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活断层和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活断层和地震是两种蜜切相关的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它们 程建筑物的影响范围较大,是区域性的,而且往往突 然废生,酿晟严童灾害。 在工程地质学科领域内,将虫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所产生的 工程地质问题称为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断层活动不仅可 以引起地震,而具还会导致工程建筑物的直接损害。地震 活动,特别是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灾害性损失。例如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使该带希区美为废墟,死亡24方人。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用,工程场地应尽可能选 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的地方,应尽量地避开那些断裂 震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带。因此, 活断层和地震是工程地 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
第七章 活断层和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 活断层和地震是两种密切相关的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它们 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范围较大,是区域性的,而且往往突 然发生,酿成严重灾害。 ◼ 在工程地质学科领域内,将由活断层和地震活动所产生的 工程地质问题称为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断层活动不仅可 以引起地震,而且还会导致工程建筑物的直接损害。地震 活动,特别是强烈地震,往往会造成灾害性损失。例如 1976年唐山7.8级地震,使该市市区夷为废墟,死亡24万人。 ◼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用,工程场地应尽可能选 择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好的地方,应尽量地避开那些断裂、 地震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带。因此,活断层和地震是工程地 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第一节氵 活断层 一、 含义 ■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 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 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近期地质时期: ■A.全新世以来(1.1万年) ■B.3.5万年以来(C14测试) ▣C.晚更新世之后(10万年) ▣D.中更新世中期以来(50万年) ▣E.第四纪以来(250万年)
第一节 活断层 ◼ 一、含义 ◼ 活断层: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 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 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 ◼ 近期地质时期: ◼ A. 全新世以来(1.1万年) ◼ B. 3.5万年以来(C14测试) ◼ C. 晚更新世之后(10万年) ◼ D. 中更新世中期以来(50万年) ◼ E. 第四纪以来(250万年)
二、活断层分类 ■按年代划分 活断层按规模分级 ·按规模划分 规模(长度)>1000km100-1000km10km1-10km 级别 巨型 大型 中型小型 ■按活动性质 ■走潜断层(平移断层) 逆断层 活断层按错动速率分级 ■ 正断层 级别 错动速率(rm/a) 活动性 ■按活动变形速率 AA >10 极高速率活动断层 1-10 高速率活动断层 ■按活动性: B 0.1-1 中速率活动断层 0.01-0.1 低速率活动断层 ■粘滑 D <0.01 基本上不活动 ■蠕滑
二、活断层分类 ◼ 按年代划分 ◼ 按规模划分 ◼ 按活动性质 ◼ 走潜断层(平移断层) ◼ 逆断层 ◼ 正断层 ◼ 按活动变形速率 ◼ 按活动性: ◼ 粘滑 ◼ 蠕滑
三、活动断层判别标志(一) ,(一)地质类 ▣1.地层方面 ·第四纪地层被错开 ▣沉积物厚度变化 ■2.地貌方面 ■高山平地界线 ·断崖、三角面 ■错开阶地或洪积扇 ■河流、沟谷错开 ■沿断层带滑坡、泥石流带状分布 ■卫片、航片上线状分析现象
三、活动断层判别标志(一) ◼ (一)地质类 ◼ 1. 地层方面 ◼ 第四纪地层被错开 ◼ 沉积物厚度变化 ◼ 2. 地貌方面 ◼ 高山平地界线 ◼ 断崖、三角面 ◼ 错开阶地或洪积扇 ◼ 河流、沟谷错开 ◼ 沿断层带滑坡、泥石流带状分布 ◼ 卫片、航片上线状分析现象
三、活动断层判别标志(二) ■3.水文地质方面 ■泉水、湿地沿断层带呈带状分布 ■(二)历史地震、地表错断类标志 ▣1.沿某一断裂带有地震发生 ▣2.地表错断 (三)仪器监测类标志 ■地形变 ■地球物理场特征 ■地球化学场特征 ■地应力场特征
三、活动断层判别标志(二) ◼ 3. 水文地质方面 ◼ 泉水、湿地沿断层带呈带状分布 ◼ (二)历史地震、地表错断类标志 ◼ 1. 沿某一断裂带有地震发生 ◼ 2. 地表错断 ◼ (三)仪器监测类标志 ◼ 地形变 ◼ 地球物理场特征 ◼ 地球化学场特征 ◼ 地应力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