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 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 征程,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 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 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 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 民,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 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复杂变化、新冠 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等风险挑战,开创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
— 6 —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 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 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景。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 征程,要主动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立足新发 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四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 定性成就的五年,是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 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 民,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 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发展环境复杂变化、新冠 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等风险挑战,开创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
越发展的新局面。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5+1现代工业体系、 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壮大,经济高 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 性胜利,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 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 兴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主要领域“四梁八柱ˆ性改革进 展顺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拓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力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统开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创 新引领发展能力持续増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成果加速转 化。现代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成果丰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民生福 祉稳步增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 大成果。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持续繁荣发展。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 重大步伐,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镇行 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实施,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 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政治生态和发展环 境持续优化。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ˆ规划主要目标 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 7 — 越发展的新局面。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5+1”现代工业体系、 “4+6”现代服务业体系、“10+3”现代农业体系发展壮大,经济高 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 性胜利,生态环境有效改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良好,“一 干多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 兴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进 展顺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纵深拓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力 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统开展,“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创 新引领发展能力持续增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成果加速转 化。现代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融入“一带一路” 建设成果丰硕,“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民生福 祉稳步增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 大成果。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融合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持续繁荣发展。全面依法治省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法治建设迈出 重大步伐,平安四川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乡镇行 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顺利实施,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 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政治生态和发展环 境持续优化。五年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 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第二节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发展趋势凸显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当今世界正 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格局、经济体系、贸易规则等 重组步伐加快、调整力度加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 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传统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全球经 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中美之间战略博弈日趋激烈,推动世界格 局发生深刻变革。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推动国际 经贸规则加速重构。新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资源 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深刻变革,加快国 际产业分工版图重塑。这些变化既增加了风险挑战,也为我国主 动优化产业链战略布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巨大空间。 从国内看,发展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 化,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大国消 费的韧性、完整的产业体系、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及数字红利、 人才红利、制度红利等优势,将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再上新 台阶奠定坚实基础。坚定实施扩大內需战略,推动以国內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步入大规模安装期”,数字经济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战略性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持 续强化固链、补链、强链能力,将成为新时代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 8 — 第二节 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发展趋势凸显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当今世界正 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格局、经济体系、贸易规则等 重组步伐加快、调整力度加大,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 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传统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减弱,全球经 济衰退风险日益加大。中美之间战略博弈日趋激烈,推动世界格 局发生深刻变革。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推动国际 经贸规则加速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资源 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深刻变革,加快国 际产业分工版图重塑。这些变化既增加了风险挑战,也为我国主 动优化产业链战略布局、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巨大空间。 从国内看,发展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 化,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大国消 费的韧性、完整的产业体系、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及数字红利、 人才红利、制度红利等优势,将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再上新 台阶奠定坚实基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以国内大循环 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新型 数字基础设施步入大规模“安装期”,数字经济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的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战略性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持 续强化固链、补链、强链能力,将成为新时代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的主线。区域一体化进入全面融合升级版,区域经济社会将呈现 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速, 将迈向精细化协同化专业化治理的新阶段。 从我省看,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 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国大局中 的战略位势。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创新驱动新优势加快培育, 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基础设施 建设迎来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支撑力显著增强。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底线 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持续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 1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仍较突岀,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 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 治理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 相互交织,矛盾风险积累叠加。 综合判断,我省在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 面向未来,要坚持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 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 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局中开新局
— 9 — 的主线。区域一体化进入全面融合升级版,区域经济社会将呈现 多元化发展态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加速, 将迈向精细化协同化专业化治理的新阶段。 从我省看,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 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国大局中 的战略位势。区域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创新驱动新优势加快培育, 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加速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壮大,基础设施 建设迎来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推动力支撑力显著增强。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底线 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持续改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 1 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跨越。同时,我省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仍较突出,产业体系不优、市场机制不活、协调发展不 足、开放程度不深等问题仍然存在,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 治理等领域还有短板弱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 相互交织,矛盾风险积累叠加。 综合判断,我省在全国有分量、发展有基础、未来有前景。 面向未来,要坚持胸怀“两个大局”,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 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 求,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 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 施—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主动 融入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 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 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重要原则 推动十四五ˆ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 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
— 10 —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 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 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深入实 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主动 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 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 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开 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重要原则 推动“十四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 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系统观念,重点把握好以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