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 而苏轼则用“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分) 成长是—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首歌,跌dang着岁月的欢乐感 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 熟,成长是心志上的完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跌dng 渲染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1分) 改 (3)仿照划线句,写一句话。(2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生 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今年两会上,代表们表示了对城市农民工的充分尊重,他们的社会保障将会十拿九稳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2010-2011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 古诗词名句默写。(10 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国破山河在, 。(杜甫《春望》) (3)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5)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7)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 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 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 , 。” 2.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5 分) 成长是一首诗,咏叹着时光的幸福回忆;成长是一首歌,跌 dàng 着岁月的欢乐感 伤;成长是一幅画,渲.染出生命的七彩真谛。成长是年龄上的长大,成长是思想上的成 熟,成长是心志上的完善……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 跌 dàng 渲.染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1 分) 改 (3)仿照划线句,写一句话。(2 分)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生 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B. 今年两会上,代表们表示了对城市农民工的充分尊重,他们的社会保障将会十拿九稳 ....。 C.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 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日前,日本成功阻止辐射污水不入海 B.近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京表示,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今年将会占到中央 财政支出约三分之二左右。 C.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 市民普及低碳生活 D.揭开土壤主色调之谜的研究人员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态学家斯蒂文·艾 里森 5给下列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3分) 人民网开罗4月9日电记者黄培昭)的黎波里消息:由南非总统祖马带队的非洲领导 人代表团拟于10日访问利比亚,开始在利比亚政府和反政府组织之间进行新一轮的斡旋, 以期尽早结束持续不断的利比亚战事。 据悉,除了南非总统任团长外,代表团成员将包括刚果、马里、毛里塔尼亚和乌干达等 国总统。除了访问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与利比亚官方接触和会谈之外,代表团一行还将赴 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与反对派领导人进行会谈,以期缩小双方分歧,为最终停火铺平 道路 6.名著阅读。(6分)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 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 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 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毎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D.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 手回春 ...的强烈信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日前,日本成功阻止辐射污水不入海。 B.近日,中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京表示,中央财政用于民生的开支,今年将会占到中央 财政支出约三分之二左右。 C.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 市民普及低碳生活。 D.揭开土壤主色调之谜的研究人员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态学家斯蒂文·艾 里森。 5.给下列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人民网开罗 4 月 9 日电(记者黄培昭)的黎波里消息:由南非总统祖马带队的非洲领导 人代表团拟于 10 日访问利比亚,开始在利比亚政府和反政府组织之间进行新一轮的斡旋, 以期尽早结束持续不断的利比亚战事。 据悉,除了南非总统任团长外,代表团成员将包括刚果、马里、毛里塔尼亚和乌干达等 国总统。除了访问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与利比亚官方接触和会谈之外,代表团一行还将赴 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与反对派领导人进行会谈,以期缩小双方分歧,为最终停火铺平 道路。 。 6.名著阅读。(6 分)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 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 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 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 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1)这段短文出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请再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3分) (2)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 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 现在请协助出一期“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相信你一定表现很出色。 (1)黑板报共三个板块,仿照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2 第一版: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版:评说古名人功过 第三版: (2)第一版中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 上简单的批注。(2分) (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启发等方面入手) 示例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 () 批 (3)第二版是对古名人的评价,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在 黑板报上刊出,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80字。(3分) 阅读理解及分析。(5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第9道题。(6分) 行路难李白
