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陪都,皇帝驻跸时只称行在。1421年才政京师为南京,降为 焙都;北京为京师,正式成为首都。1644年以后的请朝也以此为首 都,正武名称仍然是京师顺天府。但明清两代民间习惯上都不称 京师,一直沿袭1421年以前的旧称,称为北京。1912年以后的民国 北洋军阀政府也建都子此,北京成为正式名称,直到1928年北洋政 府垮台,才结束了它作为旧中国首都的历史,又改称北平。 北京历代城址也稍有移动,都在今北京市市区内。明、清、民 国的北京城有内外一城,1376年将元大都城北墙移南五里,1419年 又将南墙移南二里,这就是外城:1553年至1564年文在南三门外 药了外城。这就是直到解放后前儿年才拆除的北京城墙。 从金朝开始,历元、明、清至民国皆建都于此,长达660年,其中 元以后600年都是统一王朝的首都,再加上新中国成立以来40年也 定都于此,总计建都史已达700年,作为首都已达640年。所以中国 史上最重要的首都,前期是长安,后期是北京,二者应并列为两个 最大的古都。 洛阳西周的雄邑、东周的成周和汉魏的洛阳、隋唐洛阳,城 址也稍有移动,相去不过20里,可总称为洛阳古都。 西周成王时,周公始建雒邑。共有二城,西面一个在今洛阳市 王城公园一带,称为王城;东面一个在今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东,称 为成周,是西周资以镇抚东土的陪都。公元前770年,平王避犬戎之 患东迁,定都于王城,前516年故王迁于成周,其后赧王又还都王 城,直到前256年秦灭周。战国时,成周改称雒阳,因其在雒水之 阳。不过东周五百余年的周王,已是有名无实的天子。雒邑在政 治上的作用远不如那些大国的国都,可是由于地位中,交通便 利,战国时的雒阳是一个商业很发达的重要城市。 汉高祖初即帝位时,曾定都于锥阳三四个月。王莽曾以长安 23
为西都,雒阳为东都,并准备迁都耀阳,但未及实行。更始带刘玄 也曾建都于此。 公元25年,东汉光武帝定都雒阳,此后165年,雒阳都是全国首 都。190年,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对雏阳进行了毁灭性的破环,并 强行迁走了周围二百里内的居民,雒阳荒废了30年,至221年魏文 帝曹丕才重新建都于此,并改雒为洛。265年,晋武帝代魏,都洛不 改。311年,刘曜攻占洛阳,晋怀帝被俘,洛阳作为首都的历史可次 中断。魏晋两代都洛阳共90年。 493年,北魏茎文帝从乎城迁都洛阴,洛阳再次成为北朝全盛 时期的首都,历时41年,至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为止。 605年至606年,隋炀帝在汉洛阳城西十八里营建了新的洛阳 城。此后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二都并建,洛阳是实际上的首都。 唐初罢东都,高宗复建。高宗、玄宗经常移跸东都共有二十余年, 武则天在位21年,又正式以洛阳为首都,号神都。洛阳城周约七十 里,跨洛水南北、痛水东西,比长安城还要大一些。至8世纪中叶 安史之乱,唐用回纥兵两次收复洛附,破坏得很剧烈,885年又遭受 茶宗权部的大烧大掠,竟至城中“寂无鸡犬”。904年朱温(全忠)逝 昭宗迁洛阳,但那时的实际政治中心已在朱温驻所汴州(今开封), 洛阳只做了三年名义上的首都,唐朝便为朱梁所代。 五代前期,洛阳又曾做过后梁、后唐、后晋三朝的首都女计19 年。938年后晋定都开封,从此洛阳便结束了它作为首都的地位。 但它的陪都地位仍一直保持到北宋末年。金未迁都开封后,又曾 以洛阳为陪都。 总计自东周至五代,定都洛阳的共有周、汉、魏、晋、北魏、隋、 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一朝,长达880多年。但东周、曹魏、北 魏、五代都不是一统政权,作为一统政权的汉、晋、隋、唐的首都约 二百五十多年。 24
洛阳这个古都在历史上的地位虽不及西安、北京,但自西周至 隋肃,长安洛阳往往二都并建,同时作为帝王的东西二宅,故有时 虽非首都,实际重要性却不下于首都。因此,将它与西安、北京并 列为第一等古都,较之将它厕于南京、开封之列更为合理。 南京南京就是六朝时的建业、建康。东汉末割据江东的孙 权于211年自京口(今镇江)徙治球陵县,次年改名建业,从此除221 年至229年、265年至267年两次徙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建业都是 孙吴政权的都城,直到280年为西普所灭。西晋避愍帝司马郎讳, 改名建康。 316年西晋覆火,317年,镇守建康的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明 年称帝,史称东晋,建康成为东晋的首都。东晋居南朝的宋、齐、 梁、陈四代,除梁元帝时都江陵二年外,也都在建康建都。计自孙 权起至589年隋灭陈,建业、建康成为长江,珠江流域的首都共330 年。 建业、建康是由好几个城组成的,除宫省所在的台城外,又有 都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等,故址基本都在今南京市范围内。 隋灭陈,将建康官室城池彻底平毁。此后三个半世纪,长江下 游的政治中心遂东移扬州、润州(今镇江),建康日址有时是一个不 重要的州治,有时甚至只是一个县治。直到五代杨吴政权时,才在 这里建金陵府。杨吴政权的都城在江都府(扬州),926年又以金酸 府为西都。次年,改金陵府为江宁府,镇守在此的徐温篡夺了杨头 政权,是为南唐,这里才再次成为长江下游的统治中心,直到975年 宋灭南唐(中间曾迁都南昌几个月)。南唐的江宁城西墙、南墙即今 南京城,东至今火中桥,北至今北门桥。 此后又历三个多世纪,元末朱元璋于1356年攻克集庆路,改为 应天府,成为他所建吴国的首府。此后朱元璋即以此为根据地,经 5
