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6月击退进攻大活炮台的英法联军、法战争期间刘铭传指挥击退法舰、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等等。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拓展:边疆危机和瓜分危局讨论: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其原因何在?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20分钟、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的原因1、吏治和军队腐败2、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避战求和3、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二)经济技术的落后一一重要原因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封建的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军队素质、作战能力的远远落后,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二、民族意识的觉醒(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提出了“师夷制夷”的主张3、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1、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救亡”的口号2、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年9月)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年11月)思考题、作业:1.资本一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课后反思:5
5 1859 年 6 月击退进攻大沽炮台的英法联军、法战争期间刘铭传指挥 击退法舰、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等等。在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中,许 多爱国官兵英勇献身。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拓展:边疆危机和瓜分危局 讨论: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其原因何在?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的原因 1、吏治和军队腐败 2、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避战求和 3、压制、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重要原因 19 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 发展。而封建的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军队素质、作战 能力的远远落后,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的重要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1、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提出了“师夷制夷”的主张 3、早期维新思想的形成 (二) 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1、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2、革命派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 小结、布置作业 20 分钟 5 分钟 参考资料:毛泽东:《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一)(1963 年 9 月)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 年 11 月) 思考题、作业: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对外国 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课后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授课顺次:授课时间第二周3课时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成维新运动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熟悉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民族出路探索所付出的努力及采取的措施;了解在近代,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不能实现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富强:教学重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和教训。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教学方式:讲授■双语口讨论口习题课口课堂练习口边讲边练口指导口其它口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其他口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复习5分钟讲授新课: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0分钟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2)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第一、战争军费和战争赔款的转嫁;第二、鸦片输入使“银贵钱贱”问题进一步加剧,农民实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第三、五口通商使两广、福建、湖南、江西原来依靠内地通往广州商路谋生的成百万下层群众失去生计,这儿个省份成为农民起义最猛烈的地区。2、太平天国的爆发和发展:拓展:洪秀全其人(1)拜上帝会(2)金田村起义(3)永安建制(4)定都天京(5)军事全盛(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一)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6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案 授课顺次: 3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 维新运动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熟悉近代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国家民族出路探索所付出的努 力及采取的措施;了解在近代,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以及资产阶级维 新派都不能实现中国真正的独立和富强;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和教 训。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影响。 教学方式:讲授▇ 双语□ 讨论□ 习题课□ 课堂练习□ 边讲边练□ 指导□ 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复习 讲授新课: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一)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时代背景: (1)地主与农民阶级矛盾的激化 (2)外国的侵略激化了阶级、社会矛盾: 第一、战争军费和战争赔款的转嫁;第二、鸦片输入使“银贵钱贱” 问题进一步加剧,农民实际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第三、五口通商使两广、福 建、湖南、江西原来依靠内地通往广州商路谋生的成百万下层群众失去生计, 这几个省份成为农民起义最猛烈的地区。 2、太平天国的爆发和发展: 拓展:洪秀全其人 (1)拜上帝会(2)金田村起义 (3)永安建制 (4)定都天京 (5) 军事全盛 (二)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5 分钟 40 分钟
2、太平天国是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2)太平天国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3)具有世界意义,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失败的原因:(1)客观方面一一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联合起来的总体实力,远远超过太平天国(2)主观方面一一太平天国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二是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三是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2、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国找到出路,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40分钟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的背景:(1)国际背景: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东方非工业化国家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军事、政治侵略和商品输出,也必然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推广。(2)国内背景:洋务运动是还在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看到了清朝的内忧外患,迫使他们寻找挽救和巩固清朝统治的办法。拓展:洋务派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内容:(一)兴办近代企业(二)建立新式海陆军(三)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翻译出版西学新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3、洋务新政也促成了社会风气和国人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二)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30分钟7
7 2、太平天国是近代民主革命准备时期的重要事件:(1)沉重打击了封 建统治;(2)太平天国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3)具有世界意义, 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二)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联合起来的总体 实力,远远超过太平天国 (2)主观方面——太平天国自身的局限性:一是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 理论; 二是没有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 三是没有正确的革命政策方针。 2、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巨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 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为中 国找到出路,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的背景: (1)国际背景: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工业化国家对东方非工业化国家 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军事、政治侵略和商品输出, 也必然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2)国内背景:洋务运动是还在 19 世纪 60 年代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看 到了清朝的内忧外患,迫使他们寻找挽救和巩固清朝统治的办法。 拓展:洋务派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 兴办近代企业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三)创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 用。 2、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翻译出版西 学新书,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3、洋务新政也促成了社会风气和国人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的 地位上升。 (二)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再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40 分钟 30 分钟
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拓展:维新派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1.向皇帝上书:2.著书立说;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4.办学会;5.设学堂;6.办报纸。(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三)县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成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四,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2、教训:县花一现的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反动压制下,不触动封建制度及其根基的任何温和的改良道路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参考资料:《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985年5月)思考题、作业: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戊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课后反思:0
8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一)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拓展:维新派 维新派采取了下列行动宣传维新主张:1. 向皇帝上书;2. 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4. 办学会;5. 设学堂;6. 办报纸。 (二)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变法。 第二,要不要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 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 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 原因: (1)客观原因:新旧力量对比悬殊。 (2)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局限性: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2、教训: 昙花一现的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反动压制 下,不触动封建制度及其根基的任何温和的改良道路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的问 题。 小结、布置作业 5 分钟 参考资料:《天朝田亩制度》(1853 年)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1985 年 5 月) 思考题、作业: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 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训? 课后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授课顺次:授课时间第二周课时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学,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熟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它具有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思想解放等进步意义;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原因。教学难点: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如何评价。教学方式:讲授■双语口讨论口习题课口课堂练习边讲边练口指导口其它口其他口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口实物口挂图口音像口时间分配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复习5分钟讲授新课: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40分钟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拓展:孙中山、兴中会。(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宣传工作2、组织工作拓展:中国同盟会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11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来被称为“三9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案 授课顺次: 4 授课时间 第 周 课时 3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及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辛亥革命的失败的原因,总结其 失败的教学,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的局限性,认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 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熟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历史巨变,它具有推翻帝制, 建立中华民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思想解放等进步意义;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 历史条件,分析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结局,认识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正 义性和进步性。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案的基本内容、意义与局限; 辛亥革命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如何评价。 教学方式:讲授▇ 双语□ 讨论□ 习题课□ 课堂练习□ 边讲边练□ 指导□ 其它□ 教学资源: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 教学环节安排及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复习 讲授新课: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一)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二)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拓展:孙中山、兴中会。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1、宣传工作 2、组织工作 拓展:中国同盟会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1905 年 11 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 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后来被称为“三 5 分钟 4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