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日语川》课程教学大纲 『基礎百本語川』科自教育計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4310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160 学 分:10 适用对象:日语专业 老核方式:老试 先修课程:基础日语1 科目基本内容 科目番号:19094310 科目名称:基礎日本語II 科目区分:專攻技能課 授業特間数:160 科目单位数:10 商用对象:日本語科 武喉方法:武 先修科目:基礎日本語1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之一,是日语专业专业教学内容的 基础与核心部分。本课程属于日语专业必修课,包含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 和文章阅读理解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 力,从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教学过程贯穿了全面 训练学生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是日语听力课、口语课、泛读课、 作文课和翻译课等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与其他日语相关课程既紧密联系又有区 别。基础日语II是基础日语I的继续,以建立日语语言基础为目标的必修科目。 科目紹介 日文貂介
1 1 《基础日语Ⅱ》课程教学大纲 『基礎日本語Ⅱ』科目教育計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94310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II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160 学 分:10 适用对象:日语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基础日语I 科目基本内容 科目番号:19094310 科目名称:基礎日本語 II 科目区分:専攻技能課 授業時間数:160 科目単位数:10 適用対象: 日本語科 試験方法:試験 先修科目: 基礎日本語 I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主干课程之一,是日语专业专业教学内容的 基础与核心部分。本课程属于日语专业必修课,包含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 和文章阅读理解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 力,从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教学过程贯穿了全面 训练学生日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是日语听力课、口语课、泛读课、 作文课和翻译课等课程的重要基础,本课程与其他日语相关课程既紧密联系又有区 别。基础日语II是基础日语I的继续,以建立日语语言基础为目标的必修科目。 科目紹介 日文紹介
本力卡ュラ厶住日本語事攻)基礎科目)一環上L℃、日本語事攻)教育)中 核心上在石。主要在教育内容上L℃、日本語D文字語彙、文型、了之3一用 語、日本社会、日本文化在ビ仁闋才石知藏亦态石。日本語)儿力炒石「聞<」、「話 寸」、「號」、「書<」书心「歌寸」上v5基本技能花一貫L(日本語教育 在行)。日本語)「聽解」、「会話」、「速就」、「作文」书上心「翻部」在上) 科目在支之石重要本基礎℃、他の闋速科目上仕密接本本)左持本6、主力 一定D连v八名杨石。基礎日本語I1住基礎日本語ID雜続上L℃、日本語D基礎花笨 〈二上在目指寸必修科目℃西石。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日语专业必修课,包含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和 文章阅读理解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从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扩大阅读量、掌握、笔译的 基本方法及技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量化训练。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牢固学握日语语音、文 字、基本词汇、基础语法以及基本词组、基本句型、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及语境,掌 握并巩固和提高听、说、写、译的基本技能。并适当介绍日本文化知识和一些书信 电话等实用场景下基本日语应对方式。另外,为全面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本课程将与 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说明:由于课程时间的安排,本课程教学内容从新编日语第一册的第12课开始, 到新编日语第二册的第6课截止。) 第一章尚小含∽D言莱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关于日常打招呼,找工作相关的文章。 2.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本课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着重分析词汇、句型、 语法的使用能透彻理解本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 3.通过学习“会话”,在更加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模仿并加强语言的实际应 用水平。 4.通过学习“读解文”,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相关信息 的获取,结合实际了解社会生活与文化 2
2 2 本カリキュラムは日本語専攻の基礎科目の一環として、日本語専攻の教育の中 核心となる。主要な教育内容として、日本語の文字語彙、文型、ファンショーン用 語、日本社会、日本文化などに関する知識がある。日本語のいわゆる「聞く」、「話 す」、「読む」、「書く」および「訳す」という5基本技能を一貫して日本語教育 を行う。日本語の「聴解」、「会話」、「速読」、「作文」および「翻訳」などの 科目を支える重要な基礎で、他の関連科目とは密接なつながりを持ちながら、また 一定の違いもある。基礎日本語IIは基礎日本語Iの継続として、日本語の基礎を築 くことを目指す必修科目である。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日语专业必修课,包含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和 文章阅读理解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的能力, 从深度和广度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扩大阅读量、掌握、笔译的 基本方法及技巧,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量化训练。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日语语音、文 字、基本词汇、基础语法以及基本词组、基本句型、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及语境,掌 握并巩固和提高听、说、写、译的基本技能。