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 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1)这段短文出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请再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3 分) 。另外两 篇: 。 (2)根据全文内容,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 分) 。 7.综合性学习。(7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风流人物。在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就有不少, 如:孔子、孟子、诸葛亮、刘备、曹操、辛弃疾、李白、范仲淹、曹雪芹、陈涉…… 现在请协助出一期“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黑板报,相信你一定表现很出色。 (1)黑板报共三个板块,仿照拟好的栏目,再拟出第三版栏目。要求结构字数都相同。(2 分) 第一版:品读古名人名言 第二版:评说古名人功过 [来源:学,科,网Z,X,X,K] 第三版: (2)第一版中是对名人名言的品读鉴赏,请选取某一古名人的一句名言,加以品味,并写 上简单的批注。(2 分) (友情提示:批注可从语言特色、表现手法、思想内容、得到启发等方面入手) 示例 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批注:劝诫世人不能忽视细小的事情,语重心长。 名言: ( ) 批 注: 。 (3)第二版是对古名人的评价,请以“我眼中的 ”为题,写一段评论性的话,在 黑板报上刊出,要求有观点,有分析,不超过 80 字。(3 分)[来源:Z§xx§k .Com] 二.阅读理解及分析。(55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8、第 9 道题。(6 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分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3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10~13道题。(18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滂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陈轸谓秦惠王日:“大王尝闻卞庄子刺虎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日:两 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 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 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 选自《史记》有改动)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臣之妻私臣() (2)今齐地方千里 (3)卞庄子以为然() (4)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1l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3 分) 9.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3 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道题。(18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陈轸谓秦惠王曰:“大王尝闻卞庄子刺虎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 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卞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 有双虎之功。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是必大国伤,小国亡。从伤而伐之。一举必有两实。 此犹庄子刺虎之类也。”惠王曰:“善。”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 (选自《史记》有改动)。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臣之妻私.臣 ( ) (2)今齐地方..千里 ( ) (3)卞庄子以为然. ( ) (4)今韩、魏相攻,期年..不解 ( )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 译文 12.细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填空。(4分) (1)甲文中,邹忌用自己受妻、妾、客蒙蔽的故事,来推断齐威王必然 乙文中,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建议秦惠 王只要等待时机,就能收到“ 之效。(用原文填空) (2)有一个成语源自甲文,这个成语是 可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中“卞 庄子刺虎”的故事,这个成语是 13.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4~17道题。(15分) 你为什么说地震是不可顶报的 ①也许我们对太空的很多秘密,也有本事到那些附近的星体上做一些探索,可是对脚 底下的地球,却所知有限,我们对脚底下的事并不比头上的事知道得多。如今,只有俄罗斯 在地球表面的深度上钻探到了12公里左右,我们中国的最高记录是6000米,也就是6公 里,是他们的一半。可地球的半径有6000公里,假如地球是个鸡蛋,我们人不过是在它的 薄壳上打了个很浅的,极其微小的洞而已。所以,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非常间接,非常 肤浅,就跟原始部落人对眼前的自然的了解程度一样 ②人把自己不了解,无法预知的事都归之于神秘,而神秘却是谣言和牵强附会解释的源 头。印度洋海啸大灾难没有任何国家和组织声称预测到了,这海底地震和大陆地震其实是 回事,在全世界,这个预测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关于地球,我们知道的太少了。专家说,印 度板块每年都要向喜马拉雅方向运动,云贵,四川,甘肃,西藏都是地震高发区,但我们不 知道也不了解,它实际上是怎么运动的,更无法知道它何时会运动,何时又保持平静,那只
(2)大国果伤,小国亡,秦兴兵而伐,大克之。 译文: 。 12.细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填空。(4 分)[来源:学.科.网Z.X.X.K] ( 1 ) 甲 文 中 , 邹 忌 用 自 己 受 妻 、 妾 、 客 蒙 蔽 的 故 事 , 来 推 断 齐 威 王 必 然 “ ”, 乙文中,陈轸用“卞庄子刺虎”的故事,建议秦惠 王只要等待时机,就能收到“ ” 之效。(用原文填空) (2)有一个成语源自甲文,这个成语是 。 可用一个成语概括乙文中“卞 庄子刺虎”的故事,这个成语是 。 13.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4 分) (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4~17 道题。(15 分) 你为什么说地震是不可顶报的 ①也许我们对太空的很多秘密,也有本事到那些附近的星体上做一些探索,可是对脚 底下的地球,却所知有限,我们对脚底下的事并不比头上的事知道得多。如今,只有俄罗斯 在地球表面的深度上钻探到了 12 公里左右..,我们中国的最高记录是 6000 米,也就是 6 公 里,是他们的一半。可地球的半径有 6000 公里,假如地球是个鸡蛋,我们人不过是在它的 薄壳上打了个很浅的,极其微小的洞而已。所以,我们对地球内部的了解非常间接,非 常 肤浅,就跟原始部落人对眼前的自然的了解程度一样。 ②人把自己不了解,无法预知的事都归之于神秘,而神秘却是谣言和牵强附会解释的源 头。印度洋海啸大灾难没有任何国家和组织声称预测到了,这海底地震和大陆地震其实是一 回事,在全世界,这个预测的问题都无法解决,关于地球,我们知道的太少了。专家说,印 度板块每年都要向喜马拉雅方向运动,云贵,四川,甘肃,西藏都是地震高发区,但我们不 知道也不了解,它实际上是怎么运动的,更无法知道它何时会运动,何时又保持平静,那只