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在中国几于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性 政权的都城的城市很多。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 其卷1卷2总序引举售伏羲至元代历代首都陪都46处,卷3至 20列为专篇者凡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大名、开 封、宋州、临安、临横、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十七处。这个名 单一方面不限于首都,也包括了陪都;不单是信史时代,也包括了 传说时代:另一方面则仅周限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一系列正统王朝的都 城,而于先秦列国、五胡十六国、五代时十国等中原分袋时代大小 政权,自匈奴、鲜卑以来至后金、准璃尔等各边区民族政权的都城, 多付阙如;所以既没有包括清以前国史上全部古都,也未能提到这 些古都的等差,哪儿个称得上大古都。 到了本世纪20年代,学术界才有些论著将西安、洛阳、北京、谢 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30年代,又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 都”。此后六大古都即成为普遍流行的、人多数学者认可的提法, ~一直沿袭到80年代,如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杜还出版了《中国六大 古都》一书。 我为什么要加上一个螂,说成大首都呢?这是因为邺(包括 商代的毁)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于杭州。尤其是在公元6世 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额颜的。我们讲历史不能 18
求6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通常之所以不提路,除了因为 它作为首都距今已有1400年之久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六 大首都至今还是著名的大城市,惟有邺早已成了一片废墟。但既 然是讲历史,就不应该由于今天已经不存在这个城市,就不提它在 历史上曾经几度作为练治华北广大地区的首都。所以我认为讲中 国历史上的首都,不能再沿袭通常所谓六大首都的说法,应该改提 七大首都, 经过近几年来的讨论,到1988年8月,终于在安阳市召开的中 国古都学会年会上,通过了将半个世纪以来通行的六大古都的提 法,改为七大古都。只是也象丰、镐、咸阳、汉唐长安总提为今地名 西安一样,殷、邺也应改提今地名安阳。七火古都提法通过的同 时,也就作出了请《中国六大古都》原主编陈桥驿教授新编一本《中 网七大古都》,并由北京、陕西、河南、江苏、浙江五省电视舍合作摄 制一部同名电视片的决定。现在以《中国七大古都》为名的一部书 和一部片子都要在这建国40周年的大庆日子里问世了,在此我愿 意就七大古都的历史地位及其橫变,作一概括的介绍。 都城是一个政权的政治中心,所以每一个古都应否列为“大古 都”之一,主要得看以此城为都的政权疆域有多大,历时有多久? 以此为标谁,衡量历代古都,则无舞此七大古都所统治的地域最一 大,历年最悠久。这七个古都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又有差别,西安、 北京、洛阳曾经连续几个王朝长期作为统一政权的首都,应列第一 等。南京、开封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较短,属于第二等。安阳、 杭州则仅作过较大的地区性政权的首都,属于第三等。当然前面 两类城市也都或长或短作过大小地区政权的首都。 西安西周的丰、镐,茶的咸附,自西汉至北朝的长安和隋唐 的长安,四者城址虽然不同(丰、镐又是两个相去20里的城址),以 19
现今行政区划而言,分属子秋西户县、长安县、西安市、咸阴市四个 市县,但彼此相去远不过三五里,在建都史上应视为一个城址稍 有移动的古都,可总名为西安。 西安分四期: (1)丰搞期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灭崇后自岐迁主,故址在 今陕西户县秦波镇北洋水西岸。武王灭商后在距丰京约20里的注 河东岸建了镐京,故址在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山公元前1127年 武王伐纣灭商至前771年犬戎破镐京杀幽王,历时凡257年,丰、搞 是当时天下诸侯共主周天子的首都,也是全国性的政治、文化中 心。 (2)咸阳期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自栎阳迁都咸阳。咸阳故 址在今咸阳市东二十余里,南去丰、镐故址不过五十里。历130年 而素尽灭六国,秦王政称始皇帝。随着秦国的日益强大和最终统 一全国,成阳也逐步扩展。秦始皇在渭水南岸修建了阿房等宫室 以后,减阳就成为一个横跨滑水南北的大城市。从公元前221年至 前206年凡15年,成阳是中国第一个统帝国的首都。