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极坐标法放样步骤: (1)计算放样数据 B (Xg.Yg) IgOAB= YB-YA XB-XA tgaAP= YP-YA XP-XA (XAYA) P (Xp.Yp) B=OAP-AB 设计 D=V(xp-x4}+(p-y4)》
极坐标法放样步骤: (1) 计算放样数据 A B (XA ,YA ) (XB ,YB ) P (XP ,YP ) 设计 tg AB = YB - YA XB -XA tg AP = YP - YA XP -XA AB AP D 2 2 D xx PA PA y y AP AB 10.2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10.2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2)放样方法: 测设时,在点O安置经纬仪, X 正镜(盘左)以0°0'0"瞄准 pP(xp 点A,顺时针转动B角,在OP 方向上量取水平距离S,定出点 P,倒镜(盘右)按同法再定点 0A P,若两点不重合,取其平均点 位即可。 2 注:这种方法需要两个已知点O、A互相通视
10.2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测设时,在点O安置经纬仪, 正镜(盘左)以0°0′0″瞄准 点A,顺时针转动β角,在OP 方向上量取水平距离S,定出点 P,倒镜(盘右)按同法再定点 P,若两点不重合,取其平均点 位即可。 (2) 放样方法: 注:这种方法需要两个已知点O、A互相通视
10.2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直角坐标法放样步骤: (1)计算放样数据 计算出P点相对于控制点O的坐标增量 δx=Xp-xo δ,=yp-yo 0
直角坐标法放样步骤: (1) 计算放样数据 计算出 P点相对于控制点 O的坐标增量 10.2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0 0 x P y P x x y y
10.2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2)放样方法 在点O安置经纬仪,A、B为 建筑方格网顶点上的两个已知 点,瞄准点A(或点B),沿视 线OA(或OB)方向丈量纵距 6x(或横距6y),定出点C; 将仪器移至点C,安置仪器后瞄准点A(或点B),正、 倒镜测设90°角,沿直角的平均方向丈量横距6y(或纵 距6x),即得点P在场地的平面位置
(2) 放样方法 在点O安置经纬仪,A、B为 建筑方格网顶点上的两个已知 点,瞄准点A(或点B),沿视 线OA(或OB)方向丈量纵距 δx(或横距δy),定出点C; 将仪器移至点C,安置仪器后瞄准点A(或点B),正、 倒镜测设90°角,沿直角的平均方向丈量横距δy(或纵 距δx),即得点P在场地的平面位置。 10.2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C
10.2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方向(角度)交会法放样的基 本步骤: (I)计算测设元素a、B。 (2)分别在A、B两个点架设经纬 Pxp) 仪,盘左时A、B两点经纬仪互相 瞄准,并各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0°00'00”,在点A顺时针拨 360°-a角大小,在点B顺时针拨 B角大小,两视线交会处即为放 0 样点P的实际位置
10.2 平面点位放样方法 方向(角度)交会法放样的基 本步骤: (1) 计算测设元素α、β。 (2) 分别在A、B两个点架设经纬 仪,盘左时A、B两点经纬仪互相 瞄准,并各配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0°00′00″,在点A顺时针拨 360°-α角大小,在点B顺时针拨 β角大小,两视线交会处即为放 样点P的实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