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度报告 593 330 279 13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全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里(万千瓦) 图82013-2019年中国海上风电系计蒗机容量统计 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海底电缆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同时,海上风电 的快速规模化建设,也将催生岀庞大的海上风电施工需求。根据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 会海上风电分会公开资料测算,海上风电项目成本构成中海底电缆占比10%左右,海 上风电施工工程占比在30%左右。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海上风电缆生 产及EC总包能力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先进的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及配套船机设备也已经成为海上风电施工的刚需,国内 海上风电的抢装潮使得施工设备、施工资源较为稀缺。2020年,全球风电安装船市场价值将 比2014年增加5倍以上,有望从2014年的5.6亿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29.3亿美元 (2)通信基础设施领域,海底光缆迎来国际国内双重机遇。 在国际通信中,国际光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光缆的互联互通水平直接关系 到一个国家的国际通信水平。海底光缆以其大容量、高质量、高清晰度、低价格和 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目前国际间主要的通信手段。据 TeleGeography报告显示, 全球95%以上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海底光缆是当代全球通信最重要 的信息载体。 随着目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ICT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各方 对连接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思科可视化网络指数预测,从2017年~2022年,考虑 云计算、5G、物联网、IPv6、CDN等发展因素,全球互联网流量将增长3倍,从2017 年的122EB/月增长到2022年的396EB/月,全球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6%。 全球数据中心互联和互联网服务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海底光缆的加速建设。另 方面,截至2018年初,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超过448条,总长度达120万 公里。其中,约40%为2000年前建设完成,根据海缆17-20年的使用寿命推算,此部 分海缆已逐步进入使用周期的尾声,海缆建设已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窗口期。2019年 2021年,全球共有55个新的海底光缆系统在建或者筹划中,预计将铺设约35万 公里的海底光缆。 36/382
2019 年年度报告 36 / 382 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海底电缆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同时,海上风电 的快速规模化建设,也将催生出庞大的海上风电施工需求。根据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 会海上风电分会公开资料测算,海上风电项目成本构成中海底电缆占比 10%左右,海 上风电施工工程占比在 30%左右。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海上风电缆生 产及 EPC 总包能力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先进的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及配套船机设备也已经成为海上风电施工的刚需,国内 海上风电的抢装潮使得施工设备、施工资源较为稀缺。2020 年,全球风电安装船市场价值将 比 2014 年增加 5 倍以上,有望从 2014 年的 5.6亿美元增加至 2020 年的 29.3 亿美元。 (2)通信基础设施领域,海底光缆迎来国际国内双重机遇。 在国际通信中,国际光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光缆的互联互通水平直接关系 到一个 国家的国际通信水平。海底光缆以其大容量、高质量、高清晰度、低价格和 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目前国际间主要的通信手段。据 TeleGeography 报告显示, 全球 95%以上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 光缆进行传输,海底光缆是当代全球通信最重要 的信息载体。 随着目前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 ICT 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各方 对连接的需求不断提升。根据思科可视化网络指数预测,从 2017 年~2022 年,考虑 云计算、5G、物联网、IPv6、CDN 等发展因素,全球互联网流量将增长 3 倍,从 2017 年的 122EB/月增长到 2022 年的 396EB/月,全球年度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26%。 全球数据中心互联和互联网服务带宽需求的持续增长推动了海底光缆的加速建设。另 一方面,截至 2018 年初,全球已投入使用的海底光缆超过 448 条,总长度达 120 万 公里。其中,约 40%为 2000 年前建设完成,根据海缆 17-20 年的使用寿命推算,此部 分海缆已逐步进入使用周期的尾声,海缆建设已进入一个新旧更替的窗口期。2019 年 -2021 年,全球共有 55 个新的海底光缆系统在建或者筹划中,预计将铺设约 35 万 公里的海底光缆
2019年年度报告 国内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已建有山东青岛、上海南汇、上海崇明、广东汕头4个 国际海缆登陆站和9条国际海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实现网络互联,但在海缆通 信方面与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IC)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互联网国际 出口总带宽约9Tbps,年增长率为22%,落后于地区增长率10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美国的海缆数量是中国的8 倍,人均带宽是中国的近20倍;日本的海缆数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 的近10倍;英国海缆数量是中国的5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的72倍;新加坡海缆数 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的262倍,中国的海缆发展差距非常明显。