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动因和条件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国投资者为获得持久利益而在其他国家进行的长期投资,直接投资者的目的是在国 外企业的管理中施加显著影响 美国商务部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指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国家对位于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具有持续性的利益或 某种程度的影响 邓宁的定义: 个企业在其母国以外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技能、进入市场的 优势以及企业家的声誉。投资者对投资资金的拥有控制权。 教材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技术和管 理技能等资产的行为 核心:拥有控制权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获取生产资源 ●开拓新市场 提高效率 其他动机
28 第二章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含义、动因和条件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 一国投资者为获得持久利益而在其他国家进行的长期投资,直接投资者的目的是在国 外企业的管理中施加显著影响。 美国商务部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指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国家对位于另一个国家的企业具有持续性的利益或 某种程度的影响。 邓宁的定义: 一个企业在其母国以外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技能、进入市场的 优势以及企业家的声誉。投资者对投资资金的拥有控制权。 教材的定义: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控制权而输出资本、技术和管 理技能等资产的行为。 核心:拥有控制权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 获取生产资源 ⚫ 开拓新市场 ⚫ 提高效率 ⚫ 其他动机
为什么“奈克”公司不生产“奈克”球鞋 奈克公司是1964年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的长跑运动员费尔·那特和他的教练比尔·波曼 合伙组织的。自1958年费尔跟波曼练长跑以来,费尔经常对波曼教练抱怨买不到高质量的 运动鞋。为了帮助费而出成绩,波曼教练根据长跑运动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式球鞋,但是 图纸送到美国的几家大鞋厂之后,却没有一家愿意接受试制。于是,费尔和波曼在1964年 组建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每人投资300美元,委托日本的一家鞋厂按波曼的图纸试制 了300双球鞋。球鞋以希腊神话中长跑报捷的胜利之神“奈克”为名,商标图案是花35美 元请一个学生设计的。最初的球鞋储存在费尔父亲家的地下室里,每逢比赛,费尔和波曼就 带带田径场去推销。 1972年,奥运会田径预赛在美国俄勒冈举行,费尔和波曼说服了部分马拉松运动员穿 奈克运动鞋参赛。结果,其中有四名进入了预赛前七名。费尔和波曼乘机大作广告,耐克球 鞋从此名声大振,不断发展壮大。奈克公司1994年的销售额己经达到38亿美元,产品销往 81个国家。但是奈克公司本身不制造奈克鞋。从奈克的最初发迹,事实上奈克公司属下只 有一家规模很小的制鞋厂。绝大多数的奈克鞋的生产都采取在第三世界国家合同承包,加工 返销的形式进行,然后由奈克公司收购,独家销售 奈克公司赖以成长壮大的秘密在其对产品的设计和广告营销环节。原因主要是高档球鞋 行业关键环节产品设计和营销控制,而制造环节相对简单,创造价值主要取决于新产品开发 和营销组织管理。奈克球鞋在市场上主要靠其“最佳设计”和高档名牌为号召,成功的塑造 和保持了奈克球鞋的高档名牌形象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要具备能够与东道国当地的竞争对手抗衡的竞争优势 要具备能够有效协调国外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能力 东道国能够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第二节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回答两个问题 为什么到国外去投资 为什么有能力到国外去投资 迫求高额股息论 最早的跨国公司理论,把跨国投资看作是追求高额股息的活动,如果国外国外投资的利 润高于投资者在本国市场所能获得的利润,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自然会到国外市场区 投资,由此产生的便是跨国投资现象
29 为什么“奈克”公司不生产“奈克”球鞋 奈克公司是 1964 年由美国俄勒冈大学的长跑运动员费尔·那特和他的教练比尔·波曼 合伙组织的。自 1958 年费尔跟波曼练长跑以来,费尔经常对波曼教练抱怨买不到高质量的 运动鞋。为了帮助费而出成绩,波曼教练根据长跑运动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式球鞋,但是 图纸送到美国的几家大鞋厂之后,却没有一家愿意接受试制。于是,费尔和波曼在 1964 年 组建了“蓝带体育用品公司”,每人投资 300 美元,委托日本的一家鞋厂按波曼的图纸试制 了 300 双球鞋。球鞋以希腊神话中长跑报捷的胜利之神“奈克”为名,商标图案是花 35 美 元请一个学生设计的。最初的球鞋储存在费尔父亲家的地下室里,每逢比赛,费尔和波曼就 带带田径场去推销。 1972 年,奥运会田径预赛在美国俄勒冈举行,费尔和波曼说服了部分马拉松运动员穿 奈克运动鞋参赛。结果,其中有四名进入了预赛前七名。费尔和波曼乘机大作广告,耐克球 鞋从此名声大振,不断发展壮大。奈克公司 1994 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 38 亿美元,产品销往 81 个国家。但是奈克公司本身不制造奈克鞋。