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1802 课程名称:商务笔译 英文名称:Business Transl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1、基础英语Ⅱ、英语泛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商务笔译的基本方法(常规手段)与常用技巧(变通手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学习英汉翻译技 巧:词义的选择、词类的转换、增词翻译法、减词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 法、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法、主语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语序的调整 从句的翻译,了解商务信函的翻译 This course aims to teach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choice of lexical meanings,emotion and weight of words,abstraction and concretization of nouns.positive and negative sentence translation.the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relocation of phrase and clauses,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of various business English texts,such as business letters and instructions.Emphasis is also given to students'reading.practice and discussion throughou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一学期的理论讲授、翻译实践和课堂 讨论,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熟悉商务笔译的基本方法(常规手段)与常用 技巧(变通手段),培养熟练的翻译 基本具备较强的 解力、表达力 熟悉商务英语词汇,了解商务英语各种文体的特点,并能进行英汉、汉英 翻译,基本达到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汉英笔译技能要求。 同时将思政内容融入商务翻译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关注国内外 1
1 《商务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1802 课程名称:商务笔译 英文名称:Business Translation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学 时:32 学 分:2 适用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基础英语 I、基础英语 II、英语泛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授商务笔译的基本方法(常规手段)与常用技巧(变通手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学习英汉翻译技 巧:词义的选择、词类的转换、增词翻译法、减词翻译法、词义引申翻译 法、正说反译与反说正译法、主语的翻译、被动语态的翻译、语序的调整、 从句的翻译,了解商务信函的翻译。 This course aims to teach the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in terms of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 choice of lexical meanings, emotion and weight of words, abstraction and concretization of nou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ntence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relocation of phrase and clauses,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of various business English texts, such as business letters and instructions. Emphasis is also given to students’ reading, practice and discussion throughou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一学期的理论讲授、翻译实践和课堂 讨论,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熟悉商务笔译的基本方法(常规手段)与常用 技巧(变通手段),培养熟练的翻译技能,基本具备较强的理解力、表达力, 熟悉商务英语词汇,了解商务英语各种文体的特点,并能进行英汉、汉英 翻译,基本达到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汉英笔译技能要求。 同时将思政内容融入商务翻译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关注国内外
的经济时事,通过翻译实践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先进文化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具有在中国立场、中国原则、中国态度、国际 视野的商务翻译能力,培养出一代有担当、有文化的优秀商务英语(翻译) 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翻译 1.商务英语的界定 有独特的语 言特征及文体风格,从普通英语中分离出来,商务用途英语 种英语变体 在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金融、 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商业广告等商务活动中 使用。 2.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语篇特点 具备较强的客观性 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式 具各独特的行业特点 较强的程式化色彩 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3.翻译 翻译就是把原语表达的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以符合译语习惯的表 达方式完整而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的 一种语际衣流行为 衡量译文质量的公认标准是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 首先是指译者必 须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把原作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 景物以及它所反映的原作者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完整而准确地表达 出来,不得按译者的意愿进行慕改、增删或出现遗漏:翻译中的忠实还指 译者必须保持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和原作者个人的语言 风格,译者必须保存原作的丰姿,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原作的风格特征。 