并适当介绍日本文化知识和一些书信、 电话等实用场景下基本日语应对方式。另外,为全面推动思想政治建设,本课程将与 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说明:由于课程时间的安排,本课程教学内容从新编日语第一册的第 12 课开始, 到新编日语第二册的第 6 课截止。) 第一章 あいさつの言葉 (一) 目的与要求 1. 学习关于日常打招呼,找工作相关的文章。 2.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本课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着重分析词汇、句型、 语法的使用能透彻理解本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 3. 通过学习“会话”,在更加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模仿并加强语言的实际应 用水平。 4. 通过学习“读解文”,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相关信息 的获取,结合实际了解社会生活与文化
5.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八这∽D言華 1.主要内容:日语常用的寒暄语的表达: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表达:了解从寒暄 语所反映出来的日本文化:了解日语汉字中的写法和读法。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通过中日寒暄用语的对比,引导学生再认识中国人际交往的传统文化。培 育“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2)通过介绍和了解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字对日本文 字的影响。以中国文化为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H(XX)~七言寸」 一该句型相当于汉语的“某人(对某人)说…”。动词除「言」外,常用 的还有「話寸」「開<」「答之石」「考之石」。 (2)「~仕上言寸 表示“(某东西)可以说成:可读作…;可写成…”时用此句型。 (3)「~在~上言主才」 一该句型表示“把…叫做…” (4)「~)+体言1 一「上、5」由格助词「上」和「、)」构成,表示称谓。用这个句型表达时, 般暗示讲话人或听话人的一方,或者双方对所提事物是不太熟知的。另外 「~上↓、)+体言」还可以表示事情的内容。 (5)「一标付九标)世 一接在动词未然形或「体言十℃」后面,表示“必须…”“非…不可”。 (6)「動嗣速用形+在这 一该句型表示命令,但比命令形婉转些,比「~℃<龙这↓小要生硬些,因此 只能用于上对下。 (7)「上上克亿j -接在用言终止形或体言后面表示“…的同时…”,或“和… 起,”」 (8)「上 一表示列举,接在体言后面,也可以接在动词、活用形终止形后面
3 3 5.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日文化差异,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あいさつの言葉 1.主要内容:日语常用的寒暄语的表达;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表达;了解从寒暄 语所反映出来的日本文化;了解日语汉字中的写法和读法。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通过中日寒暄用语的对比,引导学生再认识中国人际交往的传统文化。培 育“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2)通过介绍和了解日语中汉字词汇的来源,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字对日本文 字的影响。以中国文化为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は(××に)~と言います」 ——该句型相当于汉语的“某人(对某人)说……”。动词除「言う」外,常用 的还有「話す」「聞く」「答える」「考える」。 (2)「~は~と言います」 ——表示“(某东西)可以说成……;可读作……;可写成……”时用此句型。 (3)「~を~と言います」 ——该句型表示“把……叫做……” (4)「~という+体言」 ——「という」由格助词「と」和「いう」构成,表示称谓。用这个句型表达时, 一般暗示讲话人或听话人的一方,或者双方对所提事物是不太熟知的。另外 「~という+体言」还可以表示事情的内容。 (5)「~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 ——接在动词未然形或「体言+で」后面,表示“必须……”“非……不可”。 (6)「動詞連用形+なさい」 ——该句型表示命令,但比命令形婉转些,比「~てください」要生硬些,因此 只能用于上对下。 (7)「~とともに」 ——接在用言终止形或体言后面表示“……的同时……”,或“和……一 起……”。 (8)「とか」 ——表示列举,接在体言后面,也可以接在动词、活用形终止形后面
第二节了儿八人卜 1,主要内容:句子的构成单位及句子成分:本单元出现的助词、助动词及形式体言 的用法及句型:了解日本的职业及面试的表达。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通过中日大学生兼职现状的对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兼职现象,正确处理 学习语兼职的平衡。培育“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 的平衡。 (2)通过中日职业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选择问题。培育“平等”“敬业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日本人吃苦耐劳, 细致入微的精神品格,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而努力。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句子的构成单位 一词和词组 -词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组是句法平面上的一组词。 (2)句子的成分 一句子的成分主要有几种: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对象语及 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同位语、外位语、插入语)构成。 (3)助词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上)」「上」「D」「办」「D℃」「」「上办 等助词的用法。 (4)助动词 一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助动词「在)「大「)(上))」的用法。 (5)形式体言 一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形式体言「D」「二上」「古)」「大」的用法。 (6)句型 一掌握本单元出现的所有句型的接续法及含义。 4.问题与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从语言学习上,强调学生加强语法现象的学习。从日常生活 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大学生的行为礼仪,强调行为规范,为成为高素质的中国特 设社会主义人才而努力。 (三)思考与实践 1.演讲:「私D趣味」 2。会话练习:模拟拜访日本朋友及工作面试时,注意必须遵循的礼节及常用的会