从奈克的最初发迹,事实上奈克公司属下只 有一家规模很小的制鞋厂。绝大多数的奈克鞋的生产都采取在第三世界国家合同承包,加工 返销的形式进行,然后由奈克公司收购,独家销售。 奈克公司赖以成长壮大的秘密在其对产品的设计和广告营销环节。原因主要是高档球鞋 行业关键环节产品设计和营销控制,而制造环节相对简单,创造价值主要取决于新产品开发 和营销组织管理。奈克球鞋在市场上主要靠其“最佳设计”和高档名牌为号召,成功的塑造 和保持了奈克球鞋的高档名牌形象。 三、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 ⚫ 要具备能够与东道国当地的竞争对手抗衡的竞争优势 ⚫ 要具备能够有效协调国外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能力 ⚫ 东道国能够提供一些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解释 回答两个问题 ⚫ 为什么到国外去投资 ⚫ 为什么有能力到国外去投资 一、追求高额股息论 最早的跨国公司理论,把跨国投资看作是追求高额股息的活动,如果国外国外投资的利 润高于投资者在本国市场所能获得的利润,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自然会到国外市场区 投资,由此产生的便是跨国投资现象
世界20家最大跨国公司国内外销售、利润比例(1990) 排名 公司国家 总销售额(万美元)国外销售百分比(%)国外利润百分比〔%) 694 埃克森石油/美国 86565 74.7 85.6 壳牌石油/国 85528 61.3 456789 丰田汽车旧本 60444 38.8 通用电气美国 55264 71.1 莫比尔石油/美国 50976 66.6 日立电器/日本 50894 大英石油/英国 49484 IR意大利 49077 NA 松下电器/本 43086 43.7 NA 2B4567 奔驰汽车德国 40616 .3 NA 飞利浦香烟/美国 30.2 菲亚特汽车意大利 36741 33.0 24.9 克莱斯勒汽车美国 36156 11.9 日产汽车/本 36078 47.0 NA 8「尤尼莱佛/荷兰英国 35284 40.1 45.9 杜邦化工/美国 35209 35189 NA 二、眼界开阔论 眼界开阔论认为,经营者的视野是随着其经营活动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企业起初总是 在已特定的地方市场诞生,随着销售活动的发展,经验的增长,创业者的眼界也拓宽了,区 域性市场、国家市场乃至海外市场不再显得那么可怕,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其投资活动也就 自然而然走出国界,形成跨国投资现象 三、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一个陌生的客地环境中直接投资,关键在于跨 国公司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具有当地企业不具备的某种特殊资产。 最初是由斯蒂芬·海默海模60年代提出,给出了三种垄断优势,其导师金德尔伯格进一 步研究,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 市场垄断优势一海尔的服务 生产垄断优势一可口可乐秘方 ●规模经济优势一沃尔马 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使得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苦果公司通过 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30 世界 20 家最大跨国公司国内外销售、利润比例(1990) 排名 公司/国家 总销售额(万美元) 国外销售百分比(%) 国外利润百分比(%) 1 通用汽车/美国 126947 18.6 69.7 2 福特汽车/美国 96933 15.4 57.6 3 埃克森石油/美国 86565 74.7 85.6 4 壳牌石油/英国 85528 47.6 61.3 5 IBM/美国 63438 58.9 109.3 6 丰田汽车/日本 60444 38.8 NA 7 通用电气/美国 55264 25.5 71.1 8 莫比尔石油/美国 50976 66.1 66.6 9 日立电器/日本 50894 22.9 NA 10 大英石油/英国 49484 65 73.6 11 IRI/意大利 49077 NA NA 12 松下电器/日本 43086 43.7 NA 13 奔驰汽车/德国 40616 61.3 NA 14 飞利浦香烟/美国 39069 30.2 13.9 15 菲亚特汽车/意大利 36741 33.0 24.9 16 克莱斯勒/汽车/美国 36156 11.9 49.5 17 日产汽车/日本 36078 47.0 NA 18 尤尼莱佛/荷兰-英国 35284 40.1 45.9 19 杜邦化工/美国 35209 39.8 31.1 20 三星/韩国 35189 NA NA 二、眼界开阔论 眼界开阔论认为,经营者的视野是随着其经营活动规模的扩大而扩大的,企业起初总是 在已特定的地方市场诞生,随着销售活动的发展,经验的增长,创业者的眼界也拓宽了,区 域性市场、国家市场乃至海外市场不再显得那么可怕,等各方面条件成熟,其投资活动也就 自然而然走出国界,形成跨国投资现象。 三、垄断优势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一个陌生的客地环境中直接投资,关键在于跨 国公司具有某种垄断优势,具有当地企业不具备的某种特殊资产。 最初是由斯蒂芬•海默海模 60 年代提出,给出了三种垄断优势,其导师金德尔伯格进一 步研究,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 ⚫ 市场垄断优势—海尔的服务 ⚫ 生产垄断优势—可口可乐秘方 ⚫ 规模经济优势—沃尔马 ⚫ 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使得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苦果公司通过 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四、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技术(知识)转让的“交易费用”太高,利用市场来实现 技术(知识)的价值会很困难,只能把技术(知识)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让纳入统一组织体 