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科技文化交流 任课教师:萨日娜 助教:池中天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中日科技文化交流 任课教师:萨日娜 助教:池中天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日科技文化交流 Th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arisons in Science,Technology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课程网站 http://cc.sjtu.edu.cn/G2S/site/preview#/home/v? currentoc=7596 本课为校通识核心课程 ■学生来源不分科别,文理科学生 均可选
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日科技文化交流 (The Communications and Comparison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 课程网站: http://cc.sjtu.edu.cn/G2S/site/preview#/home/v? currentoc=7596 本课为校通识核心课程 n学生来源不分科别,文理科学生 均可选
教学设计 无固定教材,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课堂上注意听讲,并加强课外阅读能力 加强自身的思考能力,希望积极参与讨论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讨论)30% 期末成绩70%(课堂展示或论文中二选一) 1.课堂报告(准备15-30分钟课堂报告,内容以中日科技文 化交流与比较为主,自定题日,可独立完成,也可以2-3人 为一小组,时间:第5周开始) 展示ppt在报告前拷贝到教室电脑中;也可以上传到课程网 站上;若格式问题无法上传到网站时可根据课堂展示内容做 总结报告上传。 2.学期小论文(根据课堂内容写作;字数2000-3000) (本学期5月5日为最后一堂课,所以5月4日之前务必将期末 论文上传到课程网站上)
教学设计 ¡ 无固定教材,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 课堂上注意听讲,并加强课外阅读能力 ¡ 加强自身的思考能力,希望积极参与讨论 ¡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讨论)30% ¡ 期末成绩70%(课堂展示或论文中二选一) ¡ 1.课堂报告(准备15-30分钟课堂报告,内容以中日科技文 化交流与比较为主,自定题目,可独立完成,也可以2-3人 为一小组,时间:第5周开始) ¡ 展示ppt在报告前拷贝到教室电脑中;也可以上传到课程网 站上;若格式问题无法上传到网站时可根据课堂展示内容做 总结报告上传。 ¡ 2.学期小论文(根据课堂内容写作;字数2000-3000) ¡ (本学期5月5日为最后一堂课,所以5月4日之前务必将期末 论文上传到课程网站上)
课程目标 >了解中日传统文化与传统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及 在此过程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 掌握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政策对 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中日两国的传 统文化之中,成为影响和改变中日传统文化模式的 重要因素的实际情况
课程目标 Ø 了解中日传统文化与传统科学技术及其相互关系 Ø 深入了解中日两国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程及 在此过程中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Ø 掌握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制度、科技政策对 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 Ø 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渗透到中日两国的传 统文化之中,成为影响和改变中日传统文化模式的 重要因素的实际情况
课程介绍-一(学术类) 中日科技的西化与相互影响 >传教士与清末汉泽科学著作的形成 >清末学者和汉译科学著作 >汉译西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汉译科学著作与日本科学技术的近代化
课程介绍--(学术类) ¡ 中日科技的西化与相互影响 Ø 传教士与清末汉译科学著作的形成 Ø 清末学者和汉译科学著作 Ø 汉译西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Ø 汉译科学著作与日本科学技术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