4 4 第二节 アルバイト 1.主要内容: 句子的构成单位及句子成分;本单元出现的助词、助动词及形式体言 的用法及句型;了解日本的职业及面试的表达。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通过中日大学生兼职现状的对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兼职现象,正确处理 学习语兼职的平衡。培育“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 的平衡。 (2)通过中日职业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选择问题。培育“平等”“敬业”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日本人吃苦耐劳, 细致入微的精神品格,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而努力。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句子的构成单位——词和词组 ——词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组是句法平面上的一组词。 (2)句子的成分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几种: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对象语及 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同位语、外位语、插入语)构成。 (3)助词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より」「と」「の」「から」「ので」「だけ」「とか」 等助词的用法。 (4)助动词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助动词「ない」「たい」「う(よう)」的用法。 (5)形式体言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形式体言「の」「こと」「つもり」「ため」的用法。 (6)句型 ——掌握本单元出现的所有句型的接续法及含义。 4.问题与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从语言学习上,强调学生加强语法现象的学习。从日常生活 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当前大学生的行为礼仪,强调行为规范,为成为高素质的中国特 设社会主义人才而努力。 (三)思考与实践 1. 演讲:「私の趣味」 2. 会话练习:模拟拜访日本朋友及工作面试时,注意必须遵循的礼节及常用的会
5 话表达。 3。资料收集:要求收集一些常用的惯用语并试着翻译成中文。 4.作文:「了儿バ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与提问、分组练习会话、课堂讨论。 第二章夕)又マ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关于节日,做菜及采访相关的文章。 2.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本课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着重分析词汇、句型、 语法的使用能透彻理解本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 3.通过学习“会话”,在更加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模仿并加强语言的实际应 用水平。 4.通过学习“读解文”,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相关信息 的获取,结合实际了解社会生活与文化。 5.通过学习,认识和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节日特色,了解两国各自的习俗,尊重各 自的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夕入マ不 1,主要内容:日语的授受关系动词:邀请对方做某事的表达:了解日本的节日和赠 答习俗。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了解中国的各种节日,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过洋节的现象,培育“和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有,坚定文化自信。 (2)了解中日赠礼文化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礼物的意义,理解中国传统赠 礼习俗的文化内涵,培育“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感恩情怀,加 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授受动词 -「农石」「于石」「含L于石」表示授与别人东西。授与的一方作主语, 其后接格助词「泸,被授与的一方作补语,其后接格助词「仁」。这三个 动词基本意思相同,区别是因授与对象的尊卑程度而异。当授与对象地位身
5 5 话表达。 3. 资料收集:要求收集一些常用的惯用语并试着翻译成中文。 4. 作文:「アルバイ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与提问、分组练习会话、课堂讨论。 第二章 クリスマス (一)目的与要求 1. 学习关于节日,做菜及采访相关的文章。 2.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本课的文化背景及文化知识,着重分析词汇、句型、 语法的使用能透彻理解本文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感情表达。 3. 通过学习“会话”,在更加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模仿并加强语言的实际应 用水平。 4. 通过学习“读解文”,能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通过相关信息 的获取,结合实际了解社会生活与文化。 5. 通过学习,认识和了解中国和日本的节日特色,了解两国各自的习俗,尊重各 自的文化。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クリスマス 1.主要内容:日语的授受关系动词;邀请对方做某事的表达;了解日本的节日和赠 答习俗。 2.思政元素与思政目标: (1)了解中国的各种节日,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过洋节的现象,培育“和谐”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2)了解中日赠礼文化的异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礼物的意义,理解中国传统赠 礼习俗的文化内涵,培育“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感恩情怀,加 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3.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授受动词 ——「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表示授与别人东西。授与的一方作主语, 其后接格助词「が」,被授与的一方作补语,其后接格助词「に」。这三个 动词基本意思相同,区别是因授与对象的尊卑程度而异。当授与对象地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