲藏。 D.后遭母忧.,有至孝称。 忧: 疾病。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太“好学善友”和“鉴品士人”的一组是( ) 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 吾夜观天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 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 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 C. 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 车数千两。皆有臱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 D. 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数。 其荐拔士人,皆如所鉴。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太早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他在县里做事。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 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学了三年,博通群书,名闻京师。 B.郭太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戴在头上,当时人们也学着他故意 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到这种地步。 C.隐居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贞忠而不矫情绝俗。后来母亲去世,郭林宗在野外号 哭,极为悲痛。 D.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林宗不会 附会增加夸张之,不会运用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来夸奖人。 2009 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120 分) 本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译文: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