2015 年和2017年,我国先后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景与行动》和《“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要“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 项目”、“推动共同规划建设海底光缆项目,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一带 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加强了沿线国家沟通合作,对国际海底光缆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更 高要求,对我国国际海缆建设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3)海洋装备领域,智意海洋建设带动海洋观测系统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的重点方向,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在海洋观测系统领域,海洋信息化建设成为强有力的推动器。目前,我国海洋信 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海洋信息体系还没成形,自主研发的海洋观测和开发的核心装 备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十三五”以来,围绕强化海 洋认知,我国相继提出、实施了“智慧海洋”“透明海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海 洋空间站”等重大工程,将海洋观测技术装备作为海洋新的发展重点。此外,建设海 洋观测预报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将对海洋观测技术装备创新和海洋观测装备产业 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沿岸平均100公里 范围内将有1个海洋观测站(点),建设海洋立体观测网。同时,稳步提髙海洋预警 报服务水平,实现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髙3%至5%。水 下装备技术开发为核心,集海洋观测及江河湖泊水生态感知网系统设计、装备研发与 制造、软件开发、工程及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全价值链系统服务体系,将成为这一 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口不适用 公司围绕“全球运营、创新驱动、人才领先、业务变革”的四大战略,聚焦主业, 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加大研发投入,沿着“产业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发 展思路实现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加速推进“5-5-5”的全球化目标,致力于成 为全球领先的通信信息和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37/382
2019 年年度报告 37 / 382 国内方面,我国大陆地区已建有山东青岛、上海南汇、上海崇明、广东汕头 4 个 国际海缆登陆站和 9 条国际海缆,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实现网络互联,但在海缆通 信方面与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仍存在较大差距。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 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8 年 12 月,中国互联网国际 出口总带宽约 9Tbps,年增长率为 22%,落后于地区增长率 10 个百分点。根据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美国的海缆数量是中国的 8 倍,人均带宽是中国的近 20 倍;日本的海缆数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 的近 10 倍;英国海缆数量是中国的 5 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的 72 倍;新加坡海缆数 量是中国的两倍多,人均带宽是中国的 262 倍,中国的海缆发展差距非常明显。2015 年和 2017 年,我国先后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 景与行动》和《“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要“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 项目”、“推动共同规划建设海底光缆项目,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一带一 路”倡议的推进实施加强了沿线国家沟通合作,对国际海底光缆的互联互通提出了更 高要求,对我国国际海缆建设和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3)海洋装备领域,智慧海洋建设带动海洋观测系统发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的重点方向, 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在海洋观测系统领域,海洋信息化建设成为强有力的推动器。目前,我国海洋信 息化建设还比较薄弱,海洋信息体系还没成形,自主研发的海洋观测和开发的核心装 备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要求。 “十三五”以来,围绕强化海 洋认知,我国相继提出、实施了“智慧海洋”“透明海洋”“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海 洋空间站”等重大工程,将海洋观测技术装备作为海洋新的发展重点。此外,建设海 洋观测预报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将对海洋观测技术装备创新和海洋观测装备产业 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国家海洋局发布的《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 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实现海洋综合观测能力明显增强,沿岸平均 100 公里 范围内将有 1 个海洋观测站(点),建设海洋立体观测网。同时,稳步提高海洋预警 报服务水平,实现近海海洋灾害预警报准确率在“十二五”基础上提高 3%至 5%。水 下装备技术开发为核心,集海洋观测及江河湖泊水生态感知网系统设计、装备研发与 制造、 软件开发、工程及大数据应用于一体的全价值链系统服务体系,将成为这一 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 (二) 公司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围绕“全球运营、创新驱动、人才领先、业务变革”的四大战略,聚焦主业, 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加大研发投入,沿着“产业化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发 展思路实现公司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加速推进“5-5-5”的全球化目标,致力于成 为全球领先的通信信息和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2019年年度报告 (三)经营计划 √适用口不适用 2020年,公司将继续秉承“技术领先、成本领先、质量领先、服务领先”发展理 念,聚焦通信与能源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把握信息互联、能源互联、万物互联带来的 新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加速国际化进程,力争 成为全球通信与能源互联领军企业,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1、紧抓5G发展机遇,壮大通信信息互联产业发展 2020年无疑是中国的5G规模部署之年,投资将大幅增长,无论是独立组网还是 非独立组网,5G所需室外宏站至少是4G的1.5-2倍,2020年我国将建设60万座以 上5G基站,2021年后将形成每年百万站的规模,与此同时室内覆盖需要依靠数千万 个小基站,及带动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叠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流媒体、人工 智能等新兴技术及业务的不断涌现,光通信行业前景长期乐观。 