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泻下药 ■概念:以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能:苦、咸、甘;性多为寒,少数性温;归大肠经; 沉降下行。 功效:1、通利大肠(大便);2、清泻火热;3、逐水 退肿。 适应证:1、肠胃积滞——燥屎、宿食、湿热或热毒等; 火热上炎及热毒;3、水饮潴留。 ■配伍:行气药;清热药;温里药;滋阴生津、益气、补 血药等 分类: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注意:泻下力强者慎用于正虚者;兼表邪者先解表 “衰其大半而止
第十章 泻下药 ◼ 概念:以引起腹泻或滑利大肠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 性能:苦、咸、甘;性多为寒,少数性温;归大肠经; 沉降下行。 ◼ 功效:1、通利大肠(大便); 2、清泻火热;3、逐水 退肿。 ◼ 适应证:1、肠胃积滞——燥屎、宿食、湿热或热毒等; 2、火热上炎及热毒; 3、水饮潴留。 ◼ 配伍:行气药;清热药;温里药;滋阴生津、益气、补 血药等。 ◼ 分类: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 注意:泻下力强者慎用于正虚者;兼表邪者先解表; “衰其大半而止”
第一节攻下药 概念:有较强泻下作用,以攻逐肠胃积滞 胃主要作用的药物。 ■性能:苦、寒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适应证:肠胃积滞;火热及热毒证;痢疾 初起;急腹症
第一节 攻下药 ◼ 概念:有较强泻下作用,以攻逐肠胃积滞 胃主要作用的药物。 ◼ 性能:苦、寒。 ◼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 ◼ 适应证:肠胃积滞;火热及热毒证;痢疾 初起;急腹症
大黄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 黄的根及根状茎。别名:肤如、将军、锦纹、生 军、制军、熟军、酒军、军炭等
大黄 ◼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 黄的根及根状茎。别名:肤如、将军、锦纹、生 军、制军、熟军、酒军、军炭等
图291大黄 图291火黄
■炮制:生用;酒制;炒炭。 ■性能: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本品力猛善行,直达下焦,可荡涤肠胃积滞;走 血分可活血祛瘀、凉血;解热毒、泻火热;清利湿热 应用:1、肠胃积滞—①便秘—一热结、寒积、津 伤、气血亏虚;②痢疾初起;③急腹症。 2、血热吐衄出血;咽喉、牙龈肿痛及目赤肿痛 ■3、热毒疮疡、烧烫伤。 4、瘀血证一—经闭、产后瘀痛、跌打损伤、癥瘕积 等 其他:黄疸、淋证、消化不良、高血脂、高血压等 ■用法:泻下生用并后下;瘀血酒制;止血炒炭
◼ 炮制:生用;酒制;炒炭。 ◼ 性能:苦,寒。归脾、胃、大肠、心、肝经。 ◼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 ◼ 本品力猛善行,直达下焦,可荡涤肠胃积滞;走 血分可活血祛瘀、凉血;解热毒、泻火热;清利湿热。 ◼ 应用:1、肠胃积滞——①便秘——热结、寒积、津 伤、气血亏虚;②痢疾初起;③急腹症。 ◼ 2、血热吐衄出血;咽喉、牙龈肿痛及目赤肿痛。 ◼ 3、热毒疮疡、烧烫伤。 ◼ 4、瘀血证——经闭、产后瘀痛、跌打损伤、癥瘕积 聚等。 ◼ 其他:黄疸、淋证、消化不良、高血脂、高血压等。 ◼ 用法:泻下生用并后下;瘀血酒制;止血炒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