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义”。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围绕着中国究竞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而展开:(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阵地,使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摆脱了改良派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是,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妥要协性与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讨论: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之分析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40分钟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拓展: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拓展:武昌起义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首先,革命政党同盟会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次,革命政权纷纷被立宪派和旧官僚夺。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30分钟10
10 民主义”。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围绕着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 这个问题而展开:(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推翻帝 制,实行共和;(3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通过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 形势的发展;扩大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阵地,使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摆脱了改良派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但是,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表现出对帝国 主义的妥协性与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讨论: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之分析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一)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拓展: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拓展:武昌起义 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 着深刻的危机: 首先,革命政党同盟会涣散,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其次,革命政权纷纷被立宪派和旧官僚篡夺。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派 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 3 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 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第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 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 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40 分钟 30 分钟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袁世凯窃国步骤:(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搜取清政府大权,并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2)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统治结束。(3)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4)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临时政府不复存在。(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袁世凯在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北洋军阀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薇一时。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1、二次革命2、护国运动拓展:军阀割据、张勋复辟3、护法运动(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1)帝国主义不允许(2)封建主义不允许(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不能解救中国。要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进行新的探索,谋求新的出路。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年10月)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11日)思考题、作业: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课后反思:11
11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一) 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袁世凯窃国步骤:(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逐渐攫取清政府大权,并 向革命党人施加压力。(2)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统治结束。 (3)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职。(4)1912 年 3 月,袁世凯在北 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临时政府不复存在。 (二)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在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 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北洋军阀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 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 统治。其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 阶级的利益。 最后,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一) 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 1、 二次革命 2、 护国运动 拓展:军阀割据、张勋复辟 3、 护法运动 (二)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1)帝国主义不允许 (2)封建主义不允许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不能解救中国。要彻底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 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进行新的探索,谋求新的出路。 小结、布置作业 5 分钟 参考资料:孙中山:《<民报>发刊词》(1905 年 10 月)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 年 11 月 12 日)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11 月 11 日) 思考题、作业: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 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授课顺次:授课时间第周课时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观看红色电影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旋律电影,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教学重点:如何让大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将红色电影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教学方式:讲授双语口讨论口习题课口课堂练习口边讲边练口指导口其它口模型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实践教学:观看红色电影1、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电影《辛亥革命》(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20分钟100周年,电影《辛亥革命》上映)2、实践活动结束后布置观后感作业。参考资料:思考题、作业:观后感作业。课后反思:12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案 授课顺次: 5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观看红色电影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旋律电 影,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的理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不忘 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 教学重点:如何让大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电影领会革命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将红色电影与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 教学方式:讲授▇ 双语□ 讨论□ 习题课□ 课堂练习□ 边讲边练□ 指导□ 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实践教学:观看红色电影 1、 观看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电影《辛亥革命》(2011 年纪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电影《辛亥革命》上映) 2、实践活动结束后布置观后感作业。 120 分钟 参考资料: 思考题、作业:观后感作业。 课后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授课顺次:6授课时间第周课时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中编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代表,围绕“两个中国之命运”而展开的斗争,深刻领会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为中国实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熟悉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其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重点:中国三种政治势力所代表的三种建国方案之比较: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教学难点:中国革命的对象为什么是“三座大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教学方式:讲授双语口讨论口习题课口课堂练习口边讲边练口指导其它口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复习:5分钟讲授新课: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20分钟(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拓展:十月革命(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2/3、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13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案 授课顺次: 6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 变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 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及其政治代表,围绕“两个中国之命运”而展开的斗争,深刻领会只 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为中国实现争取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指明道路;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 境。熟悉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以后怎样经过比较、探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其举 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巨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联系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特别是大革命兴 起和发展的历史情况,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重点:中国三种政治势力所代表的三种建国方案之比较;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中国革命的对象为什么是“三座大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 择;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式:讲授▇ 双语□ 讨论□ 习题课□ 课堂练习□ 边讲边练□ 指导□ 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复习: 讲授新课: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拓展:第一次世界大战 2、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拓展:十月革命 (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拓展: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第一,在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 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 第三,占世界陆地面积 2/3、人口 3/4 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南 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许多原殖民地、附属国争得了或正在 5 分钟 2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