公司提前布局,扩大5G通信核心产品及设备的产能,进一步发挥“技术领先、 成本领先、质量领先、服务领先”优势,牢牢把握国内及海外5G巨大的市场,提升 通信传输产品、数据中心用100G/400G硅光模块及通信工程总包与运营服务的市场占 有率,夯实主业的行业领先优势;全面推广5G毫米波高速无线室外/室内传输系统 (E/V-band),利用其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及在复杂地形下敷设的优势,与5G通信 网络形成高互补,并为通信网络提供量子加密通信解决方案、工控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等应用。同时,5G真正的价值在于行业应用,放眼未来,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智慧 城市及物联网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领域布局,并形 成相应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继续助攻通信产业繁荣 2、聚焦能源互联领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当前世界更加注重节能与环保,电力传输更需提升髙压传输技术,减少能源的损 失。市场对于超高压电缆(400kV,500kV)需求的增长,推动全球高压电缆及其配套 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日前,国家电网公司2020年特髙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 1,128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2,235亿元,整体规模近5,000亿元。 在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推动电力电网产品、总包工程、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建 设。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电力电网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优 化产业结构,发展和壮大海外业务,形成以输变电工程和清洁能源发电工程的规划设 计、工程EPC总包为主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商。 3、产业裂变激发发展新动能 聚焦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产业生态链,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 不断向产业链两端发展,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领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形成 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打造全价值链集成服务,提增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 引领行业发展。 (1)聚焦海洋通信、海洋工程、海上风电、海洋观测网建设与运维,提供近海、 远海、深海领域系列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华为海洋的项目拓展与总包能力,精耕细作 38/382
2019 年年度报告 38 / 382 (三) 经营计划 √适用 □不适用 2020 年,公司将继续秉承“技术领先、成本领先、质量领先、服务领先”发展理 念,聚焦通信与能源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把握信息互联、能源互联、万物互联带来的 新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加速国际化进程,力争 成为全球通信与能源互联领军企业,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1、紧抓 5G 发展机遇,壮大通信信息互联产业发展 2020 年无疑是中国的 5G 规模部署之年,投资将大幅增长,无论是独立组网还是 非独立组网,5G 所需室外宏站至少是 4G 的 1.5-2 倍,2020 年我国将建设 60 万座以 上 5G 基站,2021 年后将形成每年百万站的规模,与此同时室内覆盖需要依靠数千万 个小基站,及带动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叠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流媒体、人工 智能等新兴技术及业务的不断涌现,光通信行业前景长期乐观。 公司提前布局,扩大 5G 通信核心产品及设备的产能,进一步发挥“技术领先、 成本领先、质量领先、服务领先”优势,牢牢把握国内及海外 5G 巨大的市场,提升 通信传输产品、数据中心用 100G/400G 硅光模块及通信工程总包与运营服务的市场占 有率,夯实主业的行业领先优势;全面推广 5G 毫米波高速无线室外/室内传输系统 (E/V-band),利用其超高速率、超大容量及在复杂地形下敷设的优势,与 5G 通信 网络形成高互补,并为通信网络提供量子加密通信解决方案、工控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等应用。同时,5G 真正的价值在于行业应用,放眼未来,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智慧 城市及物联网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领域布局,并形 成相应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继续助攻通信产业繁荣。 2、聚焦能源互联领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服务能力 当前世界更加注重节能与环保,电力传输更需提升高压传输技术,减少能源的损 失。市场对于超高压电缆(400kV,500kV)需求的增长,推动全球高压电缆及其配套 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日前,国家电网公司 2020 年特高压建设项目明确投资规模 1,128 亿元,可带动社会投资 2,235 亿元,整体规模近 5,000 亿元。 在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推动电力电网产品、总包工程、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建 设。集中优势资源加快电力电网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优 化产业结构,发展和壮大海外业务,形成以输变电工程和清洁能源发电工程的规划设 计、工程 EPC 总包为主的综合技术服务能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 服务商。 3、产业裂变激发发展新动能 聚焦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产业生态链,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 不断向产业链两端发展,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领域,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形成一 大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打造全价值链集成服务,提增业务规模和行业地位, 引领行业发展。 (1)聚焦海洋通信、海洋工程、海上风电、海洋观测网建设与运维,提供近海、 远海、深海领域系列系统解决方案,利用华为海洋的项目拓展与总包能力,精耕细作