系之内,把市场内化 五、区位优势论(产地优势论) 区位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造成跨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跨国 公司内化了的垄断优势,需要到国外市场上与某些当地资源联合使用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形 成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主要来自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六、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学者邓宁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的区位优势理论提出的 企业跨国经营可选择的谂径 经营方式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直接投资 口 技术转移 第三节对外投资的形式 创建新企业 (一)独资企业 是指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有外国投资者全部控股的企 业 优势 具有经营灵活性 控制技术 独享经营成果 ●具有财务灵活性 类型 国外子公司 国外分公司 31
31 四、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化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如果技术(知识)转让的“交易费用”太高,利用市场来实现 技术(知识)的价值会很困难,只能把技术(知识)在交易双方之间的转让纳入统一组织体 系之内,把市场内化。 五、区位优势论(产地优势论) 区位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造成跨国直接投资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在很多情况下,跨国 公司内化了的垄断优势,需要到国外市场上与某些当地资源联合使用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形 成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主要来自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六、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学者邓宁综合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的区位优势理论提出的。 企业跨国经营可选择的途径 经营方式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直接投资 ∨ ∨ ∨ 出口 ∨ ∨ 技术转移 ∨ 第三节 对外投资的形式 一、创建新企业 (一)独资企业 是指某一外国投资者依据东道国的法律,在东道国设立的有外国投资者全部控股的企 业。 优势 ⚫ 具有经营灵活性 ⚫ 控制技术 ⚫ 独享经营成果 ⚫ 具有财务灵活性 类型 ⚫ 国外子公司 ⚫ 国外分公司
(二)合资企业 由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共同出资在东道国设立的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企业。 优势: 利用合作对象的资源 获得优惠待遇 分担风险 缓解东道国的民族意识 类型 股权式合资企业 契约式合资企业 收购与兼并 (一)购并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 国际企业购并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东道国某企业部分或全部 所有权的行为 部分收购(参股收购)一合资企业 全部收购一独资企业 类型 直接收购:收购公司直接与目标公司接触,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 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所有权转移的做法。协议收购、友好接管 间接收购:收购公司并不想目标公司直接提出收购的要求,而是通过在市场是收 购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动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 行为。敌意收购 (二)跨国购并的利弊 优势 进入市场快 获取市场上不易得到的资源 降低经营风险 缺陷 受到东道国政府及社会的限制 较难缩小文化差距 购并过程中价值评估困难
32 (二)合资企业 由不同国家的投资者共同出资在东道国设立的共同管理、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企业。 优势: ⚫ 利用合作对象的资源 ⚫ 获得优惠待遇 ⚫ 分担风险 ⚫ 缓解东道国的民族意识 类型 ⚫ 股权式合资企业 ⚫ 契约式合资企业 二、收购与兼并 (一)购并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 国际企业购并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定程序和渠道依法取得东道国某企业部分或全部 所有权的行为。 部分收购(参股收购)—合资企业 全部收购—独资企业 类型 ⚫ 直接收购:收购公司直接与目标公司接触,双方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磋商,共同 商定条件,根据双方商定的协议完成所有权转移的做法。协议收购、友好接管 ⚫ 间接收购:收购公司并不想目标公司直接提出收购的要求,而是通过在市场是收 购目标公司已发行和流动的具有表决权的普通股票,从而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 行为。敌意收购 (二)跨国购并的利弊 优势 ⚫ 进入市场快 ⚫ 获取市场上不易得到的资源 ⚫ 降低经营风险 缺陷 ⚫ 受到东道国政府及社会的限制 ⚫ 较难缩小文化差距 ⚫ 购并过程中价值评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