所谓通顺,就是指译文语言必须自然流畅,符合规范,不能死译硬译、晦 涩难懂,不能产生结构混乱、文理不通、逻辑不清的现象。 翻译中的忠实和通顺总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 或是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都会使翻译失去传 弟信息方流甲相的功能和义。电上, 忠实着重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 能力,通顺则强调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翻译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理解、表达、校核三个阶段。 理解阶段对译文的忠实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是翻 2
2 的经济时事,通过翻译实践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先进文化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具有在中国立场、中国原则、中国态度、国际 视野的商务翻译能力,培养出一代有担当、有文化的优秀商务英语(翻译) 人才。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讲 商务英语与商务英语翻译 1. 商务英语的界定 有独特的语言特征及文体风格,从普通英语中分离出来,商务用途英语 一种英语变体 在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金融、 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商业广告等商务活动中 使用。 2. 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语篇特点 具备较强的客观性 使用平实、准确的表达方式 具备独特的行业特点 较强的程式化色彩 独特的语篇文体特点 3. 翻译 翻译就是把原语表达的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以符合译语习惯的表 达方式完整而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际交流行为。 衡量译文质量的公认标准是忠实和通顺。所谓忠实,首先是指译者必 须忠实于原作的思想内容,把原作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 景物以及它所反映的原作者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感情完整而准确地表达 出来,不得按译者的意愿进行篡改、增删或出现遗漏;翻译中的忠实还指 译者必须保持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和原作者个人的语言 风格,译者必须保存原作的丰姿,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原作的风格特征。 所谓通顺,就是指译文语言必须自然流畅,符合规范,不能死译硬译、晦 涩难懂,不能产生结构混乱、文理不通、逻辑不清的现象。 翻译中的忠实和通顺总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读者看不懂, 或是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都会使翻译失去传 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功能和意义。事实上,忠实着重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 能力,通顺则强调译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翻译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理解、表达、校核三个阶段。 理解阶段对译文的忠实度有着直接的影响。理解是表达的前提,是翻
译的基础。理解是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的, 主要包括理解原文的语言 现象、逻辑关系以及所涉及的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事物、历史背景、文 化背景、典故或术语等。 表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译语的表述规 范和行文习惯。表达是理解的结果。表达的好坏,即译文质量的高低,取 译者对 原 理解深度和对译语的修养程度 在翻译表达上 有许多 体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分别加以探讨),其中最基本的两 种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直译法是指在译语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 文的思想内容,又保留原文的表现形式(句括比喻、意象、民族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由于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汇、句法结 肉和表达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 达形式出现 看时 用意译法 即在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表现 形式的束缚,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取神似而舍形似。当然,意译不是胡 译译。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法的讲一光深化,是在校对、核实原文内容的其 础上对译文语言进行再次推敲和润色的 段。对译文初稿通常需要 胶核两 遍,第 着重校核所译内容,第二遍着重润饰文字,尽量完善译文,达 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4.商务翻译 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商务英语的词汇以及句子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了解商务语篇的翻译特点 第二讲词义的选择 汉词语的对笙掉式 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对词语的 义 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首 先必须根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来确立其与译语恰当的对等关系。英汉两种 语言主要有四种词语对等模式,即:A(英)=甲(汉)、A(英)>甲(汉)、 A(英)<甲(汉)和A(革)◇甲(汉)。 1.A=甲:这种模式又称绝对对等,即英汉的词语存在着完全相同的内涵 和外征 2.A>甲:即英汉词语的内涵相同,但英语词语的外延意义多于汉语词语。 3.A<甲:即英汉词语的内涵相同,但汉语词语的外延意义多于英语词语。 在汉译英时须特别注意这种语言特点。 4.A◇>甲:即一词多义,这是语言中最为常见、也是翻译中难度最大的 必须准确把握英汉词语的微妙意义。 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 上下文原理:同一个词,其绝对意义(基本意义)可以不变,但由于 3