2019年年度报告 海洋通信与海洋能源互联业务,获取稳定的市场份额,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通信与能 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2)抓住电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建筑效能提升等战略机遇,推进电储能 项目发展,积极布局储能项目,建设大型储电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BMS+EMS+PCS),打造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围绕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冷热电三联 产开展调研,提前布局微电网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储能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 商与服务商 4、持续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全球各国都在大力推动5G通信、能源互联网、海上风电等建设,公司要抓住行 业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加速推进国际化 进程。 (1)通过海外业务和自营出口业务的快速突破,在光通信网络、海洋通信、电 力传输等领域出口及行业工程总包业务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实现领先地位,巩固全球行 业领先地位。 (2)围绕高端产品、高端业务、高端市场,加大通信、电力及新产业的海外规 划布局。集中资源攻下高端客户,2020年要实现“前100”大T、大E数量与高端战 略客户数量翻番。聚焦髙端产品的拓展,特别是在髙压/超髙压/长距离/超低损耗/超 大容量海洋电力传输与通信用产品、硅光模块、5G毫米波髙速无线传输系统、髙集成 光电复合等髙端产品的开发与拓展。提升海外工程服务能力,精耕目标市场拓展,推 进电力工程、通信工程、海缆总包工程、新能源总包工程等EPC总包业务,形成国际 有影响力的工程总包单位,推动海外产业公司高质量发展。 (3)全方位提高海外营销队伍能力建设,在区域营销拓展中形成销售公司制 区域营销中心制、营销大项目制等多种方式拓展;打造高能的营销平台,提升全球化 营销能力。 5、聚焦管理变革,提增企业持续发展竞争力 (1)全面落实“扁平化、平台化、共享化”组织变革。建立更高效更敏捷的组 织体系,以市场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牵引”,减少管理层级。实施后,公司的组 织分工更加协同,形成“目标-组织-流程-绩效”的业务管理模式,打破部门职能之 间行政束缚,实现快速市场反应。 2)全面提升营销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激发增强营销平台的经营活力,提升 营销平台经营的资源协调能力,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3)全面推行IPD研发变革,充分发挥研发主观能动性。建立市场引导的研发 机制,加快实现产品的更替与淘汰,全面提升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能力,推动产业新技 术及新产品发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4)全面深化智能工厂的建设。围绕以“降低成本、提髙运营效率”为宗旨, 激活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夯实基础、强化内功、效率制胜。完善智能工厂建设的顶 层设计,增强数字赋能,推动智能工厂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提增企业的运营 能力。 39/382
2019 年年度报告 39 / 382 海洋通信与海洋能源互联业务,获取稳定的市场份额,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通信与能 源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2)抓住电改、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建筑效能提升等战略机遇,推进电储能 项目发展,积极布局储能项目,建设大型储电系统集成和核心技术能力建设 (BMS+EMS+PCS),打造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围绕分布式发电、微电网、冷热电三联 产开展调研,提前布局微电网技术与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储能综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 商与服务商。 4、持续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全球各国都在大力推动 5G 通信、能源互联网、海上风电等建设,公司要抓住行 业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加速推进国际化 进程。 (1)通过海外业务和自营出口业务的快速突破,在光通信网络、海洋通信、电 力传输等领域出口及行业工程总包业务在海外市场占有率实现领先地位,巩固全球行 业领先地位。 (2)围绕高端产品、高端业务、高端市场,加大通信、电力及新产业的海外规 划布局。集中资源攻下高端客户,2020 年要实现“前 100”大 T、大 E 数量与高端战 略客户数量翻番。聚焦高端产品的拓展,特别是在高压/超高压/长距离/超低损耗/超 大容量海洋电力传输与通信用产品、硅光模块、5G 毫米波高速无线传输系统、高集成 光电复合等高端产品的开发与拓展。提升海外工程服务能力,精耕目标市场拓展,推 进电力工程、通信工程、海缆总包工程、新能源总包工程等 EPC 总包业务,形成国际 有影响力的工程总包单位,推动海外产业公司高质量发展。 (3)全方位提高海外营销队伍能力建设,在区域营销拓展中形成销售公司制、 区域营销中心制、营销大项目制等多种方式拓展;打造高能的营销平台,提升全球化 营销能力。 5、聚焦管理变革,提增企业持续发展竞争力 (1)全面落实“扁平化、平台化、共享化”组织变革。建立更高效更敏捷的组 织体系,以市场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牵引”,减少管理层级。实施后,公司的组 织分工更加协同,形成“目标-组织-流程-绩效”的业务管理模式,打破部门职能之 间行政束缚,实现快速市场反应。 (2)全面提升营销平台建设与能力提升。激发增强营销平台的经营活力,提升 营销平台经营的资源协调能力,快速响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 (3)全面推行 IPD 研发变革,充分发挥研发主观能动性。建立市场引导的研发 机制,加快实现产品的更替与淘汰,全面提升技术研发创新平台能力,推动产业新技 术及新产品发展,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4)全面深化智能工厂的建设。围绕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为宗旨, 激活企业内在的发展活力,夯实基础、强化内功、效率制胜。完善智能工厂建设的顶 层设计,增强数字赋能,推动智能工厂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提增企业的运营 能力
2019年年度报告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口不适用 1、产业政策与市场风险 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等领域,主要客户是电信运营商、 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上述客户的投资需求构成了公司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的5G建设、特高压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海上风电建 设等产业政策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构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但受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国家关于通信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政策出 现调整、5G建设进度未达预期等,则将影响相关行业建设的正常需求,将对公司的业 务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公司将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和政策调整趋势,把握好投资和产品预研方向,通过持 续加强科研投入,强化核心人才梯队的培养,凭借先进的技术积累,不断开拓新的产 品应用与新业务增长点,以此抵御行业政策与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海外投资与经营风险 公司近年来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伐,公司加大了在东南亚、非洲、 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的市场开发力度和投资力度,并有计划、分步骤进入欧美国家 市场,加快国际化的产业布局与市场发展。