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来源:蔷薇科地榆、长叶地榆的根。陶弘景:“叶 似榆而长,初生布地,….别名:山红枣根、枣儿 红、赤地榆、紫地榆。 炮制:生用;炒炭
地榆 ❖ 来源:蔷薇科地榆、长叶地榆的根。陶弘景:“叶 似榆而长,初生布地,……”别名:山红枣根、枣儿 红、赤地榆、紫地榆。 ❖ 炮制:生用;炒炭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本品味苦沉降,酸涩收敛,微寒清热。入肝经血 分而凉血、收敛,共奏止血之功;沉降下行,以善止 下焦血热出血为长。入阳明走肌肉,可解毒、消肿 敛疮,尤为烧烫伤要药 应用:1、血热出血——以下焦便、痔、崩、痢血多 用 2、水火烧烫伤、疮痈肿毒、湿疹、毒蛇咬伤——因 既可减少创面分泌,又可促进愈合,并能减少感染 故为烧烫伤要药。民谚:“家里有地榆,不怕烫掉 皮”;“地榆烧成炭,不怕皮烧烂〃 其他:①急性菌痢;②宫颈糜烂 用量:10—15克。大面积烧伤不可广泛涂敷,以免吸
❖ 性能:苦、酸,微寒。归肝、胃、大肠经。 ❖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 本品味苦沉降,酸涩收敛,微寒清热。入肝经血 分而凉血、收敛,共奏止血之功;沉降下行,以善止 下焦血热出血为长。入阳明走肌肉,可解毒、消肿、 敛疮,尤为烧烫伤要药。 ❖ 应用:1、血热出血——以下焦便、痔、崩、痢血多 用。 ❖ 2、水火烧烫伤、疮痈肿毒、湿疹、毒蛇咬伤——因 既可减少创面分泌,又可促进愈合,并能减少感染, 故为烧烫伤要药。民谚:“家里有地榆,不怕烫掉 皮”;“地榆烧成炭,不怕皮烧烂”。 ❖ 其他:①急性菌痢;②宫颈糜烂。 ❖ 用量:10—15克。大面积烧伤不可广泛涂敷,以免吸 收伤肝
槐花 来源:豆科乔木槐的花蕾。按:此槐系“国槐 别名:槐蕊、槐米。 炮制:生用;炒黄;炒炭 图槐 尽 % 槐花洋 槐
槐花 ❖ 来源:豆科乔木槐的花蕾。按:此槐系“国槐”。 别名:槐蕊、槐米。 ❖ 炮制:生用;炒黄;炒炭。 国槐 槐花 洋 槐
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 入肝经可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 应用: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3、高血压。 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 附:槐角 功效类似槐花,但止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 强,且可润肠
❖ 性能:苦,微寒。归肝、大肠经。 ❖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 ❖ 本品苦寒沉降,善清大肠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 入肝经可泻肝火而明目、降血压。 ❖ 应用:1、血热出血——便血、痔血多用。 ❖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 ❖ 3、高血压。 ❖ 用量用法:10—15克。止血炒炭,清肝生用。 ❖ 附:槐角 ❖ 功效类似槐花,但止血力较逊,而清火之力较 强,且可润肠
侧柏叶 来源:柏科乔木侧柏的嫩枝叶。别名:柏叶 炮制:生用;炒炭。或鲜用。 Ulul
侧柏叶 ❖ 来源:柏科乔木侧柏的嫩枝叶。别名:柏叶。 ❖ 炮制:生用;炒炭。或鲜用。 北京天坛古侧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