略四方,1368年称帝,建立明期,攻克元大都,应天府成为全国的首 都。起初朱元璋欲定都开封,故称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1378 年,开封罢称北京,南京遂改称京师,正式定为首都。1421年永乐 帝朱棣迁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京师为南京。此后终明一代都以 南京为陪都,设有六部,九脚、都察院、六科给事中等-一套中央官。 1644年北京陷落后,福王即位于南京,这是第一个南明政权,一年 捋即被清兵政陂。清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除南京称号,但民间仍 沿称南京不改。 明代的南京城始建于1366年,建成于1386年,历时21年之久。 城周号称96里,实测为67.3里。1390年又下令建造外郭城,周长号 称180里,实际为120里,大部都是利用天然土坡筑成,用砖筑部分 约0里。外城已于早年被毁,都城则一直保留到现在。 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江宁府,旋改称天京,定为首都,1864年: 被清军攻陷,持续了12年。1912年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批建都, 三个月后迁都北京。192?年至1949年国民党政府定都于此,中 曾迁避日本侵路军西移武汉.重庆8年。 南京建都的历史共440多年,但作为全国性政权首都的时间只 有明初53年和民国的十多年。 开封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自安3迁都大梁,公元前225年秦 攻魏,决黄河灌大梁,城坏,魏降。大梁故址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秦汉 置谀仪县,北朝置梁州,旋改汴州。唐安史乱后,汴州为宣武军节度 使治所。唐末朱温以宣武节度使起家兼并两河关中诸镇,907年篡 唐称帝,是为五代的第一朝代后梁。同年改汴州为东都开封府,定 为首都。909年迁都洛阳,913年迁还开封。后唐以923年灭梁,旋 即迁洛。后晋以936年灭唐,次年移驻州,938年后以汴州为东京 开封府,定为首都。从此历后晋、后汉、后周至北宋不改。五代、北 2
宋作为首都的开封因原为汴州,故或称下京;又因古为大梁,故又 称汴梁。但正式名称始终是东京开封府,前几年有一种流传很广 的历史年表把汴梁当作那时的正式名称,那是错的。 宋开封府有二城,里城即唐汴州城,周二十里有余:外城为周 世宗所筑,宋代屡有增展,周四十八里有余。1126年金兵破开封,北 宋覆灭。金初以开封为陪都之一,称汴京,1153年改称南京。12注4 年为了躲避蒙古军的压力,从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1233年金 帝出走,南京陷落,次年金亡,开封作为首都的历史从此结束。· 1368乐明太祖既定中原,诏以开封为北京,有意把首都迁到这 里,后以漕运不通,打消了此意,1378年取消北京称号。宋、金开封 城在元初被拆毁,明初重筑,在宋、金里城旧址上向西移动了里许, 即今开封市旧城。 开封建都时间共有二百一十-一年(不计战国魏),其中作为一 统王朝北宋的首都有167年。不过北宋时北有辽,西有夏,西南有 大理,各占有一部分汉唐旧地,这个王朝的首都的地位当然远不及 汉唐首都长安、洛阳以及元、明、清首都北京那么重要。开封建都的 历史短于南京,作为一统王朝首都的历史又长于南京,二者在所代 建都史上的地位可列为第二等。 安阳夏代和商人盘庚以前,部城经常正移。文献记载中禹 初都安邑(山西夏县),终夏一代曾迁都阳城(河南登封)、阳翟(河 南禹县)、斟那(河南巩县)等八次。考古发现的河南登封王城岗、 偃骊二里头遗址,都有是夏都的可能。商族白契至汤八易其居,自 成汤灭夏至盘庚,迁都五次。可见其时还没行一个长期稳定的都 城。自盘庚迁殷以后至周武王伐纣灭商,殷作为商都凡二百七于 三年(后期约五十年帝乙、帝辛常居离宫朝歌,今河南淇县),故周 人蹈为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商亡而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