3 译的基础。理解是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的,主要包括理解原文的语言 现象、逻辑关系以及所涉及的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事物、历史背景、文 化背景、典故或术语等。 表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译文是否通顺,是否合乎译语的表述规 范和行文习惯。表达是理解的结果。表达的好坏,即译文质量的高低,取 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深度和对译语的修养程度。在翻译表达上有许多具 体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分别加以探讨),其中最基本的两 种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直译法是指在译语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 文的思想内容,又保留原文的表现形式(包括比喻、意象、民族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由于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汇、句法结 构和表达方式,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出现矛盾时,就应采 用意译法,即在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表现 形式的束缚,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取神似而舍形似。当然,意译不是胡 译乱译。 校核阶段是理解与表达的进一步深化,是在校对、核实原文内容的基 础上对译文语言进行再次推敲和润色的阶段。对译文初稿通常需要校核两 遍,第一遍着重校核所译内容,第二遍着重润饰文字,尽量完善译文,达 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4. 商务翻译 本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商务英语的词汇以及句子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了解商务语篇的翻译特点。 第二讲 词义的选择 一、 英汉词语的对等模式 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对词语的涵义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翻译时首 先必须根据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来确立其与译语恰当的对等关系。英汉两种 语言主要有四种词语对等模式,即:A(英)= 甲(汉)、A(英)> 甲(汉)、 A(英)< 甲(汉)和 A(英)<> 甲(汉)。 1.A = 甲:这种模式又称绝对对等,即英汉的词语存在着完全相同的内涵 和外延。 2.A > 甲:即英汉词语的内涵相同,但英语词语的外延意义多于汉语词语。 3.A < 甲:即英汉词语的内涵相同,但汉语词语的外延意义多于英语词语。 在汉译英时须特别注意这种语言特点。 4.A <> 甲:即一词多义,这是语言中最为常见、也是翻译中难度最大的。 必须准确把握英汉词语的微妙意义。 二、 词语的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 上下文原理:同一个词,其绝对意义(基本意义)可以不变,但由于
位置的变化,即上下文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意味,所以就要作不同的 翻译,从基本意义推出另外一种意义(引申义)。 一词多义与词义的选择 茧语和汉语同样且有主宫的词汇,相其中饰村对草的词,除专有名词 和科技术语等类之外, 为数并不太多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的差异大体 表现在: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语的涵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 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独立性比较小:汉语词义则比较严谨,词语 的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 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这样, 在翻译中就存在二 翻译时词义的选择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尽管大多数词都是 一词多义, 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词义是固定的(模棱两可的现象极少)。英语上下文和 词的搭配对词义的影响极大。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词典上 的解释硬凑成汉语:必须通过语法分析和上下文分析,掌握该词的确切含 义,然后用适当的汉语加以表达,也就是说,翻译一个词,必须先从它在 上下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去理解 此外,翻译中词义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译文要符合汉语的习惯用法。 初学翻译的人往往不注意词义在上下文中的一致,而拘泥于字面上的 致,用某个词语最常见的词义或自己最熟悉的词义来表达这个词语,而 不注意原文和译文的上下文,结果译文往往词不达意或估屈聱牙。 以中类公司商务谈判的合约文件为例,引导学生整理商务英语词汇, 了解其定义与翻译,分析其具体使用场合,基本掌握商务翻译的专有词汇 翻译,同时了解中美公司谈判概况。 第三讲词类的转换 在商务翻译中,词类转换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所以需要运用词类转换 为英汉两种语 在用词习惯、 翻牵经方面存在差异。在英汉翻译时,为了弥合这种差异, 语法习惯 修样万 些词类进行转换,从而使译文通顺、自然、流畅。 以中国百强企业的介绍为例,如腾讯、徽信、阿里巴巴等,引导学生灵 活运用词类转换翻译公司介绍,同时加深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树立经济自 信 所谓词类转换翻译法,就是指在翻译中,将源语中属于某种词性的词语 翻译成目的语中属于另一种词性的词语的翻译方法。 就英汉商务翻译而言,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名词转换为动词 2。形容词转换为 动词 3。介词转换为动词