前206年秦 亡,减阳宫殿被项羽焚毁,成阳城从此堙废。 (3)汉、晋、北朝长安期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决定建都关 中,因咸阳已毁,暂居秦旧都栎阳,开始在渭河南岸营建长乐、未尖 两座官殿。同年长乐宫建成,随即迁都于此,以当地乡村名长安作 为这个新城市的名称。前198年,未央宫建成。其时只有宫城,还 没有都城。作为都城的长安城是前194年至190年惠帝时代才建成 的。汉长安城的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十余里,周围约二十六公里, 北去秦咸阳城十余里,西南去丰、镐30余里。公元9年,王莽夺取 汉政权,定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仍作首都。公元23年,王莽 覆灭,接着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又相继在此建都,直到25年 东汉光武帝定都雒阳。自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至此,历时225年, 20
方断」它的首都地位。 在两汉之交的战乱中,长安受到很大的破环,但在东汉时还有 些兰殿存在,而且作过几次修绪。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的洛阴迁都 长安。一“年后董卓被王允所杀,部下又攻陷长安杀王允。未儿,董 卓部将又展开混战,长安沦为战场。195年献帝出长安东走,长安 城已被破环殆尽。196年献帝至洛阳,旋被曹操劫持,迁都于许。 普末年,首都洛阳被十六国之一汉刘聪部将刘幢攻占。313 年,憋帝在长安即位,至313年刘曜又攻围长安,熬帝出降,西晋 7二。此后-十六国中的前赵自319一329年,前秦自351一385年,后秦 自386一417年,北朝的西魏自534一557年,北周自557一587年以及 鉴文帝的最初二年,先后以长安为首都的共有一百二十七年。但这 些政权有的存在时间很短促,如前赵仅十一年;有的仅占据关中部 分地区,如前赵、后秦;加以战乱不息,长安城始终未能恢复昔日的 紫盛。 (3)隋唐长安期582年,隋文帝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原南恻 修建新城,583年迁都新城,称为大兴城,但习惯上仍称这个新都为 长安。605年隋场帝建洛阳为东京,此后长安与洛阳两都并建,而 以居洛阳为常。618年唐高祖代隋,仍以长安为首都。此启唐朝曾 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整修。据实测,唐长安城周长约35 公里,面积约为今西安旧城区的七倍;故址基本即在今西安市区。 6了年,唐高宗移居洛阳,称为东都,恢复了隋炀帝时代的东西两都 并建制,皇帝和百官经常往返于二京间。684年,武则天定都洛阳, 长安成了陪都。706年,中宗返都长安。玄宗前期曾五次移居洛阳, 7$8年以后才定居长安。长安作为繁求强盛的隋唐大帝国的首都长 达280年之久。直到904年,朱温遁迫昭宗迁都洛阳,拆毁长安官室 司和居民房屋,驱使居民东迁,从此长安便再也没有恢复首都的 地位了。仅五代时后唐管以长安为陪都西京。 21
四个时期舍共十三朝(新葬作一朝,更始、赤眉不计)九百多 年,其中西周、秦、西汉、附、唐都是一统王朝、长达700有余年。 北京北京在西周、春秋,战国时地名蓟,是燕国的都城。1 秦汉至隋店,-一直是广阳、燕、涿、范阳等那国和幽州的治所,故址 在今北京市广安门附近。但由于地处中原王朝的边境,所以不可 能成为大政权的首都,仅十六国时前燕曾都于此8年,唐安史之乱 时史思明在此称大燕皇帝,以蓟城为燕京。燕京之名始此。 10世纪初,东北的契丹人建立了辽政权。936年,后晋的石故 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938年,辽改幽州为南京幽都(后改析 津)府,建为陪都,又称燕京。金初亦称燕京,至海陵王时为了加强 对中原的统治,于1153年把首都从女真族的根据地上京会宁府今 黑龙江阿城)迁至燕京,改称中都大兴府。这个中都城是在唐幽州、 辽南京城的基础上建而成的,城周三十七里有余,一部分在今北 京外城西部,一部分在城外。海陵王又在中都城外加筑了一分外 城,周七十五里。中都城做了北半个中国的首都凡61年,1214华, 为了躲避蒙古兵的威胁,金宣宗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兵攻入中都, 宫啜焚毁,城市残破。 金元之际仍称燕京。1260年忽必烈称大汗于开平府(今内蒙 古正蓝旗东),旋即分立政府机构于此。1264年复号中都。12e7年 始于中都旧城东北另建新城,自开平迁都于此。1272年改号大都。 新城于1283年建成,城周五十七里余,南墙在今北京东西长安街南 侧,北墙在今北京城北五里,东西墙同今城。1276年元灭南宋,大 都从此成为全国的首都,历时92年。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明初洪武、建文年问定 都应天府(今南京),等到1402年朱棣以燕王夺得帝位,次年改北平 府为顺天府,建为北京,北京之名始此。但首都仍在京师应天府,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