但由于针对海外国家的国际业务存在着政 治、战争和政策变化等诸多风险因素,因此公司的海外业务和海外投资仍具有较多的 不确定性和风险。自2020年2月以来,“新冠疫情”在我国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德 国、西班牙等海外地区有扩散趋势,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发酵,将对海外 光纤市场的预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通过建立完整的合规管理体系来预先识别并遵从业务所在区域贸易、税务 法律等政策规定,确保合规合法经营:并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分析和应对国别风 险,对评估风险较高的区域的具体业务通过购买必要的出口保险等途径以规避可能的 损失风险。公司加强对疫情等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析预判并做出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海 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大战略客户开发,降低不可抗力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3、汇率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几年公司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 长,同时,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以及新建产业基地,以不同货币计价的海外资产也在快 速增长,因此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司开展了远期外汇业务,积极应对汇率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 4、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能源互联产业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大宗商品。铜、铝作为基础性 原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 公司充分利用期货、期权等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减少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 产品成本波动,保证产品毛利的相对稳定,公司开展铜、铝等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虽可以规避大部分铜、铝价格变动的风险,但铜、铝价格若波动剧烈,仍会对公司生 产经营造成影响。 40/382
2019 年年度报告 40 / 382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产业政策与市场风险 公司产品和服务主要应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等领域,主要客户是电信运营商、 国家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上述客户的投资需求构成了公司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动的 5G 建设、特高压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海上风电建 设等产业政策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构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但受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发展速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国家关于通信与电力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政策出 现调整、5G 建设进度未达预期等,则将影响相关行业建设的正常需求,将对公司的业 务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 公司将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和政策调整趋势,把握好投资和产品预研方向,通过持 续加强科研投入,强化核心人才梯队的培养,凭借先进的技术积累,不断开拓新的产 品应用与新业务增长点,以此抵御行业政策与市场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海外投资与经营风险 公司近年来进一步加快了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伐,公司加大了在东南亚、非洲、 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的市场开发力度和投资力度,并有计划、分步骤进入欧美国家 市场,加快国际化的产业布局与市场发展。但由于针对海外国家的国际业务存在着政 治、战争和政策变化等诸多风险因素,因此公司的海外业务和海外投资仍具有较多的 不确定性和风险。自 2020 年 2 月以来,“新冠疫情”在我国逐步得到控制,但在德 国、西班牙等海外地区有扩散趋势,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发酵,将对海外 光纤市场的预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公司通过建立完整的合规管理体系来预先识别并遵从业务所在区域贸易、税务、 法律等政策规定,确保合规合法经营;并加强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分析和应对国别风 险,对评估风险较高的区域的具体业务通过购买必要的出口保险等途径以规避可能的 损失风险。公司加强对疫情等不可抗力风险的分析预判并做出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海 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加大战略客户开发,降低不可抗力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3、汇率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几年公司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 长,同时,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以及新建产业基地,以不同货币计价的海外资产也在快 速增长,因此当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公司开展了远期外汇业务,积极应对汇率市场变动带来的风险。 4、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能源互联产业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铝等大宗商品。铜、铝作为基础性 原材料,价格波动比较大,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潜在风险。 公司充分利用期货、期权等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减少因原材料价格波动造成的 产品成本波动,保证产品毛利的相对稳定,公司开展铜、铝等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 虽可以规避大部分铜、铝价格变动的风险,但铜、铝价格若波动剧烈,仍会对公司生 产经营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