4 位置的变化,即上下文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意味,所以就要作不同的 翻译,从基本意义推出另外一种意义(引申义)。 三、 一词多义与词义的选择 英语和汉语同样具有丰富的词汇,但其中绝对对等的词,除专有名词 和科技术语等类之外,为数并不太多。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的差异大体 表现在: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语的涵义范围比较宽,比较丰富多变,词 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大,独立性比较小;汉语词义则比较严谨,词语 的涵义范围比较窄,比较精确、固定,词义的伸缩性和对上下文的依赖性 比较小,独立性比较大。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这样, 在翻译中就存在一个词义的选择问题。 翻译时词义的选择是必须认真对待的。尽管大多数词都是一词多义, 但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词义是固定的(模棱两可的现象极少)。英语上.下文..和 词的搭配 ....对词义的影响极大。在翻译时,不能简单地、机械地照搬词典上 的解释硬凑成汉语;必须通过语法分析和上下文分析,掌握该词的确切含 义,然后用适当的汉语加以表达,也就是说,翻译一个词,必须先从它在 上下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去理解。 此外,翻译中词义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译文要符合汉语的习惯用法。 初学翻译的人往往不注意词义在上下文中的一致 ..........,而拘泥于字面上的 一致,用某个词语最常见的词义或自己最熟悉的词义来表达这个词语,而 不注意原文和译文的上下文,结果译文往往词不达意或佶屈聱牙。 以中美公司商务谈判的合约文件为例,引导学生整理商务英语词汇, 了解其定义与翻译,分析其具体使用场合,基本掌握商务翻译的专有词汇 翻译,同时了解中美公司谈判概况。 第三讲 词类的转换 在商务翻译中,词类转换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之所以需要运用词类转换 的翻译技巧,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习惯、语法习惯、修辞方式、行 文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英汉翻译时,为了弥合这种差异,就必须对某 些词类进行转换,从而使译文通顺、自然、流畅。 以中国百强企业的介绍为例,如腾讯、微信、阿里巴巴等,引导学生灵 活运用词类转换翻译公司介绍,同时加深对中国企业的了解,树立经济自 信。 所谓词类转换翻译法,就是指在翻译中,将源语中属于某种词性的词语 翻译成目的语中属于另一种词性的词语的翻译方法。 就英汉商务翻译而言,最常见的词类转换翻译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名词转换为动词。 2. 形容词转换为动词 3. 介词转换为动词
4.副词转换为动词 5.形容词转换为名词 6.名词转换为形容词 7.副词转换为形容词 第四讲增词翻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忠实表达原文之意及其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译 文表达习惯或者让行文更加通顺而增加词语或句法成分时,就叫“增词翻 译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结构、修辞手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 差 翻译过程 译者常需要采取“增 词翻译 以中国主流报刊对中外商务活动的报导为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通过翻译商务新闻,训练增词翻译法,同时深入了解中外商务交往与活动 的最新动态,树立世界经济眼光。 增词翻译时,绝不能改变原文之意,而是为了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 英汉翻译 中增加最多的词类是虚词, 当然 增加实词的情况也比比皆 不管是增加实 司还是增加虚词,均不外乎涉及语法、语义、修辞或语言文 化背景信息等几个方面。 1.语法增补 2语义增补 3终增补 4.背景信息增补 第五讲减词翻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些英语中不 可缺少的词语在汉语中却是不需要的, 这时,如果将这些词语翻译出来, 反而显得累赘或不符合汉语表达。这时,在翻译中就对这些词语采取删除 的办法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就是“减词翻译法”。减词翻译法的目的是使译 文更加流畅,更符合汉语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减词翻译法不是随意删 减词语的翻译法,而是为了简洁起见而省略原文中必须存在、但在译文中 如果译出则属含有冗余信息的词语。 以《2020政府工作报告》的关于经济商务部分为例,引导学生在翻译 同时熟悉减词翻译法,掌握商务政治性文件的翻译策略方法,同时认识中 国最新的经济商务状况,加深对中国经济商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家认 同感。 成司翻法主要分两种情识.结物性省和结炼压缩茧中的结 构性省译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别造成的,经常省略的词 有代词、介词、连词、冠词、系词、先行词、名词等
5 4. 副词转换为动词 5. 形容词转换为名词 6. 名词转换为形容词 7. 副词转换为形容词 第四讲 增词翻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为使译文忠实表达原文之意及其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译 文表达习惯或者让行文更加通顺而增加词语或句法成分时,就叫“增词翻 译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结构、修辞手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 差异,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需要采取“增词翻译法”。 以中国主流报刊对中外商务活动的报导为例,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 通过翻译商务新闻,训练增词翻译法,同时深入了解中外商务交往与活动 的最新动态,树立世界经济眼光。 增词翻译时,绝不能改变原文之意,而是为了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 英汉翻译中增加最多的词类是虚词,当然,增加实词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不管是增加实词还是增加虚词,均不外乎涉及语法、语义、修辞或语言文 化背景信息等几个方面。 1. 语法增补。 2. 语义增补 3. 修辞增补 4. 背景信息增补 第五讲 减词翻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些英语中不 可缺少的词语在汉语中却是不需要的,这时,如果将这些词语翻译出来, 反而显得累赘或不符合汉语表达。这时,在翻译中就对这些词语采取删除 的办法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就是“减词翻译法”。减词翻译法的目的是使译 文更加流畅,更符合汉语习惯。但值得注意的是,减词翻译法不是随意删 减词语的翻译法,而是为了简洁起见而省略原文中必须存在、但在译文中 如果译出则属含有冗余信息的词语。 以《2020 政府工作报告》的关于经济商务部分为例,引导学生在翻译 同时熟悉减词翻译法,掌握商务政治性文件的翻译策略方法,同时认识中 国最新的经济商务状况,加深对中国经济商务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家认 同感。 减词翻译法主要分两种情况:结构性省译和精炼压缩。英译汉中的结 构性省译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别造成的,经常省略的词 有代词、介词、连词、冠词、系词、先行词、名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